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來源:設計目錄   微訊號:shejimulu
門主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荼幽HP牙膏!
原價49元!
現特惠瘋搶價,
僅需9.9元!
另變態鉅惠,
邀請一位好友立減5元
一支僅需4.9元!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數字,
三人成眾,
一旦達到了三,
就是一個圓滿的基本組合了。
古琴,談給天地聽,
談給知音聽,
它從來就不是表演的樂器,
但三人卻可聽琴。
中國三大主流宗教:儒釋道
儒家的“三”
三尊:君、親、師。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三才:天、地、人。
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
三昭三穆
周代規定天子設七廟祭祀祖先,
太祖的廟設在當中。
二世、四世、六世設在廟的左邊,叫做“昭”;
三世、五世、七世設在廟的右邊,叫做“穆”。
三甲:殿試中進士第一、二、三名,
          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的合稱,
           又稱“三鼎甲”。
佛教中的“三”
三寶:佛、法、僧。
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三尊:西方三尊、藥師三尊、釋迦三尊。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學:戒、定、慧。
道家中的“三”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認為三是萬物的基礎和本原。
道教中級別最高的尊神,
是“三清”:元始、靈寶、道德天尊
修煉到最高境界,
是三花聚頂:精、氣、神。
中國曆來聖賢和思想家,也推崇“三”的概念


老子的三寶:
吾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
儉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叔孫豹的三不朽
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
“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
孔子的三畏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君子三戒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
孔子三忘
孔子說: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益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損者三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孟子的三樂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孟子的不孝有三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曾子的三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朱熹的讀書三到
讀書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的大學三大綱領
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
王陽明的三字經
幼兒曹,聽教誨:
勤讀書,要孝悌;
學謙恭,循禮義;
節飲食,戒遊戲;
毋說謊,毋貪利;
毋任情,毋鬥氣;
毋責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惡,是兇類。
譬樹果,心是蒂;
蒂若壞,果必墜。
吾教汝,全在是。
汝諦聽,勿輕棄!
曾國藩的三戒
一:戒言多,
二:戒怒,
三:戒“忮求”之心

緊急通知


微信公眾號更新後,又出么蛾子辣!
據說如果不把匠庫君加星標⭐
 以後可能看不到匠庫的推送了…

現在參照下面的操作
就可以把匠庫標星(置頂)~
我們依舊每天早上08:00
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