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50本書,我總結了5條心得

hi,你好啊,這裡是超實用二條
每篇解決一個育兒小問題,當好媽媽,當好自己~
最近開了讀書直播,不定期和大家分享我讀過的好書,發現大家的熱情都好高啊。🤩
在互動中,也有朋友問我,
“大J,我也想培養讀書的習慣,但我讀兩頁就犯困,常常不能堅持,怎麼辦?”
其實要讓自己讀得進去,讀得快樂,還能夠堅持下去,有幾個執念,是我們要學會擺脫的。
第一,讀書不是比賽,按照自己節奏讀就好。
在短影片盛行的當下,還願意讀書,還願意翻開一本書的我們,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我甚至敢拍著胸脯說,這已經勝過了99%的人了。
第二,要允許放棄。
我經常是一段時間裡同時在讀兩三本書。比如,今天已經很累了,那我可能就讀不進《脈絡》這樣需要整理思考的書。我會選擇一些讓我很輕鬆就能讀進去的。這就是在需要的時候,允許自己放下,允許自己讀不動,暫時不讀完。
只要保證每天有固定的時間給自己看書,剩下的,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去選擇。

第三、讀書也儘量多樣化。
養育孩子,我們常說要帶他們見世面,那麼讀書就最低成本的見世面。對我們大人來說也是一樣的,我建議大家每次讀書,每個月的配比就是:
一本自己喜歡的;一本方法類的,對自己有幫助的;一本要突破一點自己舒適圈的;再有一本文學性強一點的。
這樣你同時開始讀,也是在幫助自己跨出舒適圈。

第四,不要去過度去追求形式。
尤其不要去花時間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讀書筆記。要我說有這點時間不如定定心地讀書,讀書不是為了記住而讀的,更多的是用我們的認知和作者去碰撞。
讀的過程中,我會劃線的就兩個地方:
第一,我不懂的新知識;
第二、讓我有啟發的東西;
或者有一些文學書,我讀著覺得這段寫得太好了,我也會劃,但我不做筆記,就是全部讀完,追求的就是讀的過程。
當我第二遍翻書,翻到那頁我劃過的句子,我就會問問自己,還記得什麼;如果記得,再問問自己,有什麼感悟。有的話隨手可以記一記,這樣就真的能夠消化了。
如果你不記得了,那就上下文快速翻一翻,再問問自己,“這一條對我此刻有幫助嗎?”,如果有幫助的,再去前後讀一讀,沒有幫助的,這一條就過了。

最後我想說,大家看書的時候一定要卸下知識焦慮——真正重要的不是往大腦塞進多少知識,看懂了,學到了沒。而是收集感受,收集對我有用的感悟。
我相信,我們讀過的書,都會內化成我們的生活方式,長成我們內在的一部分。
之前也拍了影片,喜歡聽我叨叨叨的,點這裡收看👇🏻
(溫馨提示:如果暫時不方便播放,記得戴上耳機或調低音量再看哦)
這些年寫了2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問題我沒來得及回覆
歡迎點選下方標籤直達相關內容找到答案哦
話題索引
早教興趣班
親子溝通相處
親子閱讀
性格培養
管教引導
睡眠刷牙
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選擇
好好吃飯
內驅力培養
書單推薦
幼小銜接
婚姻關係
美容健身
資源總結
點選閱讀原文
按關鍵詞搜尋歷史文章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