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的終極答案,或許就藏在兩個電子跨越排斥相擁的瞬間

又是一年情人節/單身貴族節,在這裡,小編先給各位讀者拜個晚年。
作為一個普通的單身男青年,小編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中也免不了被親戚各種催婚。身為物理所的學生,小編雖然對物理瞭解不少,但是對於感情這種東西卻一竅不通。
在一天晚上,小編結束了一天有關感情問題的探討,躺在床上的時候,心裡仍然在思考有關的問題。愛情這個東西真的很神奇,小編作為一個物理專業學生,能不能從物理學中汲取一些靈感呢?
半夢半醒之間,小編似乎進入了一間神奇的課堂……
1
單身電子初探超導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宇宙最不可理解之處,在於它居然可以被理解。與之相反,感情中最可以被理解的點也正在於它基本不可理解。
在4K的液氦環境下,兩個電子跨越重重阻礙緊緊相擁——這不僅是超導的奇蹟,更是愛情最硬核的浪漫。“
講臺上的教授丟擲了一段驚人的開場白,讓小編很難不對課堂的內容提起興趣。
“讓我們把視線放到金屬(或者其他材料)中最平常不過的一個電子上。”教授打了個響指,教室突然開始縮小到奈米量級,周圍擠滿了暴躁的帶電粒子。
“所有的電子都在一刻不停地運動著,一些運動來自於熱效應,另一些則來自於電磁場的驅動。當在穩定電場驅動下,電子開始定向移動,就形成了電流。”
“但是金屬中除了電子還有大量的正電粒子,(一般來說)電子想要自由的移動是不可能的,電流中的電子會與金屬離子不斷發生碰撞、散射,使得電子的動能轉化為晶格的振動,宏觀表現為發熱,於是電阻就出現了。除此之外,電子之間存在的庫倫排斥也導致電子之間離得越近,受到的排斥就越大。”
“就像一個個帶刺的靈魂,在生活中碰的頭暈眼花,越靠近越互相傷害……”
圖1 德魯德模型:在類似葡萄乾的正離子間的自由電子氣
教授突然冒出的這一句話,讓小編看向周圍帶電粒子的眼神中不免帶上了幾分同情。
圖2 1911年昂內斯在冷卻汞時意外發現了超導現象。這一神秘現象困擾了物理學界四十多年,直到1957年BCS超導理論才給出了自洽的微觀解釋。
這時,溫度突然快速下降,很快溫度計就顯示出了4K的度數。
“在如此低的溫度下,系統中的電子幾乎完全處於能量基態(費米麵以下),也就是處於簡併態。此時,一個小的吸引力就足以在費米麵附近總動量為0的電子之間形成一個束縛態,這被稱為庫珀對(Cooper pair)。”教授似乎絲毫沒有受到低溫影響,繼續講道。
圖3 (a)具有相反速度的費米麵上兩個電子構成的庫珀對,(b)庫珀對與聲子的相互作用
“在(傳統)超導體中,這種吸引力來自於電子-聲子相互作用。電子A敲擊晶格,遠處的電子B接收到了對應的聲子,從而產生了微弱的吸引作用。就像並不熟絡的兩個人,無意中擦出了情緒振動的火花一樣,微妙的聯絡就此建立起來。”
2
超導/戀愛操作手冊
突然臺下有人發問:
“庫珀對是一個微觀模型,而超導是一個宏觀現象,這兩者是怎麼聯絡起來的呢?“
“好問題。”教授的眼中閃過一絲喜悅,隨即從講臺抽屜裡摸出一把硬幣,有的上面畫著狄拉克,有的上面畫著愛因斯坦。“這就不得不提到玻色子費米子這兩個概念了。”
“所謂玻色子,指的是自旋量子數為整數,服從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粒子(即多個粒子可以處於一個量子態中)。”教授拿起兩個愛因斯坦紀念幣,輕輕一碰,兩個硬幣就融在了一起。
“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光子就是一種玻色子。在合適的條件下,一個玻色系統中幾乎所有的玻色子可以‘擠進’同一個量子態中,形成一種相干的物態,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超導態就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有很密切的聯絡。”說話間,教授手裡的愛因斯坦紀念幣已經全部揉在了一起,紀念幣看起來和之前大不一樣了。
圖4 BEC的典型動量分佈圖像
“所謂費米子,指的是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服從費米-狄拉克統計的粒子(即一個量子態中只能存在一個粒子)。”教授拿起兩個狄拉克紀念幣,也互相敲了敲,不過硬幣之間絲毫看不出相融的跡象。“我們之前提到的電子就屬於這種粒子。由於電子的費米統計屬性,在絕對零度下,電子會充分佔據可填充的所有低能量子態,在動量空間形成一個形狀類似球的結構,物理學家稱之為費米球。”
圖5 常見金屬的費米麵
教授把所有的狄拉克紀念幣堆在一起,壘成了一座硬幣小山。
圖6 硬幣小山(示意圖)
“瞧,這其實就是某種費米麵。”教授指著眼前的小山說道。“如果我稍微提高溫度,費米麵就會變得更模糊一些——有一部分電子會被熱激發到費米麵以上。當然,這個過程會在離子晶格中產生擾動。”
圖7 費米分佈函式示意圖
“透過下面這個簡單的受迫振動模型,可以直觀地看到,只有擾動的頻率小於晶格的特徵頻率時,離子晶格的形變才與電子的運動位相相同,從而保證了對電子的遮蔽,進而產生等效的吸引力(減少了庫倫斥力)。”教授拿起一根掛有兩個小球的彈簧,開始以不同頻率搖晃。
圖8 彈簧連線的雙球在不同頻率驅動力下的受迫振動
