當年2000萬美金買下航母捐給祖國,隨後宣佈公司破產的徐增平,現在怎麼樣?

在我國航母發展歷程中,有一個名字不該被遺忘,他就是徐增平。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用自己的果敢與擔當,為中國航母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年以2000 萬美金買下航母捐給祖國,隨後宣佈公司破產的徐增平,現在怎麼樣了呢?
徐增平1952年出生于山東青島 ,1969年他參軍入伍,在軍隊中歷練多年,還曾是廣州軍區體工大隊的一名籃球運動員,1983年退伍。
1988年,徐增平攜妻子移居香港,創辦創律集團,涉足房地產、建築設計、酒店投資管理等多個領域,在商海逐漸嶄露頭角。
1997年,一則路透社的訊息吸引了徐增平的目光,烏克蘭擬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 “瓦良格” 號。當時工程已完成 3/4,這艘甲板面積相當於 3 個足球場大小的航母,瞬間點燃了徐增平心中的火焰。
他深知航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於是決定買下它。為了順利購得航母,徐增平專門在澳門註冊了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對外宣稱要將航母改造成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以此減少外界阻力。
1998 年1月,徐增平踏上前往烏克蘭的征程。在黑海造船廠,他登上了 “瓦良格” 號,被這個龐然大物深深震撼。為了贏得烏方信任,徐增平展現出非凡的誠意,據說他在酒桌上豪飲,10分鐘內連喝6斤白酒,在零下20 多攝氏度的烏克蘭,喝到滿身大汗。這份豪爽與決心,讓烏方官員對他好感倍增 。
談判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起初烏方將航母價格初步定在1800萬美元左右,還不包括圖紙。而圖紙對於航母后續改造意義重大,徐增平堅持要一併買下。經過艱苦談判,最終烏方同意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航母及圖紙。
可就在雙方談妥,等待官方審批時,事情突然生變,“瓦良格” 號要公開拍賣。原來,這筆交易引起了美國、日本等國關注,烏方壓力巨大。好在徐增平提前準備充分,拍賣當天,他的公司材料齊全,成功以2000萬美元競得航母。
購得航母只是第一步,後續難題接踵而至。1998年香港剛回歸不久,又逢亞洲金融危機,徐增平籌集資金困難重重。他多次赴烏克蘭洽談延期付款,甚至與黑海造船廠廠長打賭,憑藉智慧將罰金從800萬美元降到500 萬美元 。1999年4月30日付款截止日,在最後一刻,資金才到賬,驚險保住了航母。
1999 年7月,“瓦良格” 號踏上前往中國的航程,卻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受阻。在美國等北約國家施壓下,土耳其以各種理由強行命令航母退回黑海。受困期間,徐增平每天都要支付高昂的拖船費、停泊費和船員工資,公司損失慘重,他四處借錢,卻只能借到微薄的款項。
直到2001年8月,經過中土兩國不斷交涉談判,土耳其才同意有條件放行。2002年3月3日,“瓦良格” 號終於抵達大連港。
然而,這場耗資巨大的購艦行動,讓徐增平的公司元氣大傷,最終他宣佈公司破產。但徐增平從未後悔,他一心為國家做貢獻的精神令人欽佩。
那麼如今的徐增平境況如何?雖然經歷破產,但他憑藉堅韌不拔的精神,沒有一蹶不振。
此後,徐增平依舊活躍在一些領域,繼續為國家貢獻力量。2011年,他向清華大學物理學院捐贈兩億人民幣,與清華大學共建 “清華大學 — 創律前沿科學研究中心” 和 “創律科學樓” 。
2022 年5月,他擔任廣東國防科技產業促進會榮譽會長一職,在國防科技相關領域持續發光發熱。
徐增平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對祖國的熱愛與擔當,他的故事也將永遠被銘記在我國航母發展的史冊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