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14億!社保就業支出首次超過教育支出,最大原因是→

2025.03.1
本文字數:1679,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隨著中國老齡化加速,財政在社保方面補貼增多,2024年首次超越教育支出,稱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規模最大類別。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益刊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序加速發展,社保就業支出成為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第一大專案。
根據財政部資料,2024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科目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為42114億元,而教育支出為42076億元,社保就業支出超過教育支出,成為最大支出科目。自財政部公開支出科目後,教育支出規模一直穩居榜首,比如2012年教育支出超出社保和就業支出約8623億元,近些年這一差距持續縮短,2020年約3756億元,2022年約2852億元,2023年約1359億元,而2024年被社保和就業支出首次反超教育支出。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鄭春榮告訴第一財經,傳統上財政社保支出,除了一般公共預算中的社保和就業支出外,還包括醫保支出、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等,因此大口徑的社保支出多年前就是財政支出第一大項。但上述一般公共預算中的社保和就業支出首次超過教育支出,仍令人有些意外。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社保和就業支出超過教育支出,跟人口結構有關係。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並存,前者意味著需要增加養老支出,而後者意味著教育經費以及教育區域佈局需要最佳化調整,因此這屬於正常現象。
“社保和就業支出首次超過教育支出,是一個標誌性事件。”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教授楊良松告訴第一財經。
所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是反映政府在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的支出,具體分為30項支出,包括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補助、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事務支出、撫卹、殘疾人事業、社會福利、就業補助、民政管理事務等。其中,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補助和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佔大頭。
由於2024年社保和就業支出細分資料尚未公開,鄭春榮根據2018年和2023年社保就業細分資料分析發現,全國一般公共預算中的社保和就業支出從2018年約2.7萬億元,增至2023年約3.9萬億元,五年間增加約1.2萬億元。其中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增加了6400億元,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增加了3000億元。
“由此可見,社保和就業支出的快速增加,主要就是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和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補助增加較快,而這背後的原因還是中國老齡化速度加快,60後的退休人員增長很快,且養老金上調,帶來支出增加。”鄭春榮稱。
去年底公開的《中國統計年鑑2024》顯示,2023年,中國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已經達到 21676 萬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了總人口15.4%,老年撫養比為 22.5%。按照國際慣例,按照國際慣例,當一個社會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總人口的14%~21%,就會被稱為中度老齡化社會,中國已經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從2024年各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的社保就業支出和教育支出來看,則有明顯差異。部分老齡化程度低的省份,教育支出明顯高於社保和就業支出。而部分老齡化程度高的省份,則社保和就業支出明顯高於教育支出。
比如根據各省預算報告,老齡化程度相對低的廣東,2024年教育支出約4049億元,遠超社保和就業支出約2281億元。而重度老齡化的遼寧,2024年遼寧省級社保和就業支出約981.6億元,是省級教育支出的6倍多。
遼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告訴第一財經,遼寧多年前就是第一大支出,目前約佔當地一般預算支出比重近三分之一。預計社保和就業支出超越教育支出這一趨勢不可逆,只能是越來越突出,人口老齡化是個因素,擴面提標加速了其“基數”效應。財政支出“社保化”現象及趨勢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謹防民生福利“陷阱”,特別地要合理界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與一般預算的邊界。
楊良松認為,未來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社保和就業支出規模是否會持續超越教育支出,仍不好判斷。一方面,公共教育支出還有增長空間,如學前教育還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主要短板,高等教育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即使是保障較為充分的義務教育階段,也有部分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需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社會保障支出方面,隨著相關制度設計的逐步最佳化,養老保險的保費收入和支出的缺口可能會趨於減少,也就可以減少財政對養老保險的補助支出。
微信編輯 | 龍王
推薦閱讀

“非常強勁”!中國霸榜,取代韓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