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新智元
正文
2025第66屆IMO結果揭曉,中國隊火力全開,全員斬金勇奪全球第一!兩位學霸拿到滿分42,其餘四位高分緊隨,而中國隊總分高達231分,是名副其實的全球TOP1。有趣的是,其中一位金牌選手,還曾在北大旁聽過韋神的《調和分析》課。
就在剛剛,2025第66屆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公佈。
中國隊獲得了團體第一,全員金牌!

來自中國隊的6位同學,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來自上海中學的鄧樂言和巴蜀中學的張恆燁,均獲得了滿分42分的好成績。
其餘四人也同樣取得了高分。來自武漢經開外國語高中的談弘毅獲得40分,同樣來自武漢經開外國語高中的徐祺銘和來自武昌實驗中學的鄧哲文獲得36分,來自杭州學軍中學的董震鎮宇獲得35分。



美國隊緊隨其後,以216分排名第二。

美國隊的六人中,有五人獲得了金牌,這五人分別是Qiao Zhang、Alexander Wang、Andrew Lin、Ruilin Wang、Karn Chutinan和Hannah Fox。
其中,Qiao Zhang來自加州Simi Valley,七年級入圍USAJMO ,是拉馬努金精神獎學金獲得者,於2024年獲RMM金牌。曾於2024年及2025年兩度參加IMO,獲得兩枚金牌。
Alexander Wang來自Millburn High School,於2023年獲RMM金牌。2023年至今共3次參加IMO,獲得三枚金牌。
排名第三的是韓國隊,團體總分203分。
日本隊和波蘭隊都取得了196分的團體總分,並列第四。
再往後,分別是以色列、印度、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據悉,因為在選題和評分標準上存在的瑕疵,本屆IMO不少選手的得分都集中在35分和28分,使得獎牌線的劃分過程產生了一些困難。
最終,本屆IMO的金牌線被劃為35分,銀牌線被劃為28分,銅牌線被劃為19分,均為歷史最高值。
最後頒發出的金牌數為67枚,銀牌數為103枚,銅牌數為145枚。
有趣的是,就在昨天,全球LLM參加2025 IMO的結果也公佈了,得分最高的Gemini只拿到了31%的分數,即13分。
至此,所有LLM都宣告與2025 IMO獎牌無緣。


中國隊選手介紹
鄧樂言,上海中學
來自上海中學的鄧樂言,此前已經小有名氣。他高一就拿到了CMO滿分,被譽為「新韋神」。
他還有一個名號,人稱「上海言哥」。

言哥今年還是上海中學的高一年級學生,唯一以低年級身份入選,也是本屆國家隊最年輕的成員。
從小,鄧樂言就展現出了自己的數學天賦,絕大多數學生聞之變色的大部頭數學著作,他都樂在其中。
而鄧樂言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發掘了他的數學天賦。他們注重言傳身教,培養他的良好習慣、自律品質和不輕言放棄的韌勁。
在2024年11月舉行的第40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MO)中,他以滿分成績入選國家集訓隊。在第二階段國家集訓隊16進6的激烈競爭中,鄧樂言作為唯一的高一年級選手脫穎而出,直接打破了上海近十年IMO選拔的年齡紀錄。

2025年3月30日,第66屆IMO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集訓活動在廣東實驗中學荔灣校區閉幕,前排左六為鄧樂言
2024年的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中,還是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初三學生的鄧樂言,就在組合與機率賽道獲得全球第5名(銅獎)。他也是阿里數賽自開辦以來,首位獲得獎牌的中學生。
當時就有人說,「言神現在的數學水平,或許已經超過了高一時的韋東奕韋神」。
不過,鄧樂言在高中數學聯賽中,也並非一開始就獲得了最高分。
鄧樂言的班主任表示,「作為他的老師,我親眼見證了他四年的勤學苦練和堅持不懈。」
「瞭解到鄧樂言的數學特長後,給了他獨立的時間,在一些非中考科目的時間段和自修時間段,會讓鄧樂言單獨去圖書館自修,並適當減免日常的一些作業,給他專注於數學競賽的時間和空間。」

鄧樂言與數學家丘成桐先生合影
張恆燁,巴蜀中學
張恆燁今年是巴蜀中學高二學生。
在2023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他便獲得過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24年阿里全球數賽中,他也獲得優秀獎。

