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沒有這類人?
日常不是下榻豪華酒店,開著超跑出門兜風,就是在夜店肆意開嗨趴。
定位一天一個變化,今天長白山滑雪、住總統別墅;明天三亞坐遊艇、開直升機;後天成都開邁凱倫、在高階公寓的夜景下小酌、吃高檔日料….
這些人似乎什麼都不用幹,每天就是到處旅遊、度假、購物,過著普通人望塵莫及的光鮮日子。
更神奇的是,社交平臺上充斥著同款人生,不禁令人懷疑富二代已經多到爛大街的程度。
全世界難道只有我是一貧如洗的嗎嘍嗎?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啦!
你眼前所見的這些人,隱形富豪或者暴發戶或者真少爺名媛的可能性不到1%,剩下的99%大機率都是些“假貨”。
否則,三里屯北區的高階商圈、國貿寫字樓裡的鑽石王老五、夜晚的工體西路上的富二代們,加起來都不如你朋友圈裡的濃度高。
“偽裝者”們賣力演繹著普通人刻板印象中的富人生活,怕是連真“富二代”看了都不由得“羨慕”幾分。

淺說下這類人的典型特徵:
初階版的“偽裝者”,穿搭上偏愛名度高的大LOGO,比如一身紀梵希的動物世界,搭配GUCCI短袖或手包,再來雙LV小皮鞋,標準的江浙滬假二代穿搭;
座駕上偏愛“牛馬倫”,無論朋友圈裡面有多少豪車照,出街率最高的還是經典款,純粹是因為這車在同級別裡面租金最低;
人設上偏愛壓力很大的繼承人,無所事事的紈絝子弟,不願接老爺子班的富家公子……
進階版的“偽裝者”,則早已脫離身外之物,打的就是個心理戰,利用騙來的錢去滾雪球。
代表人物中,遠的有已經被拍攝成影片的安娜,把一群紐約富人耍得團團轉;近的有前兩年紅遍上海灘的92年“假大哥”,身著一向NIKE,把卡地亞、巴黎世家、DIOR、勞斯萊斯全玩一遍。

△假大哥蹭到了直升機
要偽裝成富二代,就算是買A貨也得不少錢,為什麼假富二代還多的跟景區的鐵板魷魚似的?
這就不得不提某些團體的商業頭腦了,不要9999,不要999,只要29.9,就能帶你花小錢享二代人生。

偽裝富二代,意味著要從裝修朋友圈開始,全方位不遺餘力地秀實力。
眾所周知,大眾想象裡的富二代,社交軟體裡面至少要有一堆開豪車、坐遊艇、住五星級酒店、吃網紅餐廳的照片,要拍出這麼多高大上的照片,加起來的開銷似乎有點超負荷了。
開啟自己的微信錢包,餘額甚至不足30塊,這還能裝得了嗎?
這事兒簡單,開啟淘寶,只要找對了關鍵詞,朋友圈裝修素材應有盡有,比如搜尋“朋友圈包裝”,立馬能跳出一堆相關SKU。

只要29.9元即可獲得“朋友圈包裝美學個人形象(一年服務)”,覆蓋圖文+影片+文案,海量美食、美景、豪車、豪宅內容,每天更新150組素材,任君挑選。
不過,這種低成本的包裝素材大都是空鏡,且商家也可能是網路盜圖或者自己PS的圖片,有心人一眼就能識破,只能說是花小錢買開心,滿足下虛榮心。
考慮到這種問題的存在,市場上還有最佳化版服務,即“拼單名媛”的性轉版“拼單少爺”。
像拼單名媛一樣,有專門的機構在為想拍“炫富照”的男性提供“團購”服務。

他們像直播間的一哥一姐般,幫想炫富的家人們把價格打到最低,比如去體驗模擬機艙可能要花費大幾百,機構能召集十幾個人分攤,人均兩分鐘咔咔一頓拍照,最後花費不到30元。
有了飛機,遊艇也不能少,他們會組織客戶坐遊艇出海,船隻需要開到能拍到完整海面的地方即可,然後每個人輪流背靠海岸線拍照,一張鬆弛度假照就誕生了。

