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哈佛之名的最新騙局,坑慘了印度知名女主播

最近,紐約時報報道了一個關於哈佛大學的大騙局。有人以哈佛大學的名義聯絡印度知名的女性記者和新聞主播,通知她們哈佛決定邀請他們任教

考慮到包括哈佛在內的常春藤夢校都非常注重多元化,而這些主播都是有多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在印度新聞界也大有名氣,哈佛邀請他們任教似乎是合情合理。
果然,有人上當了。
高調官宣,我要去哈佛任教了!
拉茲丹女士(Nidhi Razdan)是印度知名媒體NDTV的新聞主播。
她今年44歲,已經在NDTV工作21年,從記者到執行編輯,從普通媒體人到知名女主播,她靠著專業和敬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在業界有很好的聲譽。她也是一名活躍的“網紅”,在推特賬號有超過90多萬的粉絲。
去年,她透過社交媒體開心的宣佈,自己準備辭職,搬到美國開始新生活和新工作。原來,她收到了來自哈佛大學的工作邀請,計劃在哈佛的文理學院擔任新聞學專業的一名教師。

拉茲丹女士的最高學歷是印度理工學院新聞學研究生,雖然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相信以她20多年的新聞事件經驗,擔任本科學生的老師是“綽綽有餘”。而這份工作對她來說也是改變人生的關鍵,她一直都在抗爭印度的性別歧視和新聞管制,很嚮往美國自由公平的價值觀。
她辭職之後,安排好了工作交接,興奮地準備關於新工作和新生活的一切。而哈佛大學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和她保持密切的聯絡,透過郵件給她辦理入職的手續。她提交了很多重要的個人資訊,比如護照、醫療記錄和銀行記錄。
她還辦理好的簽證,然後陸續和親朋好友告別。整個準備的過程也在社交媒體上公佈了,她還收穫了很多人的祝福。
晴天霹靂,哈佛查無此人!
經過幾個月滿懷期待的準備,拉茲丹女士的入職卻一直被推遲。2021年1月,她和校方聯絡,溝通具體的入職時間。但是,來自學校的回覆卻是對她的“當頭一棒”。

哈佛一位副院長在回覆她的郵件中說道:
“There is no record of, nor any knowledge of, your name or your appointment.”
譯文:我們並沒有查到任何關於您的記錄,或有您名字的預約
看來學校的領導也是覺得很突然了,怎麼有人莫名其妙要入職。這位副院長還是非常禮貌的,在郵件結束的時候說:“I wish you the best for your future.” 祝願您未來一切順利。
這一刻,拉茲丹女士“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場騙局。憤怒、沮喪、傷心、委屈、不甘心各種情緒一下用上心頭。為了這麼個不存在的哈佛錄取,自己把好好的工作辭了,還那麼高調的通知了所有人,真的是太無語了。
技術高超,騙子處心積慮是為何?
拉茲丹女士當然也在反省,是不是自己太天真了,才會輕易被騙。回想整個過程,雖然有跡可循,但是騙子的技術真的太高超了。
她收到了所有郵件看起來都是從哈佛大學官方郵箱發出的,後來紐約時報求證發現,騙子們是買了一個叫HarvardCareer.com的域名,透過這個域名建立了郵件的伺服器,然後就能傳送帶有哈佛大學字尾的郵件。而圖片和logo就更容易了,網上隨便一搜,都不需要PS,幻燈片都能做好一個郵件的電子簽名。
騙子讓她填寫的表格,比如醫療記錄表之類的也是哈佛大學官網可以公開下載的表格。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為了便捷和資訊公開透明,哈佛大學的很多招聘資料,入職要求,入職表格都是公開的。也就是說,哈佛大學為騙子變相提供了不少免費的素材。而為了這個複雜的騙局,騙子們也是處心積慮,苦心經營。
騙子們第一次聯絡上Nidhi是2019年11月14日,他們當然不會直接說哈佛錄取你了,那就太假了。他們先是以哈佛學生的名義邀請Nidhi參加一個學校舉辦的媒體研討會。

透過一來二去的溝通,還有其他學生也透過郵件認識了她,然後這名學生就看似無意地提到哈佛文理學院正在招聘老師。他非常好心地告訴拉茲丹女士,我覺得你的經歷非常符合這個工作,我還可以讓我的教授給你當推薦人,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透過HarvardCareer.com網上申請這份工作。
(估計騙子已經放棄這個網站,現在這個域名顯示可以購買)
瞭解美國職場的人可能知道,在美國求職有人脈關係(networking),有推薦(referral)是非常重要的。起初,拉茲丹女士並不打算申請這個職位,畢竟她已經有一份非常穩定和體面的工作,換工作的動力並不是很大,但是,那畢竟是哈佛啊!她最終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提交了網上申請和簡歷。
提交申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有人通知他參加面試。面試她的人自稱是哈佛副教務長Bharat Anand,不過,當時是電話面試,她並沒有看到對方的樣子。現在回想起來,這麼重要的面試應該是採用影片的方式。

面試之後,她在2020年2月拿到了offer。對方發給她的offer和合同看起來都很真實,包括仲裁條款、保險細節等所有合同該有的內容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拿到錄取之後,她太過開心了,完全忽略了騙子漏出的馬腳。按照原計劃,她應該在2020年夏天就去美國,9月份開始任教。不過,騙子告訴她因為疫情導致她的入職被延期了。辭職後,她想要先和學校文理學院的工作人員聯絡上,初步瞭解一下自己以後的工作內容。對方每次都是預約視訊會議,臨時又取消了。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一拖再拖,到了2020年底,拉茲丹女士覺得不能再等了,她嘗試聯絡了哈佛人力資源部的其他工作人員,透過學校官網的聯絡方式,她給院長髮了郵件,詢問為什麼視訊會議多次被取消。隨後,她就收到了那一封“當頭一棒”回覆郵件。
而隨著紐約時報的調查,他們發現,騙子們真的是處心積慮,會透過好幾個月的時間在各種社交媒體建立賬號。有的冒充哈佛的學生,有的冒充哈佛的工作人員,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職。而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還不得而知。

據說,還有好幾位印度的女性記者和主播遇到類似的騙局,幸運的是她們及時停止和騙子的周旋。可能損失最大的就是丟了工作的拉茲丹女士,她還發現自己的電腦被安裝了病毒軟體,估計是因為有一次安裝了騙子給傳送的影片程式。專家檢查發現,她的郵件也已經被駭客入侵。
經歷瞭如此荒唐的騙局,拉茲丹女士透過推特和紐約時報公開了這段經歷,希望能為更多人帶來提醒和警示的作用。過去的幾個月,她已經重新找到了一份在印度大學教授公共政策的工作,同時還在一家知名的媒體擔任專欄作者。
哈佛大學也被通知了有這樣騙局的存在,但是校方也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只能說是提醒大家注意甄別虛假資訊,一切以哈佛大學官方資訊為準。

疫情後,因為幾乎所有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轉為線上。大家自然傾向於相信電子化的溝通,習慣了遠端社交的模式。殊不知,網路世界依然變幻莫測,處處有危機。

在這裡提醒大家還是要
注意網路安全,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參考資訊:
https://www.nytimes.com/2021/12/16/technology/harvard-job-scam-india.html
感謝關注,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本文系留學每日談轉載
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 Images
推薦閱讀
留學每日談
美國留學風向標 每日新鮮資訊
長按二維碼關注 星標☆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