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大廠資料崗面試開始考“餅乾”?揭秘上網就躲不掉的Cookie,如何讓你悄悄被“割韭菜”!

😤 煩死了,怎麼現在點開一個網站,第一件事必須是“我同意Cookie”?不同意就不給看,這合理嗎!?
尤其是自己只是刷了幾個電商網站,買了兩雙球鞋,接下來的幾天裡抖音、小紅書全在推各種鞋子,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監聽”了。
這不是玄學,這是Cookie和廣告平臺在你背後“悄悄串聯”的成果。更讓人意外的是,這些追蹤技術現已成為資料崗位面試的常見考點。很多大廠不光問你會不會寫SQL,還會追問你:
“如果沒有Cookie,你怎麼做使用者分群?”
“你怎麼看Cookie消失後對廣告投放精準度的影響?”
…….
所以這個連面試都會被問到的Cookie到底是什麼?資料人為什麼要了解它?
Cookie是怎麼來的?
Cookie是1994年由一位叫Lou Montulli的工程師發明,當時他在網景(Netscape)公司工作,正幫客戶開發一個電子商務網站。
截圖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那時候的網站很“健忘”——你開啟一個購物頁面,把幾件商品加進購物車,點下一頁後,它就忘了你是誰,購物車也清空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ontulli設計了一種機制:由伺服器生成一個小型文字檔案,儲存在使用者的本地裝置中,用於在後續訪問時識別使用者狀態。這種機制被稱為 HTTP Cookie
Cookie 可以記錄的內容包括:
🧩 你是否登入
🧩 加進購物車的商品
🧩 最近瀏覽的頁面
🧩 點選過的廣告或推薦內容
這就是Cookie最初的功能:讓網站“記住你”,方便你使用。
而Cookie這個名字就來源於一個更早的計算機術語 “magic cookie”,原本是指程式之間交換的小資料包,用來傳遞狀態資訊。Montulli借用了這個概念,延伸到瀏覽器裡,於是就叫它Cookie。
圖為magic cookie執行原理截圖來自網路, 版權歸其原作者所有
簡單來說,它的命名只是一個延續性的技術稱呼,和甜甜的小餅乾並沒有關係🍪。
Cookie的發展史
就是隱私權拉鋸戰
Cookie原本只是網站“記住你”的小工具,但隨著廣告技術發展,“第三方Cookie” 出現了——這類Cookie並不是由你訪問的網站設定的,而是由廣告平臺、追蹤服務商等“旁觀者”植入的。
舉個例子:你在A網站看了招聘資訊,沒多久在B網站刷影片,你就收到了來Offer的廣告😆。你甚至都沒登入賬號,卻被“精準投餵”,就是因為背後的Cookie同步機制。
當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意識到隱私被濫用,監管也隨之而來:
🍪 1996年,《金融時報》首次報道Cookie,掀起對隱私問題的廣泛討論。
🍪 2018年,歐盟正式實施《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明確要求網站在採集使用者 Cookie 或其他個人資訊前,必須獲得使用者的“明確同意”。
🍪 2020年,加州實施《消費者隱私法案》(CCPA),使用者有權瞭解、拒絕個人資訊被出售。
🍪 2021年起,Apple在iOS系統中引入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ATT),每個App必須徵得使用者同意才能追蹤行為。
後續針對Cookie的政策直接削弱了像Meta和Google這樣依賴精準廣告投放的平臺的能力。Meta曾公開表示,ATT可能導致其一年廣告收入減少超過100億美元,也促使整個廣告行業開始尋找Cookie和裝置IDFA之外的新解決方案。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2025年4月Google宣佈放棄為Chrome使用者推出“是否接受第三方Cookie”的獨立提示機制,意味著預設追蹤行為將在瀏覽器層面繼續存在。原本承諾“隱私優先”的計劃暫緩,引發熱議,該決定引發使用者隱私保護組織的廣泛擔憂,也被認為是向廣告商妥協的標誌。
截圖來自Reuters, 版權歸其所有
在廣告行業看來,Cookie是精準投放的“燃料”;但在使用者和立法者眼中,它的作用則更像是一種“監控工具”。這場拉鋸,從技術層面早已延伸至法律、倫理、商業博弈。
作為資料人
要如何理解並利用好Cookie?
很多人以為Cookie是前端工程師的事,或者是廣告運營才需要了解的東西。但實際上如果你是:
➡️ 想轉行資料分析 / 使用者增長 / 營銷策略的應屆生
➡️ 正在準備 Data Analyst / Marketing Analyst / Business Analyst 等崗位
➡️ 對廣告科技、推薦系統、使用者行為研究感興趣的同學
那確實更應該花點時間,搞清楚Cookie的原理與它背後的合規邏輯。
在過去兩年裡,像Google、Meta、Amazon、TikTok等公司,在資料崗位面試中已經不只考察你寫不寫得出SQL / Python,而是會進一步追問:
👉 如何處理帶有User ID和Cookie ID的行為資料?
👉 如果沒有Cookie,如何進行使用者識別與使用者分群?
👉 GDPR/CCPA要求下,使用者資料如何加密或脫敏?
👉 你怎麼看“匿名化”與“廣告精度”之間的衝突?
👉 Cookie消失會如何影響ROI測算與廣告歸因?
這些問題考察的,其實不僅是你有沒有資料處理經驗,而是你是否真正理解資料背後的:
來源機制(log採集、使用者標識)
隱私邊界(是否合規、是否獲得授權)
商業邏輯(背後的業務目標)
在這裡,我們也給大家一些相關崗位作參考:
截圖來自amazon, 版權歸其所有
截圖來自Applovin, 版權歸其所有
截圖來自Tiktok, 版權歸其所有
Cookie從來不是一個“技術名詞”而已。它是資料崗位繞不開的現實問題,如果你打算進入這條賽道,不只是會寫程式碼,更要能看懂這場“隱私風暴”下的整個生態系統。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資料相關崗位面試內容:
【美西時間 7月30日 週三 6PM】
現任某知名社交媒體平臺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面試官,主攻Big Data,
Data infra, ML infra, Privacy infra
等領域的Yosef老師
🔥DS/DA/BA崗位超全面試指南🔥
名師講解Python/SQL面試真題
掃描上方海報二維碼
或聯絡任一顧問老師報名
講座主題
DS/DA/BA崗位超全面試指南
名師講解Python/SQL面試真題
講座時間
美西時間 7月30日 週三  6PM
美東時間 7月30日 週三  6PM
北京時間 7月31日 週四  9AM
主講人
Yosef老師
  • 現任某知名社交媒體平臺Senior Research
  • Scientist、面試官,主攻Big Data,
  • Data infra, ML infra, Privacy infra等領域
講座大綱
  • coding能力高效提升必備方法
  • 資料Python/SQL面試常見問題
  • 大廠技術面考察指南和準備攻略
  • 面試重點和常見誤區的清晰解讀
參與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聯絡任一顧問老師報名
如需電話諮詢,請傳送簡歷至
老師將會在24小時內與你聯絡
點選下方圖片,檢視更多課程詳情

第474周
最新Offer榜
向上滑動閱覽
檢視完整offer榜,請前往www.laioffer.com
求職,你只需要一門課程。
內容編輯:小橘子
責任編輯:安逗
在看嗎?點個贊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