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CNY營銷,怎麼做?

來源:營銷品牌官(ID:aaaacopys)
作者:官官(授權釋出)
又到一年一度春節營銷期,相比其他年份,2025新年尤其會給職場牛馬出難題。
主要原因,還是“蛇”這個屬相不討喜——
既沒有虎兔那樣的絨感外形,又缺少“龍馬精神”般討彩寓意,無論是做設計,還是做創意,都很難找到直接打動大眾的點。
於是縱觀今年的CNY案例,一大特點就是:
“繞”。
比如耐克釋出的春節廣告《過個狠年》其創意思路從生肖“蛇”想到“黑曼巴蛇”,從黑曼巴聯想到以這一兇猛動物自比的科比,轉了幾個圈最終將落點繞到了“曼巴精神”上。
透過這一敘述邏輯,NIKE將蛇年定義為“曼巴之年”,致敬科比曼巴精神的同時,也為全年營銷定了調。
可以預見,2025年的耐克,無論怎麼玩兒都會帶點“狠”勁。
儘管邏輯線長了點,但繞也有繞的好處,比如:自由發揮的空間更大了。
你看近來幾個出圈案例,無論是觀夏的文案、伊利的廣告片,還是Prada的海報、各城市蛇年吉祥物大賞,都帶來了出人意料的看點。
如何才能拿捏蛇年營銷?
狂人總結了三大關鍵詞:
「群像」、「抽象」與「形象」。
01.
「群像」是幸福的具象化
今年 PRADA 釋出的新年賀歲活動主題名為「We,The Snake」(我們,共聚蛇年)
聯合Prada代言人賈玲、李現、馬伊琍,Prada品牌大使馬龍、楊舒予,以及藝術史學家巫鴻,藝術家彭薇、張恩利,建築師胡如珊,模特杜鵑、雎曉雯、趙磊等12位名人,用全新的藝術視覺語言重新詮釋蛇的形象。

儘管這組海報在釋出後,被不少網友嘲笑說像是“景區等廁所的隊伍”,但“擁擠”的視覺呈現,恰恰展現了官方對於“集體”概念的關注,藉助“PRADA大家庭”式的群像致敬,一方面體現了中國春節的團圓和人情味。
另一方面,集合了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精英人物的超豪華卡司,也有助於PRADA 展示自身追求多元化的品牌形象。
無獨有偶, Timberland 今年的蛇年營銷,也在強調“集體”概念,品牌以“家”為關鍵詞,提出了“家在一起,就是踢不爛”新口號。
同樣是對“踢不爛”精神的延續,2018 年“我走的時候叫Timberland ,回來的時候才叫踢不爛”,強調不怕出發的“衝勁”;2021年“或許鞋子終將被穿壞,但人不會被生活踢爛”,倡導不怕破防的“韌勁”
儘管側重點不同,但可感知都是對個體精神的鼓勵。
再看2025 年“家在一起,就是踢不爛”主張,同時諧音“加在一起”,明顯有了致敬群體力量的轉向趨勢。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從節點看,家庭群像與春節“團圓”主題更契合。
在“生肖蛇”寓意拓展受限的情況下,放棄“蛇年”小元素、挖掘“春節”大主題成為品牌營銷大方向,而以“團圓”為核心的新春氛圍,就成為了講好春節故事的主要著力點。
從長線看,這些品牌洞察到了“內容群像化”大趨勢。
隨著孤獨情緒的蔓延,當前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從反映群體生活與成長的內容中汲取力量、尋求認同感,直接導致了群像題材影視綜熱度暴漲
比如近兩年來火爆的綜藝《花兒與少年》、《乘風破浪的姐姐》,影視《小巷人家》、《永夜星河》,還有黑馬出圈的《種地吧!》與“十個勤天”、《名偵探學院》與院人,以及0713“再就業男團”等,都是憑藉“群像式”結構引發的市場共鳴。
作為內容市場的分支,品牌廣告或早或晚必將融入這一趨勢。因為正如@騰訊綜藝在年終總結時所說,“群像是幸福的具象化。”
狂人大膽預測:不止在春節週期,在整個2025年,群像內容都將成為品牌營銷一大熱點。
02.
「抽象」是年輕人的興奮劑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眾越來越希望“幸福”這樣飄渺的東西變“具象”,同時期待具體的現實變“抽象”。
近來在多平臺刷屏的伊利×賈冰賀歲短,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全片圍繞“伊利百搭”核心資訊,對“牛奶代言”形式進行了重構演繹,不僅直觀展現了伊利牛奶在春節送禮、旅途休閒、聚會餐飲等場景下的百搭屬性,還製造了“頭部演員=只露頭的演員”、“我代言牛奶你代言人”等一系列喜劇包袱。
看得網友一邊高呼“抽象”,一邊興奮轉發。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不斷探討“什麼是抽象”“為什麼當代年輕人愛玩抽象”,最終發現:一切反邏輯、反嚴肅、反常規、反主流的行為、語言以及思維,都叫“抽象”。
比如讓海報上的靜態代言人“活起來”,思加圖讓楊冪喊話路人“別看我,看鞋!”,吸引了無數路人圍觀。
比如讓羽絨服代言人代言羽絨絨毛,森馬x徐志勝成為今冬最大贏家。
而玩“抽象”之所以吸引人,一是因為抽象的內容大多幽默有梗,能夠讓人“莫名其妙笑了一下又一下”;二是因為抽象的表達能帶大家參與“發瘋”,這種集體互動的過程能夠幫助釋放精神壓力。
回顧整個2024年,最受大眾喜愛與歡迎的廣告案例,大都帶點抽象成分,而如百詞斬、華為等擅於玩抽象的品牌,也格外受年輕使用者的青睞。
那麼2025年,這股“抽象”風還會繼續吹嗎?

