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風來,打碎日常的24小時

偶爾脫離秩序的商業和人。

鍾藝璇、蘭傑
編輯喬芊
來源|36氪未來消費(lslb168)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大風颳到了超市裡
新聞中這場風抵達的準確時間是411日晚8點,但北京市民們並不這樣認為,風,早就到了,就在超市裡。
411日中午,已經無人不知曉,北京要颳大風,最高13級的極端大風,近十年最強的風災預警。
當天下午3點,胡圖提早下班,在盒馬超市看到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但凡沾點綠色的蔬菜都集體消失,水果是不存在的,雞蛋還在豬肉區李代桃僵。盒馬理貨員也很忙,忙著填補清空的貨架,但很快,有人發文吐槽,走近了才知道,這補的都是啥,螺螄粉和大薯片在有機菜區佔山為王。
有人說,這是盒馬產品經理的機會,411日還能賣不出去的生鮮,可以考慮停產了。也有人正經科普,胡亂補貨是無奈之舉,總部會遠端巡檢,如果監控掃到空面留白,會被認為是店員上貨不及時。
唯一能確定的是,盒馬對這場搶購實在始料不及,因為人太多,北京一家盒馬門店不得不搬出大喇叭,迴圈播放,今天夠吃就行,明天線上管夠。

4月11日晚,用菠蘿充數的盒馬貨架,圖源小紅書網友

遠在郊區的山姆,也在工作日出現了搶購潮。在山姆門店工作的陳梅告訴36氪,蔬菜區火速被清空,囤貨的人和購物車擠在結賬區水洩不通,唯一如常的或許是雷打不動的代購們,“購物車沒有蔬菜水果,搶了兩車原價269.9,限時99.9的蠟筆小新玩偶,塞了10頭”。
甭管是不是極端大風天,代購們只知道,4月11日是山姆蠟筆小新的打折日。

(山姆代購在4月11日搶購的蠟筆小新折扣玩偶,圖源受訪者)

距離預告大風來臨主城區時間還有3小時。41117點,為了防風,國貿主路段中間的隔離欄被人為放倒。在望京,有人遠遠看到,賓士中國總部的立體Logo三叉星徽已經放平,這個意味著征服陸地、海洋和空氣的徽標,還是短暫臣服在了大風面前。大樹的修剪工程也開始了,泡桐樹不得已在自己最絢爛的春天被一一砍去枝幹。幾乎所有的主城區公園、景區和博物館陸續宣佈臨時關閉。
當天傍晚,伴隨著線上配送開始幾乎陷入癱瘓,大風帶來的失控感真正來臨。
在配送系統已經無孔不入的今天,人們已經很難想象,平臺未來數個小時的運力將會在一個大風天前直接被透支。這種未知,甚至比直面超市的空蕩更加令人焦慮。
住在朝陽區的豆子從下午開始,發現物美、盒馬、小象超市和叮咚買菜,這些她所知道的本地生活APP已經全都買不到蔬菜。豆子開始頻繁重新整理,盒馬的西紅柿補貨又秒沒,小象超市的雞翅和油麥菜只出現了幾秒,就被手快的人買走,好像自己在大搶購
她不得已接受那些昂貴的選擇——從雲南空運來的高山有機娃娃菜,價格比普通肥牛卷高出23倍的澳洲谷飼肥牛卷。儘管這樣,也只有晚上9點半的配送運力可約。
但豆子不知道,自己已經是幸運的那批人。一個在小象超市下單的市民在社交媒體上吐槽,自己12點就已經下單,預約19點送達,直到9點自己的訂單才開始配送,但半個小時後,這筆訂單竟然因為缺貨,直接被取消。
他表達了自己的憤怒與困惑。但在另一面,真實的小象超市已經不堪重負。
小象超市分揀員麗娜告訴36氪,自己所在的前置倉在下午已經停止接新訂單,光是預約單根本清不完。人們希望能夠應對未來兩天的惡劣天氣,當天的訂單件數也比往常多得多,很多人都買20-30件商品,一單至少要打包2-4
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壓力迅速傳到了分揀員的手上,麗娜當晚在常溫、低溫、冷藏和冷凍四個區域來回穿梭,一個小時平均步數甚至已經超過2000。她觀察了其中一位熟練的分揀員,幾乎12小時不停歇工作,當天,她的手上至少經過了2000件以上的貨品。
配送員是最後抵達的一環,小象超市配送員陳奇從早上6點開始就一直在狂奔,他所在的一家前置倉站點,直到411日晚上10點,甚至還積壓了800個訂單,已經完全癱瘓了,裡面的貨物一團亂,站長告訴我們,現在只能有什麼送什麼,沒有的再退款
陳奇說,800單並不算極限,當晚最多的一個站點積壓了1200單。當晚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吃飯,只能一個接一個輪換去吃
當晚11點,由於訂單難以出清,陳奇所在的小象超市站點將原定的24點配送截止,默默改到了第二天凌晨3點。
大風已經如約而至。12日凌晨1點,一位北京市民在自己的窗外看到,宛若空城的街道,只有一位配送員騎電動車在風中穿行,車身在晃動。當晚風力最高可達11級。

(位於望京的賓士中國總部,圖源小紅書網友)

