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販賣是一個複雜且根深蒂固的問題,它不僅涉及跨國組織犯罪,還與貧困、教育缺失、性別不平等以及法律執行不力等因素密切相關。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資料,截至2021年,全球約有5000萬人生活在現代奴隸制的環境中,這一數字在過去五年內顯著增加。
我在黑暗中下墜,
期盼黎明的到來,
卻發現太陽光始終照不到我身上……
據估計,全球每年被販賣的人口數量估計在60萬到 400萬人間,這意味著每天都至少有上千名受害者,每一分鐘就有一人被販賣!
當今,人口販賣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僅次於毒品販運、軍火走私的犯罪活動,是世界上第三大的貿易黑市。
儘管奴隸制度廢除至今(1949年12月2日)已有百年,但實際這個世界上仍然還有大量的“現代奴隸”存在。
即使公眾對於人口販賣的聲討與抵制不絕於耳,但其殘酷的現狀卻並未因此而有實質性的改觀。
在這些受害者中,絕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他們被迫置身於性交易、勞動剝削、器官販賣等令人髮指的非法活動中……
01
東南亞漁業的奴宗–他,為奴22年

敏特與他的家人 圖片來源:中新網
“我以為我這輩子會死在這裡”。
2015年,在社會各界的多方努力下,40歲的敏特終於擺脫了漁奴的身份,回到了緬甸的家鄉,那是他成為漁業奴隸的第22年。
18歲那年,敏特的父親外出打漁遭遇不測,為養活母親和幾個弟弟妹妹,在一位泰國老闆預支了300美元的工資後,他踏上了遠赴泰國的行程,隨後乘船來到印尼。
船長咆哮著告訴他:“現在你們都屬於我,緬甸人不能回家,你們已經被賣掉,永遠也不會有人來救你!”
在東南亞的部分漁船上,有著大批像敏特這樣的可憐人,人販子以1000美元一個人的價格將他們賣給漁船主,他們成為了當代的“漁奴”。
“漁奴”們生活在佈滿鐵鏽的鐵籠裡,除了遭受飢餓和暴力毆打外,還必須每天為漁船主們工作超過20個小時。
如在海鮮貿易的高峰期,“漁奴”需要一天工作24個小時,喝海水,沒有藥,稍作休息便會遭來船長的毒打,有的工人因為動作太慢被殺,其他人就負責拋屍沉海。
22年中,敏特經歷了太多不公和虐待。
但相對來說他也是幸運的,因為敏特是這些年被騙去做奴隸的人中唯一一個歸來者。

圖片來源:中新網
02
深陷"沼澤"的女人
在談到人口販賣的陰暗面時,一個尤為隱蔽且令人痛心的現象是:誘拐往往比直接的暴力綁架更為普遍且狡猾。
這種手法不僅限於某一地域,而是全球範圍內人口販子們慣用的伎倆,它以一種看似合法的外衣,比如承諾高薪工作的幌子,悄無聲息地將無辜者拖入深淵。
以泰國至日本的跨國販賣鏈條為例,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婦女與兒童被不法分子以虛假的高新職業為由引誘出境。
這些人口販子會專門盯著那些貧困的女孩,騙她們說日本全是機會,遍地都是黃金,在日本幹幾年,就可以拿著錢榮歸故里了,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將他們推向商業性性交易的火坑。
一旦受害者踏入了日本領土,便立即淪為非法移民。也從她們到達日本的那一刻起,這些女孩就已經欠了人販子300-500萬日元所謂的求職費。
她們不僅揹負著虛構出來的高額求職費用,還因非法身份而被迫接受任何形式的剝削,包括性服務來償還所謂的“債務”。
這種債務如同無底洞,隨著人販子不斷增設的伙食費、房租等等的額外開銷,債務數額不斷攀升,讓受害者們深陷絕望之中。她們身處異國他鄉,求助無門,只能任人擺佈。
一位不幸落入人販手中的泰國婦女,因反抗而引發的極端事件後被捕入獄。在獄中,她揭露了這段非人經歷的真實面目:
“我被迫與無數思想骯髒的人發生關係,但是所得的卻悉數被剝奪,非但未獲得一分報酬,反而在他們無休止的索取中越陷越深”。
這樣的故事,不僅僅是她個人的悲劇,更是對人口販賣罪惡本質的深刻控訴。
03
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黑暗網路現象是受害者與施虐者之間往往建立起一種扭曲而深刻的情感聯絡,
這種聯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創傷聯結”。
它揭示了受害者在極端環境下,如何因持續的虐待、控制乃至心理操縱,逐漸發展出對施虐者的依賴與依戀。

