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位元組面試會留“案底”

一位朋友的親身經歷。去年秋招投了位元組的實習崗位,終面不想去了,所以在面試時心不在焉,並且透露出自己有想放棄的想法。結果今年春招投了兩個北京的崗位,基本上是秒掛。問了位元組的學姐,才知道是留“案底”了。她給出了人生建議:對於大廠的面試一定要好好對待,千萬不要亂面。
這讓大喇叭想起了一位前同事的經歷。他從公司離職後拿到了阿里的Offer,可能感覺穩了,後面有點飄。面對PddHR面直接噴公司加班文化,現在他賊後悔,可能這輩子都和Pdd無緣了。
所以不光是位元組,其它大廠的面試後都會產生並且留下記錄,也就是所謂的“面評”,並且這些記錄是長期儲存的。一般來說,應聘者在提交簡歷後,面試者為了提高效率,會參考之前面試官的評價來對求職者進行評估。如果前面的面評結果不理想,那麼簡歷被篩選掉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就拿位元組來說,面試記錄會一直儲存在候選人的個人檔案中,所以產生的影響是長期的。如果面試評價不佳,特別是存在技術方面或者價值觀的問題,那麼會對後面用人部門面試者產生很大的負面印象,基本上是秒掛。但僅是由於崗位不匹配、鎖HC等輕微因素,對於其它用人部門來說,影響不是太大。
位元組的面評系統會詳細記錄候選人過往的所有應聘流程,包括投遞時間、崗位、以及在簡歷初篩、一面、二面等各個階段的表現。這裡用文字簡單說下位元組的面評系統,下面來自一位位元組前HR分享,僅供參考。
位元組的面評系統介面設計簡潔而實用,主要分為幾個區域。左側是候選人的簡歷資訊,清晰地展示著個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等關鍵內容。在右側的上半部分,是一塊專門的面試評價區域,面試官可以在這裡隨時編輯、記錄對候選人的即時評價和感受。而右側的下半部分,則是一系列精心準備的推薦面試問題,這些問題涵蓋技術能力、團隊協作、價值觀等多個維度,供面試官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提問。
每次面試時,面試官能夠輕鬆檢視候選人過往的面試記錄,包括曾經申請的崗位、面試進展到哪個階段(如簡歷篩選、初面、復面等),以及之前每位面試官給出的評分和具體評價。這些記錄的資訊方便後續的面試官參考。
如果面試官在面試前想要對候選人有更深入的瞭解,他們可以在面試開始前十五分鐘左右快速瀏覽候選人的歷史評價和分數,從而對候選人形成一個初步的印象。同樣,負責篩選簡歷的HR專員(尤其是處理非高階職位候選人簡歷)也可能會參考這些歷史資料來輔助決策。開頭圖中那位朋友投遞簡歷秒掛,應該就是遇到了這種情況。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面試官在面試過程中,等到候選人進行自我介紹時,一邊傾聽一邊檢視其簡歷和歷史評價,以便更全面地瞭解候選人的情況。
透過以上可知,如果面試官提前查看了候選人的歷史面試評價和打分,很可能會對候選人形成先入為主的印象,這將影響後續的簡歷篩選和麵試過程。
最後,給面試大廠求職者一點建議:提前做好充分準備,避免隨意麵試,以免在系統中留下抹不掉的差評,從而影響在這家公司未來的求職機會。
源 |  螞蟻大喇叭(ID:mayi_zzfriend
作者  大喇叭  ;  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