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馬拉松,戳破了機器人產業的泡沫?

作者 |王戰新
全球第一場機器人馬拉松,竟成了狀況百出的秀場。
有的機器人一開場就“癱坐”在地;有的沒跑幾步就把頭撞飛了;有的像蹣跚學步的小孩,還要陪跑員用繩子牽著;有的自帶四個翅膀,原以為會原地起飛,沒想到直撞欄杆……
看完這些花絮,網友們提出了“靈魂拷問”:
宣傳片裡個個都是武林高手,賽場上卻如此拉胯,這是不是戳破了機器人產業的泡沫?
不久前,知名投資人、金沙江創投朱嘯虎也表示:“我們天使基金在過去幾年投過一些早期的具身智慧專案,最近幾個月都在退出……我問這幾個CEO,你們商業化可能的客戶在哪裡?我感覺他們說的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客戶,誰會花十幾萬買一個機器人去幹這些活?”
獵豹瀏覽器創始人傅盛補了一句:人形機器人行業不僅有泡沫,而且這個泡沫對行業是不好的。
快速發展的機器人產業,正在經歷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機拷問。

大忽悠?

這場馬拉松比賽,把宇樹科技推到了風口浪尖。
參賽的眾多機器人中,宇樹的G1人形機器人名氣最大。大家都忘不了這款機器人在央視春晚上扭秧歌的畫面。有些網友認為,宇樹出馬,肯定能奪冠。
沒想到,萬眾矚目的宇樹機器人,居然倒在了第一關,一開場就摔了跤,爬起來沒跑幾步,又像螃蟹一樣斜著走,跌跌撞撞不像樣。

隨後,宇樹發公告稱,公司並未派人參賽,賽場上的宇樹機器人是客戶買的,用的也不是宇樹自研的演算法。言下之意,G1人形機器人在賽場上的拉胯表現,跟宇樹公司無關。
不過,宇樹的這個說法,反而引起部分網友的反感。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如何看待宇樹機器人在這次馬拉松的發揮?
獲贊最高的答案是這樣質疑的:“上春晚的那幾個宇樹機器人,應該是宇樹質量最好,表現最穩定的一批了……宇樹機器人在實戰中開局就摔,很可能是因為它的質量就是這個水平……這家公司很可能是騙補貼或者割韭菜。”

面對如潮水般的批評,宇樹創始人王興興也坐不住了,親自回帖;
親,春晚舞臺上是有複雜全自動走位和跳舞的,您可以仔細看看春晚的影片。結束的時候下臺,舞蹈演員摸著後頸,是導演想要的表演效果。舞臺上全自動複雜變隊形都可以了,怎麼可能不能自動下臺。
另外劉謙老師那個,您可以聽聽影片裡面的聲音,我們同事太激動,誤按了類似急停的按鈕,且只有這唯一的一次。
像這樣的爭議,未來一段時間,註定還會圍繞整個機器人產業展開。
比如,經濟學家郎鹹平最近就放出“暴論”:
AI都是泡沫,而泡沫一定會爆破,未來將有大量AI機器人公司倒閉。

平心而論,機器人行業確實有泡沫成分,相關企業的市場估值高得有點離譜。
像給機器人做關節零部件的“綠的諧波”,市盈率高達365倍,也就是說,市值相當於365年的淨利潤。

So what?
那又怎樣,有缺陷的新產品就不值得關心嗎?有泡沫,就一定是壞事嗎?

泡沫未必是壞事

事實上,在人類歷史上,每個顛覆性產品的發展過程,都會鬧出不小的笑話。
1894年,法國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場賽車比賽,賽程從巴黎到魯昂共127公里。共有102名參賽者報名參賽,最終完賽的車輛只有9輛。
比賽現場相當“抽象”,有的車一齣發就斷軸,有的車跑一半輪子掉了,有的蒸汽機爆炸了把駕駛員送進醫院……把圍觀者的大牙都笑掉了。
更神奇的是,冠軍是一輛蒸汽機拖拉機。

20世紀初,英國《每日郵報》發起了一項飛行比賽,要求參賽者用飛機從倫敦飛到曼徹斯特,中途最多停兩次,需在24小時內完成。
比賽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尷尬場景:
飛機在地面被大風吹翻,夜間飛行迷路亂撞,飛行員被大風吹光了衣服,飛機超重無法繼續飛行……甚至還有飛行員墜落而亡,令人扼腕。

當時不少觀眾,在賽後不斷嘲笑先驅者,“什麼破汽車,還比不上我的馬車”、“所謂的內燃機,還不如蒸汽機”、“正經人誰坐飛機呀,花裡胡哨又沒安全感”。
也許,簡單地抨擊人形機器人“沒前途”的人,與這些100年前看笑話的人,沒有本質區別。

下一個新能源汽車?

新生事物是弱小的,但可能會有光輝的未來。
從產業發展階段來看,眼下的人形機器人,有點像十幾年前的新能源汽車,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熱錢湧入。玩家越來越多,泡沫越吹越大。
這其實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
就像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經歷了“融資戰”“技術戰”“產品戰”“產能戰”“價格戰”後,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不合格玩家,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大公司、大品牌。這些從血海中殺出來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如今已成中國先進製造業的名片,甚至說是綜合國力提升的象徵。
事實上,不少專家們都認為,人形機器人就是下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馬斯克曾預測,2040年人形機器人全球需求量將達到100億臺。
不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依然無比曲折。人形機器人的量產計劃,是關聯幾十個學科的綜合工程,難度不亞於“唐僧取經”,註定是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
新興產業的發展,既需要有耐心的資本,也需要有耐心的社會
中國人形機器人在“百機大戰”中,是走在比較前列的。根據摩根士丹利釋出的“全球人形機器人百強企業榜單”,中國有35家企業上榜,佔比超過三分之一,與美國軍團不相上下。
相比之下,這次馬拉松比賽,可以看作一場實彈演習,暴露的問題越多越好,有問題就有解決方案。
今天的跌倒,或許只是機器人成長的起點。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鉅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訊號。原價299/年,透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加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後視窗關閉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資料
1、《機器人馬拉松“名場面”刷屏!“宇樹摔倒”引熱議,最新回應……》,中國青年報
2、《一場馬拉松扒光了中國機器人的底褲?屬實有點幽默了。》,差評
3、《國產機器人,全都是泡沫?》黃漢城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