還有常見的高空酒店照片,可能只是蝸居在某辦公樓裡面的80平米的小咖啡廳,只要多找幾個角度,換幾張濾鏡,就能打造出紐約downtown、香港大都市既視感,奢華滿分。
僅需88元,就能在床位上狂拍一通,現場還能租借浴袍,拍完再加個假定位,效果不遜色於真正的豪華酒店,價效比奇高。
至於其他的照片,基本也是同樣的套路,比如去均價上千元的豪華餐廳點幾個入門級菜色,只拍不吃,人均花費不到50塊。

整套炫富拍攝服務花費不到千元,還能享受包括化妝師,攝影師,照明裝置,俊男美女當背景板等在內的一條龍服務,最後收穫數百張不同場景的真人素材,讓朋友圈內容更加生動寫實。
事實上,這種操作最早是某些“PUA培訓課程”中的配套內容,自打PUA被強力打擊之後,現在他們通常以“展示面拍攝”or“旅拍”的模式低調存活,服務於情感課程或者網紅MCN等。
拍攝一條龍的收費這麼低廉,賺錢是純靠走量麼,怎麼看都是辛苦錢?
非也,這只是機構發展潛在客戶的第一步。

富二代偽裝者們,因為精裝朋友圈嚐到到甜頭後,大多會炫富上癮,絕不會止步於此。
如果想線上下繼續維持富二代人設,他們就至少需要潮牌鞋服,大牌包包、名標配飾之類的做點綴,正品當然是指不上了,機構們順勢就推銷一波自己的A貨,這利潤空間可想而知。
偽裝到深處,想靠富二代身份撩妹、傍富婆,甚至是搞殺豬盤的人,可能還需要比如豪車、豪宅、辦公樓等大件的短期租賃服務,真金白銀的消耗自然都逃不過機構的產業鏈。
等硬體武裝到位了,軟體也不能落下,富二代怎麼能不懂些品酒、雪茄、馬術之類活動,作為社交層面的談資呢?於是專門的“富二代話術”及各類興趣培訓班就要上起來了。

這一來二去的,不怕賺不到錢,甚至會隨著富二代人設的持續維護,賺得盆滿缽滿。
假扮富二代或許簡單,徹底的偽裝卻是個無底的銷金窟。

假少爺們如此挖空心思的打造人設,到底是為什麼呢?
無非幾個目的:學PUA騙炮,傍個富婆騙錢,搞殺豬盤割韭菜,或是虛榮心走火入魔。
從假富二代們精裝的全部可見的朋友圈內容,就能窺見一些端倪。
殺豬盤式朋友圈,喜歡營造潛力股和精英形象,發加班出差、發行業動態、秀高階社交圈;
PUA式朋友圈,炫富之餘愛秀價值觀,大段大段的深夜小作文,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模樣;
其餘的就是多方位展位,消費水平、生活水平、廚藝水平、音樂藝術等等一應俱全。

假富二代的繁榮,極大部分是拜各類PUA課程和情感諮詢團體所賜,他們打著戀愛教育的名義,教人怎麼走捷徑,並不斷地給他們洗腦:
打造好的展示面,才能釣到優質物件。
沒錢可以不努力掙錢,你可以靠騙騙到老婆。
你不是在騙炮,你是在學習戀愛,你騙炮不是你的錯,是婚戀市場內卷的錯。
……

這些話術,讓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完美偽裝就能維持人設,透過欺騙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達成目的,進入婚戀市場肆意獵豔、大展拳腳。
殊不知,假富二代們才是真正的獵物,被機構一步一步引誘,一整條產業鏈等著收割這波韭菜。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詞,叫“雷普利症候群”,指的是:
陷入了提升身份的慾望而不斷說謊,以致於最終自己也難以分清究竟是真實還是謊言,而生活在幻想中形成的人格障礙。
從一時興起的虛榮心,到令人著迷的炫富快感,再到想象中讓人匍匐於腳下的身份和地位,每一個謊言和偽裝都會將人拖入深淵,淪為機構的血包,繼而徹底喪失本我。



設計/視覺:Lvv

↓30元一顆的鵝卵石,成了年輕人喜歡的新寵物↓
↓政治正確在遊戲界遭遇滑鐵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