來源:聯合國網
近年來,網際網路已成為人販子尋找並接近潛在受害者的新型獵場。在美國,超過半數的人口販運受害者最初是透過網路與人販子建立聯絡的。
這些聯絡往往始於虛假的親密關係,人販子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精心策劃,逐步滲透到受害者的生活圈。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這種關係中的受害者,在經歷了長期的情感操控與心理壓迫後,即便身處極端危險之中,也可能因“創傷聯結”的作用而拒絕外界的幫助,包括警方的解救行動。
他們深信,施虐者是唯一理解、關心甚至“愛”他們的人,這種錯位的情感依賴讓受害者陷入了自我認知的迷霧,難以自拔。
施虐者的五步陷阱
1.
找到目標:
人販子尋找那些表現出明顯脆弱性或需求的人,透過社交媒體和公共場合來確定目標。
2.
贏得信任:
建立聯絡,假裝關心,深入瞭解受害者的情況,收集資訊以便利用。
3.
滿足需求:
提供解決方案來滿足受害者的物質或情感需求,獲取權力。
4.
開始剝削:
逐步剝削受害者,從小範圍開始,逐漸擴大,使受害者習慣於被剝削。
5.
維持控制:
透過孤立、威脅、控制成癮等手段,維持對受害者的控制。
這種心理現象也深刻揭示了人口販賣犯罪的隱蔽性與殘酷性,它不僅剝奪了受害者的自由與尊嚴,更在無形中扭曲了他們的情感世界與自我認知。
因此,在打擊人口販賣的鬥爭中,除了加強法律制裁與執法力度外,還需高度重視對受害者的心理援助與康復工作,幫助他們打破“創傷聯結”,重建健康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認同。
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這些令人髮指的交易背後,也是高度專業化且結構嚴密的犯罪網路在暗中操控。
這些犯罪集團如同陰影中的巨獸,利用跨國界的複雜性與法律的灰色地帶,精心編織著一張張罪惡的網。
它們不僅限於人口販賣,更與毒品氾濫、武器非法交易等社會毒瘤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相互滋養的犯罪生態系統。
04
她是殺豬盤操盤高手還是受害者?
"騙子們不管人的死活,他們只在乎錢"。
在菲律賓,已知有400多處“詐騙農場”,涉及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別是人口販運、強迫勞動和性剝削。

A
曾經深陷緬甸詐騙園區的阿蘇(化名)向媒體講述了她的遭遇。
阿蘇:
“他們告訴我要去泰國打工,工資很高,但到了泰國,他們拿走了我的護照,我知道我出不去了”。
“他們把我塞進了一輛麵包車,偷渡到了緬甸,接著我被轉移到一棟樓裡,然後到了船上”。
“他們給了我一些有關愛情騙局的材料,在他們的腳本里,我住在布魯克林,我有三處房產,經營著自己的生意,指令碼會變,但是我總演富婆”。
“我的任務是,讓他們投資加密貨幣,實際上,這是一場騙局”!
“當我在菲律賓看到這些“農場”時,我覺得和緬甸差不多,一樣的桌子,一樣的椅子,一樣的飯堂,一樣的電腦,一樣的樓房,一切都一模一樣。連受害者沒有完成詐騙額度時所遭受的懲罰都是一樣的”。
“他們給我看了一日三餐的畫面,這樣我才知道該和客戶聊些什麼”。
“當然,我從沒吃到過那些食物,我的人設是一直在購物,但其實我連門都出不去”。
“我對騙人這件事很內疚,我不是這樣的人,當客戶喜歡上我了,我就不再給他發信息,並向他發出警告,當我的老闆問我發生了什麼,我就說被那個富豪拉黑了。我沒有完成額度,他們就會狠狠地打我”。
“我要是想走,就得付7000美元的贖金,我家裡根本拿不出這些錢,他們就說,如果你付不起錢,就死在這吧”。
“我說,那殺了我吧”。
“你知道7000元是什麼概念嗎?那就是我生命的標價,和樓下客廳陳設的一瓶標價7300美金的名酒相比,你就知道我的命有多不值錢”。
“後來,他們把我放了”。
“我雖然心存憤恨,但我想忘記這一切,謝天謝地,我回到了菲律賓,我獲救了”!

