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到個新聞:兩名清潔工頂著高溫在八噸垃圾裡翻了四個小時,最終幫乘客找回了遺失的智慧手錶。
廣東的盧女士帶孩子坐高鐵去山西大同旅遊,路上把孩子的小天才放進了高鐵配的垃圾袋裡,走的時候忘記拿。

在這裡普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常識:絕對不要用垃圾袋、衛生紙等任何處理垃圾的介質去儲存財物。
我出門如果臨時要把首飾收起來,寧可冒磨損的風險直接扔包裡,也絕不用紙巾包裹。別問為什麼,都是血淚教訓換來的真知。
盧女士出來後才發現小天才沒了,定位功能顯示手錶在南站,她推測應該是到了回收站,於是立即撥打了12345要求幫忙尋找。
能想出這主意,盧女士才是真正的“小天才”。
12345倒是真給辦事,一級壓一級,最終就是兩名環衛工人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裡翻了四個小時,終於找到了這塊珍貴的小天才手錶。

手錶要是還在高鐵上,要回來沒問題。但是到了回收站,跟一群垃圾混在一起,又臭又髒,全是細菌和病毒。
要是百達翡麗還值得撿一撿,而盧女士那塊小天才,雖然我不知道型號,但就算最新款也無非兩千來塊,正常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認倒黴,不要了,就算撿回來都嫌髒。
而且要撿不也應該自己去垃圾站扒拉嗎,又不是環衛工給你弄丟的,憑什麼兩片嘴一叭叭,就指使人家大熱天找四個小時?
更讓盧女士感動的是她給紅包了環衛工還沒要。
如果是百達翡麗,你拿個五位數紅包出來酬謝環衛工人,皆大歡喜,看上去也體面。幾年前某書上有個土豪七位數珠寶丟了個配件,懸賞十萬塊,三天就翻著了。錢給到位,別說翻垃圾桶,把恆山刨個底朝天都沒問題。
但是小天才你給多少錢紅包合適呢?給個三兩百(大機率可能還不到),和人家四個小時的辛苦完全不成正比,還不夠侮辱人的,人家當然不要,要了萬一你再反手一個投訴,人家挨單位一頓批評還要倒扣半個月工資。
盧女士發影片倒也算出於好意,既然人家不要錢,那就發帖表達感謝,就當送了一面“網路錦旗”,連線下做錦旗那幾十塊都省了。
我要是環衛工真是從心裡謝她全家,發不了多少獎金,以後工作量倒是激增,哪個巨嬰在高鐵上自己搞丟了東西,都可以理直氣壯參照這個標準讓人家扒垃圾了,還不如叫外賣送幾個西瓜貨真價實呢,嘴裡說著感謝,錢包是真的拔不動一毛啊。
表確實是找回來了,人也丟盡了。
不過比起盧女士,最令人憤怒的還是為了zheng績把這件事一口應承下來的負責人。
領導倒是找到了好宣傳,“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就去做”,那為什麼不是領導自己在前線扒垃圾呢?他們大手一揮請客,環衛工可憐兮兮去買單。
我還依稀記得今年過年期間,大同古城的商戶被工作人員強行“撬鎖亮燈”事件,主人公貌似也是城管部門吧?難道店裡沒人強行撬門,也是老百姓的需求?
同是令人乳腺不通的巨嬰新聞,我覺得前一陣那個讓沒(舍)訂(不)到(得)賓館的遊客住自己家的那位文旅局局長要強太多了,起碼人家是自己身先士卒,拿自己的窩囊換好評。
前有宿管大爺四十度沒空調熱死在值班室,後有環衛工翻四小時垃圾就為找個破錶,底層的命就不是命嗎?
我能理解當地對旅遊業的重視,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宣傳機會,但是把底層工作人員的苦難,當成典型案例大肆宣傳,這是最荒謬的自我感動。
讓你服務人民,沒讓你跪舔巨嬰。別說是小天才,就是百達翡麗,人家清潔工也有拒絕的權利。
可能是因為暖心事件引起了負面輿情,最初發這個稿子的媒體已經悄咪咪的刪除了,然而被刪除的稿子,可比藏在垃圾堆的小天才好找多了。

都什麼年代了,我們的媒體能不能轉變一下思路,真的不要再拿校園小報的水準去搞新聞了,你們這是在給張雪峰上趕著送分啊。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