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回頭看,有些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東西,真該早點安排上

01
今年暑假回國,和父母住在一起,我明顯感受到了一個變化,就是:家裡的衛生變差了!
很多角落裡都有厚厚的灰塵。
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變懶了,正相反,兩個老人怕我們嫌棄,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打掃房間,還輕手輕腳地怕吵醒我們。
但是,每天像這樣拿著掃把、拖把搞衛生,尤其是角落、床底這些“衛生重災區”,我和老婆都會覺得力不從心,更別說父母那樣上了年紀的老人了。
所以那個時候,我和老婆達成了一個共識:是時候給老人買一臺洗地機了。
當然了,做為一個理工男,肯定免不了對比體驗一波,不過當時只為了給家裡人使用,再加上那段時間比較忙,沒有進行很仔細的測評。
後來我們回到美國,做大掃除的時候,老婆直呼後悔:真應該帶一臺來美國,這樣我們能省下不少力氣呢!
看著老婆忙碌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
對呀!洗地機這種“解放勞動力”的產品,大家應該都有需求吧,那我這次乾脆好好搞一次測評,就測國內市場上比較火熱的產品。
我選洗地機就兩個標準:
  • 一個是:一步到位
  • 另一個是:物美價廉
首先,功能一定要齊全,能滿足日常生活場景的各種使用需求。
在這個基礎上,還要看各項引數,實測下來夠用,堅決不為溢價的功能多花冤枉錢。
自己辛苦搬磚掙來的鈔票,換成一堆沒用的機器在家裡吃灰,那也太虧了!︶_︶
因為這個,我還被老婆封了個“經濟適用型男”的綽號~
這次測評,我找來了市場上人氣很高的5款洗地機。
專門從汙漬清潔、躺平清潔、貼邊清潔和自清潔這幾個使用場景出發,橫向對比選出價效比最高的那款。
文章末尾有關於優勝者的介紹,著急的朋友可以直接閃現到文末先看結果呀。
02
汙漬清潔能力
既然是洗地機,那麼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能夠輕鬆拿下所有髒東西。
其實居家清潔的“攔路虎”一共就三類:
  • 固體的像是灰塵、毛髮、飯粒;
  • 液體的諸如牛奶、醬油;
  • 還有固液混合的像是粥或者嬰兒輔食。
我選了4組有代表性的汙漬,進行了一波“極限測試”。
1
粘稠液體測試
妹妹小時候經常把牛奶、果汁撒到地上。
這類汙漬看上去很好清理,其實如果清理的不仔細,殘留在地上的液體風乾後就會變得黏黏糊糊的,清潔完的拖把也很容易產生異味
我把八寶粥和牛奶倒在地上,給它們來個“見面禮”。
用機器掃拖一個來回,都沒有留下肉眼可見的汙漬,表現良好。
▽1號:
▽左2號,右3號:
▽左4號,右5號:
接下來就要看乾燥後的表現了。
我放了一些紙巾屑在地面上,從一邊扇風,紙巾屑很輕鬆就被吹起來了,用手摸也沒有粘黏的情況。
看來,粘稠液體的考驗,五臺機器都過關了。
2
固體小顆粒測試
很多人說:洗地機就是一個電動拖把,清理地面的浮灰還行,要是大塊的泥汙,估計搞不定。
這個結果我也很好奇。
撒一把餅乾碎和一把貓砂,給它們來個壓力測試:
開機測試:
這一次,大家的表現就拉開差距了,同樣是用洗地機推一個單程,有些殘餘的貓砂還比較明顯,有的幾乎搞定了:
  • 其中1號最差,不僅沒有清理乾淨,還有一道髒水痕;
  • 3號、4號次之,有很明顯的汙漬殘留;
  • 2號、5號表現比較良好,基本上一遍就後汙漬就不明顯了。
一遍搞不定沒關係,咱們再給一次“補考”的機會。
把剛才的汙漬再拖一遍,這次除了3號有一丁點殘留,其他的都清理乾淨了。
結合兩次的表現來看,固體小顆粒的清潔能力:2號=5號>4號>1號=3號。
3
大塊溼垃圾
既然固體小顆粒能勉強拿下,那麼大塊的溼垃圾呢?