答案是肯定的。

如尼爾·波茲曼所說,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

“資訊的價值不再取決於其在社會和政治對策和行動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決於它是否新奇有趣

。”

無論是讓代言人突破海報拍攝場景與路人對話,還是提出“代言牛奶≠牛奶代言人”新觀念,都體現了品牌資訊傳遞的創新性。
一切讓生活變有趣的創新,都是年輕人的興奮劑。
03.
「形象」是營銷的起點而非終點
最後,我們回到“蛇年”意象。
關於“蛇”,真的難有故事可講嗎?當然不。
觀夏今年的賀歲文案就很讓人眼前一亮。
抓住蛇蜿蜒前行的生物特點,觀夏延伸出了走彎路”的概念,順著“路不重要,沿路的感受才重要”思考路線,提出主張走彎路,也逍遙”,最終完成“蛇行新歲逍遙遊”的邏輯閉環。
由此聯想到河流的彎路、樹木的年輪、月亮的陰晴圓缺、心臟的節拍、眼尾的紋路、愛人的臂彎、滑行的雪道、逶迤的筆勢……
隨著我們關於蛇年的印象逐漸浪漫,觀夏“悅己”、“治癒”的品牌內涵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這一案例啟示我們:

“蛇”是蛇年營銷的起點而非終點。

任何以“蛇”為名的營銷創意,都不應僅僅為了與蛇年應景,還需表達自身情感或觀點,從而與更大的群體共鳴。
很多奢侈品牌深諳此道,在做新年聯名時,往往會兼顧與非遺等其他文化的結合。
比如 Burberry 今年的賀歲活動,是與非遺竹編傳承人@藝術竹編錢利淮攜手,推出了以齊白石《草蛇圖》為靈感的九件農曆蛇年竹編藝術裝置“我們”系列。

羅意威則與熊氏琺琅傳人熊松濤合作,共同打造了景泰藍作品「蛇舞春響」。

品牌與藝術的聯名能很好地展示品牌調性,而與非遺的合作,又體現了品牌助力非遺傳承的社會責任感。
除此之外,與影視、遊戲、動漫、小說等文化結合的IP聯名,也是蛇年營銷一大拓展點。
在已公開的第一波蛇年聯名中,麥當勞、自然堂、香飄飄等品牌,分別已與小狗蛇點點、《白蛇:浮生》、葫蘆兄弟等IP達成合作,中國郵政與《哈利·波特》聯名釋出了生肖郵票珍藏套裝“蛇願”及 聯名周邊。
而貪吃蛇大作戰、鬥破蒼穹等IP,也成為了品牌營銷關注熱點。
圖源小紅書:@原倉IP觀察
春節營銷是新賽季的開始,當我們在說蛇年營銷時,既有對上一年熱點的總結,也包含對新一年趨勢的展望。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大家一點啟發,也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開個好頭、蛇行大運!
 今日話題 
你還刷到了哪些心動的春節案例?
 今日推薦 
每天中午11點半,不見不散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但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廣告
因為你連“廣告狂人”都沒有關注…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魂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