張恆燁表示,自己從小就很喜歡數學,而比自己大八歲的堂哥,就是自己最好的數學啟蒙老師。
還在讀小學時,已經就讀高中、正在學奧數的堂哥,就時常給他講國內外數學家的故事。看著堂哥解答出難題後欣喜的樣子,他就開始埋下了興趣的種子。
巴蜀中學從初中階段,便開始篩選數學天賦突出的學生,透過「競賽班+常規班」的雙軌制,實現早期定向培養。
因此就讀巴蜀中學後,張恆燁就進入了數學興趣班,並在進入高中後開始嶄露頭角。在23年的全國中學生數學奧賽上,他只獲得了全球60名,但這只是個開始。
24年9月,透過中國數學奧賽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張恆燁來到北大,旁聽了韋神《調和分析》這門課。在課上,大神級的數學思維和解題方法,讓他受益匪淺。
同時,那段時間裡,他還如海綿吸水一般,在北大數學系的各個教室中蹭課。學術大咖們的思想,讓他對數學的理解又更深了一步。

IMO2025中國國家隊選拔頒獎儀式,左二為張恆燁

張恆燁與主教練合影
談弘毅,武漢經開外國語高中
談弘毅是高二學生,就讀於武漢經開外國語高階中學的「強基計劃人才」培養基地班。
在2024年第40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中,談弘毅成功入選了國家集訓隊,並因此獲得了清華北大的保送資格。

徐祺銘,武漢經開外國語高中
和談弘毅一樣,徐祺銘同樣來自武漢經開的強基班。
他也同樣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另外,因為在北京大學2025年數學英才班選拔測試中表現突出,他還成功入選了北京大學2025年數學英才班。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領隊肖梁,蹭對徐祺銘給予了高度評價:「在第二階段的選拔中,難題很多,需要學生有強大的攻堅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徐祺銘在難題的處理上表現優異,他展現出了超越同齡人的沉穩和智慧。」
在2024年7月20日,在第65屆IMO中,當時還是高一學生的徐祺銘就以世界第五名的優異成績勇奪國際金牌。

徐祺銘同學自小就展現出極高的數學天賦。
班主任胡海東老師感慨說:「徐祺銘同學對數學的熱愛超乎常人,那種專注和執著讓人動容。每次看到他沉浸在數學的世界裡,我就知道他一定會在這條路上有所建樹。
鄧哲文 武昌實驗中學
在去年的第65屆IMO中,還是武昌實驗中學的高一學生鄧哲文就為中國隊斬獲了一枚金牌。
非常巧合的是,鄧哲文和徐祺銘、談弘毅來自同一所初中——湖北華宜寄宿學校。

他的主教練介紹說,鄧哲文學習數學的天賦很高,在競賽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了純粹的熱愛和執著的鑽研精神。
從小學開始,他就自學了中學數學的全部知識,進入高中後,更是如飢似渴地學習數學競賽內容,廣泛閱讀數學著作,自學大學數學課程。

董震鎮宇,杭州學軍中學
杭州學軍中學的董鎮宇是高三學生。
而早在高一,他就入選了國家集訓隊,保送到了清華姚班。

在數學競賽圈內,董鎮宇也是揚名已久,獲得江湖美譽「董一哥」,是公認的數學奇才。
才在幼兒園大班時,他就與數學結緣了,在媽媽的引導下開始接觸到小學數學教材。
小學時,董鎮宇就讀於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當時就開始廣泛地接觸奧數知識,幷包攬了許多奧數競賽獎項。
初中時,董鎮宇進入到了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實驗學校,他的數學天賦很快被發現,得到了專業數學競賽教練團隊的培養。
高中時,他線上參加了2023年第49屆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是唯一一個滿分金牌選手。

第49屆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獲獎名單

本屆IMO真題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通常設有六道試題,比賽分兩天進行。
每位參賽者每天需在4.5小時內解出三道題目,每題滿分為7分,總分為 42 分。題目內容廣泛,涉及代數、幾何、數論與組合數學等多個領域。
據悉,今年的前五題並不算難,只有第六題難度極高,全球僅6人破解。
問題1:

問題2:


問題3:

問題4:

問題5:

問題6:

下一屆IMO的舉辦城市為中國上海,相信屆時中國隊的學子們,一定會帶來同樣精彩的表現。

參考資料:
https://www.imo-official.org/organizers.aspx
點選以下連結,即可檢視美國頂級高校中國學生錄取資訊:
相關閱讀:
斯坦福學霸江旻憓為香港奪得首金,並喜獲獎金600萬港元!
上個月還被群嘲的鄭欽文,用金牌粉碎質疑
美國人的“奧數觀”:奧數不是問題,但為了得獎拼死拼活,就成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