我選了香蕉塊和泡麵,對於這樣的垃圾,如果洗地機的吸力不夠,很容易把它推著走,而不是吸到汙水桶裡。
基本上一個來回就能清理乾淨,而且清潔完畢的效果,沒有任何殘留:
像這樣,一接觸到就被吸了進去,效果不錯。
▽2號:
▽4號:
所以,大塊溼垃圾這一項,五臺機器又打平。
4
長頭髮和寵物毛髮
像頭髮這樣的“釘子戶”,除了不願意待在頭上,家裡的哪個角落都有它們的身影。
掃的時候纏著掃把不放,拖的時候扒著地板不撒手,像洗地機這樣結構複雜的機器,想不纏頭髮機率也太小了!
既然要測,那就來波大的,準備一把貓毛,還有打溼的長頭髮,反覆來上幾輪壓力測試!
雖然都能把地上的頭髮拖乾淨,但是滾刷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其中3號的纏發效果最明顯!
請看VCR:
(下面展示的均為5臺機器第三輪的頭髮測試的情況)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1號和4號也有少量的毛髮纏繞在滾刷上,但不明顯。
這一輪針對毛髮的測試,2號=5號>1號=4號>3號
考慮到家庭使用毛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測試到這裡,我先排除掉了纏毛最嚴重的3號,後面只對1號、2號、4號、5號進行評測。
03
是否可以躺平?
家庭衛生有一個隱藏“BOSS”——就是傢俱的底部。
高度只有十幾公分,普通的掃把、拖把伸進去很難使上力,更不容易打掃乾淨。
剩下的這四款,2號、4號、5號都支援180°躺平,而1號只能140°躺平。
其中三款可躺平的機器,高度都在15cm以內,這個高度大部分較矮的傢俱底部都可以伸進去。
(手工測量,有一定誤差)
4號、5號機身比2號要輕薄一些,大概有不到1釐米的差距。
而2號機器背後有一個小滾珠,就是下面這個:
它在躺平狀態下能起到助力的作用,讓機器推起來沒有那麼笨重,這個設計蠻貼心的。
所以經過躺平測試,結果是:2號=4號=5號>1號。
1號因為不能躺平,也被我排除了
04
貼邊清潔
不能把傢俱、牆根這些邊緣清潔到位,相當於要人工做個二次清潔,那麼買掃地機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我把麵粉灑在了牆邊,分別用三臺洗地機走了一遍。
(第一、二輪測試中已排除1、3號)
這是2號:
這是4號:
這是5號:
(篇幅有限,左側的測試就不一一放上來了)
得到的效果都挺不錯的,基本上一遍就能把貼近牆邊的粉末吸拖乾淨,地面上也沒有渾濁的汙水殘留。
因此,貼邊清潔這一輪2號=4號=5號,三臺機器打平。
05
自清潔
洗地機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打掃完只需要把機器放回底座,按下按鈕,就能啟動自清潔程式,簡直是“懶人福星”。
不過清潔不乾淨也是一直被人詬病的問題,主要原因還是冷水清潔力有限以及沒有烘乾功能
因此,我把測試重點放在了熱水自清潔功能以及速幹能力上
  • 熱水清潔能夠更高效的把髒汙洗下來;
  • 速幹則是為了避免在乾燥的過程中滋生細菌和異味。
這兩點非常重要!