“在這種吸引力作用下,動量總和為0且自旋相反的一對電子更容易結合成為庫珀對。這種準粒子的總自旋為0,因此不再屬於費米子,而是玻色子。”
說到這裡,教授頓了頓,拿起剛才團成一團的愛因斯坦紀念幣。“我們已經知道,玻色子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條件下,會自發地聚集在動量為0的基態上,形成集體相干的宏觀量子態。庫珀對也有類似的性質。” 
(注:庫珀對的凝聚與BEC並不完全相同,BCS是相互作用較弱的玻色系統,而BEC是相互作用更強的玻色系統)
教授用手一指,小編扭頭看到周圍的帶電粒子已經不像之前那樣瘋狂地碰撞,而是相當平滑地流動著。“在這種物態下,由電子組成的大量庫珀對可以在晶格中,像超流氦一樣毫無阻礙地運動。”
“到這裡,我們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庫珀對和超導體之間的關係了。在超導態下,所有庫珀對都處於相同的量子態,就像一群默契十足的情侶,手拉著手,整齊劃一地穿過晶格,完全不受阻礙。” 教授邊說邊做出手拉手的動作,引得學生們會心一笑。
圖9 拉手手~
教授擦了擦額頭的汗,繼續說道:"但是,愛情和超導一樣,都有其臨界條件。"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相圖,標註出超導態、正常態和臨界溫度。
"太強的磁場會破壞超導態,"教授用粉筆指著相圖上的臨界磁場線,"就像過度的控制會傷害感情;太高的溫度會拆散庫珀對,"他又指向臨界溫度線,"就像激情退去後的冷淡。"
"這些臨界條件,"他指著圖表說,"就像感情中的各種界限。超過臨界電流,超導體就會失超;就像感情中,過度的要求也會讓關係破裂。"
他停頓了一下,意味深長地說:"所以,維持一段關係,就像維持超導態一樣,需要恰到好處的條件:適當的溫度,適度的磁場,合適的電流,還有最重要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圖10 超導體還有完全抗磁性(邁斯納效應)。如果我們將超導體放入磁場中,可以發現磁感線並不能進入超導體,即使是超導體在磁場環境中進入超導態也不影響其抗磁性的出現,這一點與理想導體的抗磁性完全不同,因此也被看作是超導體的本質特徵之一。
3
高溫超導的未解之謎
“然而,”教授話鋒一轉“正當物理學界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了超導現象時,銅氧化物超導體給了我們迎頭一棒。”周圍環境一變,教室旁的晶格變成了銅氧化物獨有的Cu-O層狀結構。
“這些新奇的超導體,有的轉變溫度甚至可以達到125K,完全超出了BCS理論可以解釋的範圍。”教授開始畫起了超導序參量的配對示意圖。
圖11 超導序參量在實空間中的示意圖
“傳統的BCS超導體透過s波配對,而銅氧化物超導體則是透過更復雜的d波配對。更不要說後來冒出來的鐵基超導、鎳基超導、重費米子超導等新型超導體了,這些超導體中的相互作用複雜的令人害怕,除了聲子以外,自旋、軌道、電荷三位一體,我們就是在跳一場沒有說明規則的舞蹈。"教授開始搖頭。“就好像愛情那樣難以捉摸。”
這個比喻稍稍活躍了一下略顯沉重的氛圍。小編有些不甘心:“高溫超導真的就那麼難以理解嗎?”
教授的眼底閃過一絲火光:“當然!成千上萬的學者都在嘗試理解這其中的奧妙。”
他頓了頓,又朗聲說道,“不過,我們早晚會理解它的,就好像在座的各位遲早都會遇到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一樣。在這裡請允許我說一句浪漫的話,關於愛情的終極答案,或許就藏在兩個電子跨越排斥相擁的瞬間呢。”
教室裡頓時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4
結語
小編從夢中悠悠醒轉,看著窗外的天空,心裡有些恍惚。
也許,真正的默契不在於完全理解,而在於接受那些美麗的未解之謎。這或許就是物理與愛情共通的浪漫——在看似不可能的溫度裡,永遠存在著突破理論框架的奇蹟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不勝榮幸~*
參考文獻:
[1]韋丹.固體物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張裕恆.超導物理(第3版)[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
[3]向濤.d波超導體[M].科學出版社,2007.
[4]李正中.固體理論(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R.K.Pathria&PaulD.Beale.統計力學(第三版)[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
[6]部分圖片來自SOOGIF.com
編輯:K.Collider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中科院物理所”(ID:cas-iop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訊、影片檔案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釋出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