圖為可能涉及到的詐騙手段 請注意辨別
“詐騙農場”實際上存在多重犯罪行為,根源在於一些地方當局,甚至國家當局都涉嫌為詐騙中心發放許可,最終牽涉到網路犯罪,因為很多員工都是從網上招募的,比方說社交媒體,接著一切變得更加複雜,因為這涉及到了現代奴隸制,牽涉到了人口販運。
農場還毆打員工,簡直就是嚴刑拷打,一旦有人想逃離農場,管事的人就會強迫他們付錢,交出贖金,但員工根本沒錢,這些都是窮人,他們付不起贖金,就會被狠狠折磨。
人怎麼能如此邪惡呢?詐騙農場的經營者奢華富貴,與受害者的艱難苦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你會意識到,他們的生命真的微不足道。
後來,阿蘇從事了反詐工作,一些曾經的詐騙農場也成為了人口販運倖存者的收容所。
你看,為了攫取暴利,犯罪集團不惜採用最卑劣、最狡猾的手段來誘捕和控制受害者。從偽裝成誘人機會的虛假工作邀請,到精心編織的網戀陷阱,再到承諾高薪卻暗藏禍心的招聘廣告。
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只為將無辜者一步步引向深淵。一旦得手,受害者便會被徹底剝奪自由,淪為被剝削、被控制的工具,甚至面臨生命的威脅。
05
人口販運的影響波及世界上每一個國家

北馬其頓蓋夫蓋利亞移民和難民臨時中轉中心內的一個兒童公園 來源:聯合國網
2013年,大會舉行了一次高級別會議以評估《全球行動計劃》。會員國還通過了A/RES/68/192號決議,並將7月30日定為“世界打擊販運人口行為日”。決議宣佈,該國際日對於“提高對人口販運受害者境況的認識以及促進和保護他們的權利”十分必要。
2015年9月,世界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並制定了有關販運人口的目標和指標。這些目標要求終止對兒童的販運和暴力侵害;必須採取措施打擊人口販運,並努力消除對婦女和女童的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和剝削。
另一項重要進步是聯合國難民和移民首腦會議通過了具有開創性的《紐約宣言》,在宣言中,各國通過了19項承諾,其中3項是致力於打擊人口販運和偷運移民罪行的具體行動。
無論是作為受害者的原籍國,中轉國還是目的地國,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受到人口販運的影響, 世界各地的人口販子繼續以婦女和女童為目標。
絕大多數已發現的以性剝削為目的而被販運的受害者,以及35%的以強迫勞動為目的的受害者為女性。由於武裝團體剝削平民,以及販運者以被迫流離失所者為目標,衝突進一步加劇了人口販運活動。
人口黑市中,大約半數受害者被無情地販賣至全球各地。其中,女性受害者的比例高達77%,而男性受害者則佔據了剩餘的17%。尤為令人痛心的是,人口販賣的目標群體正悄然向更年輕的群體蔓延。每三位受害者之中,便有一位是尚未成年的孩子,這一比例從2004年的13%急劇攀升至2018年的34%。這些無辜的兒童中,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了性剝削的犧牲品。

圖片來源:聯合國網
2024年主題:在打擊人口販運的鬥爭中,不讓一個兒童掉隊
在全球範圍內,每三名人口販運受害者中就有一名是兒童,而被販賣的兒童大多是女童。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釋出的《全球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兒童在人口販運過程中遭受暴力侵害的可能性是成年人的兩倍。
兒童面臨著各種形式的人口販運,包括強迫勞動、犯罪、乞討、非法收養、性虐待以及線上傳播虐待影像,有些兒童甚至被招募加入武裝團體。
販賣兒童的原因也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原因包括:貧困、孤身未成年人在移民和難民潮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缺乏支援、武裝衝突、家庭功能失調以及缺乏父母照料。
迄今為止,打擊販賣兒童的鬥爭尚未取得成效。亟需採取全方位措施保護弱勢群體,幫助兒童受害者。這需要國家和國際層面共同努力。
各國必須優先考慮保護兒童,強化法律,改進執法,並提供更多的資源打擊販賣兒童的行為。
預防措施應側重解決貧困和不平等這些造成販賣兒童的根本原因,聚焦販運孤身未成年難民的問題,並重視加強兒童保護網路,透過修訂刑法更好地解決兒童的問題。
今年,我們將紀念第10個世界打擊人口販執行為日。本次紀念活動的重點是提高人們對販賣兒童的成因和相關脆弱性的認識。
此次活動強調需為販賣兒童的受害者提供支助,並敦促公眾和政策制定者解決當前的不足之處,加快行動步伐,以“終結人口販運”。
原文摘自:聯合國網

其實在決定整理編寫這類題材的時候,我真的醞釀了很久很久。
我看了很多關於人口販賣方面的影像和資料,每看一次,我的心就被震撼一次。
氣憤,悲傷,恐慌,無助……這種感覺無法言表。
同時,我也知道現實遠比這來的可怕。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詐騙不再需要任何人力,只需要一個精心程式設計的應用程式即可。
我們唯一能做的:不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可能會出現意外的境地中。
請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保護好我們的孩子。為了這個目標,我們需要一同努力!

參考資料:聯合國網
圖片含封面圖來源於聯合國網/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