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後衝個熱水澡,聽起來再自然不過。但你知道嗎?這個看似“清爽”的動作,可能會影響你的心臟功能、肌肉恢復,甚至增加受傷風險。

運動完立刻洗澡,可能對身體造成“冷啟動”衝擊
運動時,身體處於高警戒狀態:心跳加快、體溫升高、肌肉緊繃。如果鍛鍊後立刻沖澡(尤其是冷水),會突然打斷身體“恢復節奏”,可能引發如下問題:
-
心率尚未恢復 → 血壓驟降或心臟負擔加重
-
肌肉未完全放鬆 → 容易拉傷、痙攣
-
體溫驟變 → 影響血液迴圈與代謝節奏
科學建議:別把洗澡當成結束動作,而是“恢復流程”的一部分
根據《力量與體能研究雜誌》的研究,只有在心率逐漸恢復後洗冷水澡才有助於舒適感和肌肉恢復。否則,冷熱刺激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到底該洗冷水還是熱水?
-
熱水澡:有助放鬆肌肉,但若心率仍偏高,可能導致頭暈或疲勞感加重
-
冷水澡:可幫助緩解炎症、加快恢復,但心血管尚未“降速”前就衝冷水,會造成“過激反應”
關鍵不是水溫,而是時機
正確順序:降溫 → 拉伸 → 補水 → 再洗澡
訓練後建議這樣做:
-
花5~10分鐘走動降溫,緩解心率、體溫
-
做一組全身伸展動作,防止肌肉僵硬
-
喝水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
最後,選擇合適水溫洗澡,幫助身體“溫和收尾”
恢復期才是“健身真正的進步時間”
越來越多運動專家強調,恢復期管理的重要性不亞於訓練本身。別讓洗澡這個細節成為你健身路上的“隱形阻礙”。
給身體幾分鐘時間冷靜下來,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