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變綠了?廚師警告“最好直接丟掉”:恐食物中毒

馬鈴薯是日常餐桌上的常客,但你是否曾注意到,有些馬鈴薯在儲存或準備烹調時,會出現一層淡綠色?這個現象其實暗藏健康隱患。
日本專業廚師Papuchan近日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經驗指出,馬鈴薯“變綠”的主因來自光照,無論是陽光還是家中的燈光,都會刺激其表皮生成葉綠素。雖然葉綠素本身無毒,但它通常與一種天然毒素——茄鹼(solanine)一同生成。
茄鹼及其相關化合物,在攝入過量時可能引發食物中毒,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神經系統。令人擔憂的是,這些毒素即使經過高溫烹煮仍然穩定,無法被破壞。
不少人以為“削掉綠色部分就安全了”,但Papuchan提醒,這其實是一種危險誤解。尤其在廚房燈光偏暖的環境下,綠色不一定明顯,容易被忽略而誤食。
為了避免風險,他建議:一旦發現馬鈴薯變色,最穩妥的做法就是丟棄。此外,正確的儲存方式也非常關鍵——將馬鈴薯包裹在報紙或紙巾中,放入紙袋,存放於通風陰涼的地方,可以有效延緩變綠。
另外,廚師特別提醒:新鮮馬鈴薯含水量較高,儲存期短,建議儘量在購買後一週內食用完畢。
這則提醒引發網友熱議,Papuchan也表示,約有九成網友對此類食安知識感興趣,足見“馬鈴薯變綠”雖常見,卻是被許多人忽視的健康隱患。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