這三臺機器都是熱水自清潔+高溫熱風烘乾,整個過程大概10分鐘左右。
其中2號是72℃熱水自清潔,4號、5號是75℃熱水自清潔。
雖然水溫相差了3℃,不過洗完發現,效果差不多,烘乾的效果也都不錯,沒有很大的差距。
不過4號清潔前有一縷頭髮纏繞在滾刷上,清潔完仍然還在,
另外,2號還有一個1小時靜音慢烘的功能,對比速幹模式來說,噪音更小。
綜合清潔烘乾這兩項資料來看:2號稍微優於5號,4號最差。
06
汙水箱清理難度
4號、5號是做了乾溼分離的。
頭髮、泡麵這樣的固體殘渣都被攔截在了濾網上面,可以直接倒在垃圾桶,然後再把汙水倒進下水道,避免堵塞。
(左邊4號,右邊5號)
不過它們的幹垃圾濾網會複雜一些,有些小的渣渣容易殘留在注意不到的縫隙裡。
清潔的時候要比較仔細,否則容易留下汙漬從而產生異味。
2號的汙水箱是沒有乾溼分離的。
如果固體垃圾不多的話直接倒馬桶也沒關係,然後直接用水衝一衝就乾淨了。
當然,如果毛髮比較多結成了大團,是需要人工進行一下乾溼分離的。
最後一輪的測評:
乾溼分離5號=4號>2號
汙水桶清洗難度2號>4號=5號
07
測評總結
最後來看一下測評總結:
在經歷這幾輪測評之後,總體來說2號和5號的效能比較突出。
其中5號的手感更好,2號使用起來稍微重一點。
因為2號的清水箱和汙水箱都在手柄上,這導致了在使用的過程中,手柄上的負重大一些,相比下來,同樣的家務量,用5號更輕鬆。
不過,這次測評主要為了選出價效比最高的一款,所以綜合價格來考慮的話,我會推薦2號
不僅可以躺平,清潔能力各方面也很優秀,價格上還便宜了大幾百塊,真的蠻香的,值得推薦一波!
至於手感嘛,1字開頭的價格,能有這個配置,還要啥腳踏車!
08
上面測評出來的2號就是追覓家最近新出的價效比之王——追覓G10洗地機
因為每次做完測評,都會有讀者催著問我要購買連結。
所以這次測評完之後,我找到了追覓品牌方,爭取到了一波福利,價格、贈品都很Nice:
  • 不僅有1字開頭的價格(與國補拉齊)
  • 還會額外贈送3套耗材(滾刷+濾芯+清潔液)
除此之外,直播間還有各種抽獎福利。
本週四,在我直播間將會有兩場直播,我的好朋友以諾將會溯源追覓工廠店,實地給大家試用和展示。想要看現場演示的,先點個預約別錯過!
其實這兩年洗地機非常火,但是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價格偏高。
像追覓G10這樣兩千不到的價格,功能配置都十分線上的,實在是不多。
真的0纏毛,長髮也不怕
家庭地面清潔儀器,總是繞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纏不纏頭髮?
以前我們家用掃地機器人,每次打掃完,都要手動去清理一下纏在底盤上的頭髮,這種隱形的“二次勞動”直接勸退了我們。
所以我是很佩服追覓的,測試了一個多月,集中式的暴力毛髮測試做了不下十遍,日常家裡清潔也在用,纏頭髮的機率微乎其微。
浴室裡有毛髮堆積了,就拿它來清理,效率翻倍:
清潔完滾刷上也沒有一點點纏繞:
追覓有一套很牛的多重防纏繞系統:
第一重,是利用滾刷後面這樣一排長長的密齒梳,它們會時刻緊貼滾刷,深入滾刷根部把糾纏不清的毛髮理順。
第二重,吸力足夠大,梳順的毛髮瞬間就會被吸進管道帶進汙水桶裡。
第三重,梳齒背面是由PPA材質做成的齒刃,既鋒利又耐高溫,它們會把纏繞在梳齒上的“頑固”毛髮割斷,防止連續纏繞。
大吸力,完美應對各種場合
18000Pa的大吸力,接觸的第一瞬間就能把髒東西直接吸進汙水桶裡。
無論是地上的醬油、醋,還是辣椒麵、蔬菜葉子,甚至是生雞蛋都不在話下。
就算它們一起上陣,也都能一次性解決掉。
180°平躺設計,躺平吸力不減
躺平清潔是否好用,主要看2點:
●躺平後吸力會不會降低
●躺平後,機頭能不能靈活移動
追覓G10這款可以180°躺平,躺平的高度只有14cm,完美適配我家這個老大難的床底,而且還有富餘的空間。
躺平了吸力也不減少,能夠輕鬆出入各種低矮的傢俱底部,清潔力也是槓槓滴。
給你們看我家兩個月沒打掃的床底,“內容”相當之豐富:
拖了一遍和沒拖的對比,不得不說這個畫面讓我感到極度舒適:
床底能處理,茶几和板凳底就更不在話下了:
有事沒事掏一下,這還哪來的衛生死角啊!
