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發出特別提醒:中國留學生入境美國儘量避開波士頓機場….

哈佛大學近日向國際學生髮布重要入境提醒:中國及伊朗學生需特別注意,避開波士頓洛根機場更穩妥!
近期,哈佛大學國際辦公室聯合法學院移民支援小組,透過閉門會議向國際學生群體釋出了一份詳細的入境安全指引。

這次哈佛發出提醒,是因為近期美方對特定國家留學生的入境審查變得更嚴格了,特別是針對來自中國、伊朗等國,且主修 STEM 或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的國際學生。
已經有多起學生因社交媒體過往記錄或電子裝置裡的內容被盤問、甚至拒絕入境的案例,這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01
機場選擇:慎選波士頓洛根,優先三大樞紐
儘管校方未釋出正式禁令,但強烈建議國際學生(尤其是來自伊朗的學生)儘量避開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Boston Logan)入境。
哈佛法學院專職律師傑森·科拉爾指出,洛根機場近期對部分學生的問詢頻率有所上升。
可優先考慮紐約JFK、芝加哥奧黑爾(O’Hare)、洛杉磯國際機場(LAX)等替代方案。
02
電子裝置與社交媒體:審查風險需警惕
指南特別強調,美國入境口岸對電子裝置的檢查較為嚴格。
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官員有權要求檢視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裝置內容。
此外,美國國務院在簽證稽核階段也可能查閱申請人公開的社交媒體賬戶。
哈佛工作人員提醒,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平臺上涉及政治立場(如批評美國政策)、親巴勒斯坦運動、反猶太主義或對美國負面評價的帖子,可能在篩選中被重點關注。
03
裝置內容:勿提前清理,透明更重要
針對部分學生“入境前刪除裝置資料更安全”的誤解,哈佛明確警告:清理或重置裝置可能被視為“刻意隱藏資訊”,反而引發進一步詢問。
建議學生僅攜帶必要裝置,提前退出非必要賬戶,並避免儲存可能引發誤解的個人內容。校方強調:“謹慎是必要的,但透明度同樣關鍵。”
04
法律記錄:既往糾紛需提前應對
即使學生過去與執法部門有過輕微糾紛(如被捕、傳喚或涉及法律訴訟),也可能在入境時被額外關注。
指南建議,有相關經歷的學生務必在入境前諮詢法律專業人士,並確保攜帶完整的法律檔案(如結案證明、無犯罪記錄等)。
需特別注意,某些在本國被視為“小事”的糾紛,在美國移民官員眼中可能被嚴肅對待。
05
重點群體:伊朗及中國STEM/AI學生需加倍謹慎
鑑於當前國際政治形勢,來自伊朗和中國、且攻讀科學(S)、技術(T)、工程(E)、數學(M)或人工智慧(AI)相關專業的學生,入境時需格外小心。
儘管無官方“安全機場”認定,但業內傳聞JFK、ORD、LAX等機場的審查壓力相對較小。
哈佛建議此類學生提前整理行程單、學習計劃等材料,確保關鍵資訊隨時可查。
06
不是風聲鶴唳而是理性備戰
這不是過度恐慌,而是做好理性應對準備。
看到這些,有人可能會想:難道美國不待見我們了?
其實並非如此。美國大學依舊十分歡迎優秀的國際學生,很多科研專案都離不開中國學生的參與,教授們也都清楚中國學生的能力和價值
只不過,政策、局勢和管理手段確實出現了一些不易察覺的變化。過去,你憑錄取通知書就能順利入境,現在,你還得會應對盤問、熟悉規則、管理好自己的社交動態。
這並非意味著留學之路走不通了,而是留學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你不僅要拿到學校的錄取通知,還得經得起嚴格的審查,學會跨文化交流應對——這才是新時代留學生要面對的全面考驗。
風向確實變了,但它並沒有關上通往世界的大門,只是要求你進門的方式要更加規範。
我們不必驚慌失措,但也不能固執己見、不做準備。理性應對,是當下留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不管你是不是哈佛的學子,只要你打算出國留學,就值得做好充分準備,讓自己走得更加安心。
願每一個即將啟程的你,都能理解這個時代的特點,不慌張、不盲從,在變化中穩步前行。

END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絡刪除。文章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不代表本站立場。
靠譜英語——助你知世界,學英語!
給你帶來最新雙語國際趣聞時訊
出國必備英語知識和學習技巧
&育兒心得和留學資訊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內容對您有用
請幫忙點選“分享”“點贊”“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