大風颳過每個人的生活

在心理學中,囤積是一種有計劃的自我保護行為,當未知的失控來臨,足夠數量的食物、醫療用品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掌控感”,從而緩解焦慮。
但人們對於災害天氣的想象和恐懼,並不只有糧食和水的短缺,還有大風對於自己生存空間、物資乃至秩序的破壞。
住在昌平區的賈青,為了這場大風,幾乎想盡一切辦法做攻略。她的屋子裡有一塊大大的落地窗,大風來臨前,因為自己住在頂樓,賈青青從社交媒體和業主群學來了固定窗戶的辦法,她專門買了PVC膠帶貼窗戶,“老闆中途還打電話給我,說得力膠帶都賣光了,就剩下其他雜牌要不要”。
最後,賈青只能用一款黑黃警示膠帶,在窗戶上填滿了米字和田字。通常情況下,這類膠帶一般用於辦案和施工。
更多的焦慮,也順著這扇窗戶蔓延出來。“如果窗戶碎了,家裡的鏡子會不會碎?”賈青很快又把落地鏡和梳妝檯挪到了安全的位置。擔心大風期間會斷電,她又買了自熱鍋和零食。又怕自己會無聊,還順帶給自己充了影片網站會員。
一位博主為了保護自己的剛剛長大的幾株鬱金香,從保鮮膜、到用鍋蓋保護,再到不惜疊起磚牆,還是覺得怎麼都不夠,從白天忙到黑夜,只為抵擋這場大風。
賈青理解這種“不夠”,儘管當時風還沒有來,但做完這些準備,心裡緊繃的弦才能勉強放下。

填滿米字和田字的窗戶,圖源受訪者

4月12日一早,新聞再度釋出“非必要不外出”的警示,但在一些人的世界裡,這個極端大風天也無非是博取生計的一天。
一位外賣騎手告訴36氪,在極端天氣下,平臺擔心運力不足,並不允許專送騎手請假。平臺能提供他們的,是每單的極端天氣補貼,“除了已經極致成本的拼好飯,我們今天跑一單能補貼2元錢”。
在山姆工作的陳梅,接到了今天正常上班的通知。像每個平常天一樣,她幾乎跨越了半個北京城,但今天的一路地鐵上,陳梅幾乎沒有看到乘客,“除了拉行李箱趕路的”。
到了門店後,陳梅有些吃驚,“人竟然不少”,或許大家已經無處可去,逛超市又成了一種慰藉。
一個最大的變化或許是,“今天的山姆代購都不見了”。在過去,代購幾乎每週至少來三趟門店,動輒拉著貨車來購物,因為太過頻繁,這些代購陳梅幾乎已經全部認識,“其實很耽誤我們的工作,代購結賬時間長,一些只在線下門店出售的特價商品,也被他們搶走了,普通客戶根本買不到”。
一些希望能在這場大風中掙到錢的人,也同樣奔波在路上。計程車司機王峰說,因為擔心大風,自己在4月11日晚早早就收工。但他聽說,昨天晚上,自己的朋友專程趕到大興機場拉客,果不其然拉到了顧客加紅包的單子,直到2點才收工。
但這場風並未給他帶來多少額外的收入,車少,人更少。今天,9點出車到11點,王峰只接了4單,他打算中午就回家。
滴滴司機劉格今天上午接到的一個最大的單子,是送兩個外國人去機場,“他們沒辦法,要回國”,但少見的是,他第一次空車回到了市區。掙不到錢,劉格乾脆取消了車站和機場的單子。
截至4月12日12時,華北地區京津冀主要機場取消航班超1200架次,其中北京首都機場和北京大興機場取消航班超900架次,四成以上航班被取消。
受極端大風等惡劣天氣影響,目前國內航線已取消航班3200餘架次,已到達今年以來航班取消的最高值。

失控的生活還剩一天
作為近10年來最強的一次風災預警,北京已經幾乎極力發揮了一座特大城市的治理能力,提前抵禦風災。
4月11日起,北京市交通部門已全面進入應急狀態,221條涉山區公交線路停駛,15條地鐵地面高架線路區段停運。截止4月12日7時,因大風沙塵,包括北京在內的8省(區、市)受影響路段106個,其中涉及82條高速公路,主線封閉路段16個,單獨關閉收費站503個(主線可通行)。
截至今天15時,北京全市園林部門累計出動巡查搶險人員21956人次,處置倒伏樹木843棵、折枝2572處、車輛2607臺次、壓車30輛、壓線8處、壓房6處,堵路16處。
直到今天下午,秩序已經開始漸漸恢復,社群超市的貨架又重新擺滿了前一天被搶光的綠葉菜,超市老闆娘把計算器敲地噼啪響。線上配送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小象超市配送員陳奇告訴36氪,今天的訂單依舊很多,但1小時內基本能配送完畢,“只要風速不快,我就還能再快點”。
儘管這是一次極端天氣事件,但直到昨晚8點前,整個北京都在等待一場大風。
這是社交媒體上的真實情緒。有一位小紅書博主這樣解讀這種情緒的由來,“我們等的不是一場大風,而是一種秩序的脫離,當世界在轟鳴中按下暫停鍵,我們終於能名正言順地,為活著本身而呼吸。”
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中,曾有這樣一句臺詞,大自然是殘酷的,但不是邪惡的。今天下午,“北京大風把藍天白雲吹來了”一度登上了社交媒體熱點前三,大風洗禮過的天空澄澈美麗。
困擾人們的4月柳絮也可能會因為這場大風提前消散,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高階工程師車少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今年毛白楊帶來飛絮期會較往年提前一週左右結束”。
豆子還記得,在大風來的那個晚上,她走在人行道上,狂風大作,兩側的海棠簌簌飄落,夜海棠在燈光下美地目眩神迷,這是春天和風的饋贈。
無論天氣如何,狗都不能不遛。有人曬出了自己遛狗照,非要下樓的小狗被吹成了一條“羽毛球”。在順義,一隻迎風如廁的狗狗試圖和強風對抗,最後只能匆匆解決。
還剩一天,北京十年未遇的橙色預警大風即將過去。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問,“為什麼感覺這場風沒有想象中的厲害?”
因為這些意料之內,才應該是我們值得慶幸的地方。

4月11日晚的北京,圖源受訪者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