雙側貼邊,怎麼拖都乾淨
這些年陸陸續續接觸的洗地機也不少,說實話,貼邊清潔的能力都挺不過關的。
有的是單邊清潔,有的甚至沒有貼邊清潔,拖完後挨著牆根留下一條“花邊”,看得人哭笑不得。
追覓G10做到了雙側都可以貼邊,邊邊角角的汙漬幾乎是無所遁形。
右邊可以貼邊清潔:
左邊也可以貼邊清潔:
無論從哪個方向拖,都可以讓邊緣的汙漬無所遁形。
高溫自清潔+雙模式烘乾
之前測試的時候我就發現,追覓這款洗地機在自清潔的時候滾刷是正反向交替轉動的。
詢問了技術人員才知道,原來這是它們首創的正反轉雙向自清潔功能。
透過這樣正轉-反轉交替的形式,既能夠高效地剝離附著在滾刷上的毛髮,又可以高效率地清潔到滾刷蓋和下面的腔體。
不得不說,設計師是真的很懂生活^_^
烘乾的時候,也貼心的設計了兩種模式:
一種是5分鐘速幹模式,主打的就是一個快刀斬亂麻,5分鐘不間斷的熱風快速把滾刷吹乾。
另一種是1小時的輕柔模式,幾乎聽不見烘乾的聲音,家裡有人在休息或者學習都不會被打打擾到。
安裝便捷、操作簡單
很多媽媽買電器的時候,都會關注安裝、操作是不是簡單,畢竟咱是為了解放雙手,而不是為了換一件事情做~
追覓的安裝,可謂是省時省力,能預安裝的配件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裝好了。
拿到手拆開箱子,就是這麼三個傢伙:
只要像這樣把手柄扣上,就可以使用啦,幾乎沒有難度:
水箱也很好辨認,清水箱小一些,在機身正前方,汙水箱長一點,在機身的正後方。
操作上也沒有什麼難度,家裡的老人也能輕鬆上手。
它的手柄上有三個按鈕,分別是自清潔按鈕、開關按鈕和模式切換按鈕。
按下電源鍵預設是智慧模式,短按模式鍵就能在“智慧模式”“除菌模式”“吸水模式”三種功能之間切換。
一般日常的清潔,用“智慧模式”就足夠了,它會智慧感應地面的髒汙,自動調節吸力和水量,比較省心。
最近秋冬流感季,我們還會不時地用“除菌模式”來拖地,它裡面是即時製備的電解水,能很有效的殺滅常見的細菌和病毒。
福利保障
我的初衷是帶你們買到好用、便宜、實惠的洗地機。
但是這個“好用”我說了不算,一定得你們自己親自感受才行。
所以呢,給你們爭取到了一個保障:
/  /
7天無理由+全額運費險。
如果拿到手7天之內試用不滿意,可以包郵給您退換貨,相當於0成本體驗了一次。
另外,這次我給大家爭取的是比雙十一還給力的團購福利價,恰好趕上國補加大力度,價格從2000+直接拉到了1599。
還拿到了優於其他平臺的超值贈品,下單即送:滾刷+濾芯+清潔液!
👉 點選下方購買!
另外我還請我的好朋友以諾老師,專程跑到追覓的工廠。
她會現場給大家展示洗地機的使用心得,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先點下方連結預約直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