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工商銀行軟體開發中心圍繞“數字工行”發展目標,積極推動研發管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按觸點整合、服務聚合、運營融合的整體思路,圍繞使用者導向,穩步推進工具體系能力整合,以“資料、技術”雙要素為驅動,推動業務場景的創新和協作模式的重塑,賦能一線工作提效。
經過 2023 和 2024 年的大力建設和推廣,中國工商銀行軟體開發中心以研發管理工具為支撐提升研發效能初見成效,以“一站式研發管理門戶”工銀 e 企研為核心,透過場景化的統一工作臺、端到端視覺化的價值交付體系、定製化的效能大屏提升個人、團隊和組織的研發效能。截至 2025 年 3 月,工銀 e 企研總使用者數已達到 17000 人,基本覆蓋目標使用者群體,月活躍使用者數已超過 12000 人,持續助力研發效能提升。
中國工商銀行軟體開發中心在工具化體系建設中升級理念和方法。理念上,將以往圍繞工具或者功能建設的思路,改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方式,打造觸點整合、服務聚合、運營融合的一站式研發領域統一門戶。方法上,將以往著重在流程或者管理的思路,改為以資料驅動效能提升的方式,依託人工智慧大模型等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驅動研發管理業務流程場景的創新與組織管理模式、協作模式的重塑。
以 14 個基礎服務域為基礎,透過統籌跨服務域的資訊共享,跨服務域的協同,開展服務化重構,建成一站式的企業級 DevOps 研發管理統一門戶“工銀 e 企研”。面向一線研發人員、專業經理及各層級管理者,提供全量研發管理業務功能,解決了目前研發管理資料系統多、渠道分散、資料共享不足等問題,實現了從業務需求到投產運維的全流程視覺化,促進價值的高效流動和資訊即時共享,提升研發效能。

圖 1:工銀 e 企研業務全檢視
透過場景化的流程貫通、跨系統的功能整合以及高效協作的視覺化手段,提高個人研發效能。
(1)一站式的個人工作臺:以 e 企研首頁為觸點,深度整合 DevOps 工具鏈的能力,按使用者場景聚合各個系統的服務,打通研發流程和資料,解決使用者切換多個系統工作和資料共享不足的問題,建設聚焦員工高頻使用的待辦中心、關注事項、訊息通知、幫助中心以及基於數字員工“阮曉妍”的輔助服務,重點打造一站式個人工作臺。使用者在個人工作臺可一站式處理待辦事項、配置化的管理關注事項、訂閱訊息提醒等,有效提升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研發效能。

圖 2:個人工作臺
(2)場景化的崗位專屬工作臺:基於“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理念,透過對各崗位進行使用者調研,從各崗位的工作場景出發,按崗位對跨系統的各類功能進行重新編排,按使用者關聯待處理工作和異常風險預警,逐步把“人找資料找問題”的人工診斷模式升級為“資料和問題找人”的系統自動診斷模式。目前已為產品經理、專案經理、架構師、測試人員、運維人員等各個崗位打造了一個專屬高效場景化的工作臺。

圖 3:產品經理專屬工作臺
(3)以 IDE 為觸點的開發人員工作臺:面向開發人員的編碼場景,以 IDE 工具為觸點,對接各領域研發管理系統,將任務處理、版本庫獲取和許可權申請、程式碼開發、程式碼掃描、程式碼提交、人工稽核等研發場景所需的各系統能力進行整合,結合大模型輔助 UTDD 案例自動編寫、安全漏洞智慧監測、程式碼自動生成、補全、問題定位、智慧稽核等能力,貫通研發全流程,有效提升編碼效率,為開發人員提供一站式、智慧化、沉浸式的研發體驗,提升開發人員研發效能。

圖 4:開發人員專屬工作臺
圍繞業務價值全流程,打造端到端的價值交付體系,透過視覺化端到端價值流轉及度量,牽引團隊工作,保障團隊高效協作及持續改進。
(1)業務與科技協作的需求看板:圍繞業務價值從創意孵化到投產的全流程,建設創新計劃、專案、需求、研發多層級看板檢視,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逐層細化,建立了業務與科技共享的端到端價值流,賦能跨機構業務科技柔性團隊,實現業務人員與科技人員的雙向協作,解決業務人員不清晰需求排期、科技人員不瞭解業務需求規劃等痛點。

圖 5:需求看板
(2)研發團隊之間協作的研發看板:以需求項為核心貫通“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編碼自測、整合測試、驗收及適應性測試、投產”六大環節,建立端到端的價值交付全檢視,及時揭示研發過程中的風險異常,幫助研發團隊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研發團隊之間的協作效率。


圖 6:研發看板
(3)研發團隊內部協作的團隊空間:全力打造基於智慧屏的團隊空間,推出電子化站會,改變傳統站會的協作模式,可更高效的聚焦團隊工作,提升團隊的協作效率。團隊空間是每個團隊成員共享、專屬的工作空間,可從不同維度展示團隊所有成員的任務、待辦、研發進展、風險等,提供整體檢視並支援下鑽檢視明細,便於團隊負責人在宏觀到微觀上掌握團隊的工作情況,同時每個團隊成員都可清晰的瞭解個人和他人的工作情況,實現工作內容的透明和即時同步。 此外,在團隊空間還建設了團隊會議功能,實現多人協同編輯、會議紀要一鍵轉待辦、文字潤色和錯別字糾錯、豐富多樣的會議紀要模板和使用者自定義會議紀要模板、協同分享和郵件傳送等功能,全面實現會議管理的線上化、規範化和智慧化。透過模板化的會議紀要功能,可快速記錄和整理會議內容,確保資訊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同時,系統對會議待辦事項進行全流程跟蹤管理,從任務分配、進度跟蹤到完成閉環,實現會議決議的高效落實。這一功能不僅提升了會議的整體效率,還為團隊協作提供了有力的數字化支撐。

圖 7:團隊空間功能結構圖
依託完備的度量指標體系,為各級管理者打造效能大屏,提供數智化解決方案,讓度量成為工具,而不是負擔。透過效能大屏即時展示中心、研發部、部門和小組的研發指標,支援趨勢觀測,即時觀察研發全過程趨勢,即時下鑽,精準定位異常資料,風險預測,直觀展示風險預警和異常推送,開箱即用,方便各級管理者自助定製效能報告。效能大屏將決策所需的資訊都充分顯現出來,便於各級管理者發現風險,為各級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撐。

圖 8:效能大屏
未來,中國工商銀行軟體開發中心將持續提升研發效能,秉承“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理念,充分運用資料 + 技術 + 業務融合優勢,全面推動 AI 賦能,依託大模型等新技術聚焦員工實際工作場景的融合賦能,推動智慧化工作模式的變革,高效賦能全行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