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宣佈辭職!全民痛批杜魯多十年“搞垮”經濟!

週一(1月6日)上午,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宣佈辭職!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今天上午在裡多別墅(Rideau Cottage)召開新聞釋出會,向全國宣佈辭去自由黨領袖一職的決定。
圖源:YouTube@cpac
杜魯多在宣告中首先表示,由於國會已經停頓數月,杜魯多今天早上已經面見總督瑪麗·西蒙(G.G. Mary Simon),要求國會休會至3月24日。總督已經同意這一請求。
杜魯多繼續表示,在聖誕假期反思後,他決定辭去自由黨領袖,並在自由黨選出新的領袖後辭去總理職位。
當被問到為何現在決定辭職,杜魯多表示:“我一直是一位鬥士,加拿大和加拿大人謀利益是我的動力,但是由於黨內鬥爭,無法再繼續擔任黨領袖。”
圖源:YouTube@cpac
請求國會休會顯然是為了讓自由黨有時間進行快速的黨內領導人競選,而無需在眾議院面臨信任投票失敗和政府倒臺的風險。
眾議院原計劃於1月27日復會,保守黨計劃在幾天內提出不信任動議,而新民主黨在上個月已表示,他們準備投票推翻自由黨的少數政府。
如果休會獲得批准,將結束當前的議會會期,使所有未透過的立法工作失效,這將使政府秋季經濟宣告中承諾的所有措施陷入停滯。
杜魯多要求眾議院暫停至3月底,此舉是在其顧問根據法律建議後做出的,這是政府在不批准支出的情況下所能維持的最長時間。
下一次國會開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讀施政報告(Speech from the Throne),為關鍵的信任投票奠定基礎。如果自由黨在信任投票中失敗,就會觸發提前聯邦大選的第一步。
杜魯多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引導政府渡過難關,同時加拿大也在為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開始做準備。
自由黨支持者已經開始研究黨的領導規則,以及可能需要加速競選的準備工作。
訊息人士稱,自由黨議員已被邀請參加週一下午舉行的2小時特別虛擬簡報會,內容將涉及黨的章程以及黨團在領導問題上的角色。
根據加拿大自由黨章程,當發生黨領袖宣佈辭職時,必須在27天內召開國家理事會會議。隨後,理事會可與黨團協商任命臨時領袖。同時,高層黨內官員還需確定領導人選舉的日期及相關競選規則。
在杜魯多宣佈辭職後,馬斯克第一時間發推文稱:“2025年看起來很棒!”
圖源:X
對於杜魯多辭職一事,華人網友們激烈熱議:
“對國家造成的傷害,不能簡單的一走了之,應該終生追責! ”
“這些年來加拿大經濟衰退治安惡化移民失控,不光是杜魯多,每一個自由黨議員都要負全部責任,沒有一個自由黨議員是無辜的。”
“小土豆把加拿大從一個發達國家淪為經濟民生全面崩盤的第三世界。 ”
“不只是杜魯多,自由黨所有議員都應該立即下臺!”
“給了幾年的時間讓它選擇體面,他卻選擇掉入水中還被痛打。”
“自由黨應當解散,重新大選!”
“杜魯多想下臺就了事了,必須追責到底!!!全國人民放鞭炮!”
“太好了,加拿大有希望了!”
杜魯多自2013年起擔任加拿大自由黨領袖,自2015年起擔任總理。
圖源:CTV News
新黨魁人選
與此同時,有關可能接替杜魯多的潛在人選也逐漸浮出,包括方慧蘭、前加拿大央行行長馬克·卡尼、前卑詩省省長克里斯蒂·克拉克( Christy Clark),以及可能的外交部長梅蘭妮·喬利(Mélanie Joly)。
在談到保守黨領袖時,杜魯多稱,博勵治沒有遠見,一直在分裂加拿大人,並不是合適的國家領導人選,他期待一位進步人士領導加拿大。
杜魯多執政這十年,加拿大在十個方面的變化 !

隨著加拿大進入2025年,杜魯多現已正式成為跨越10個日曆年的總理。他於2015年11月4日首次宣誓就職,從幾乎任何指標來看,過去十年對加拿大來說都不是輝煌時期。房租上漲、工資停滯不前、犯罪惡化、醫療等待時間達到了極限……

圖源:CTV News

以下是對2015年的加拿大與今天的加拿大進行的簡單對比:

債務翻倍

根據加拿大納稅人聯合會維護的滾動“債務時鐘”,截至新年第一天,加拿大聯邦債務為1.2萬億元。
而2015年初,這一數字為6120億元。從純粹的金額來看,十年間債務翻了一倍;2015年至2025年的累積負債約等於1867年至2015年的累積負債。
不過,2015年的加元價值也更高。以2025年的幣值調整,2015年的聯邦債務相當於7800億元。因此,從實際價值來看,債務只增長了54%。

技術進步,手機賬單更便宜

在加拿大的生活質量上,最顯而易見的進步來自技術:更好的電視、更豐富的流媒體內容、更快的網際網路,電動車數量約增長了十倍。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資料,加拿大的手機費用盡管仍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但與2015年相比有所下降。從2023年到2024年一年間,手機費用下降了10%。過去5年間,總體下降了47%。
人均排放量基本不變
如果有人問杜魯多作為總理的遺產是什麼,他可能會提到氣候變化。杜魯多政府在氣候政策上的投入比幾乎所有其他國家都多,但這也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不到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支援現行的碳稅政策。
從加拿大的人均排放量來看,變化微乎其微。2015年,加拿大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0.9噸。截至2022年的聯邦資料,這一數字為18.2噸。這一下降與之前的趨勢基本一致。例如,在哈珀政府的十年間,人均排放量從2006年的23.3噸下降到了2015年的20.9噸。

兇殺案比率達到90年代以來最高

加拿大統計局的犯罪嚴重指數(Crime Severity Index)顯示,2015年左右犯罪率開始顯著上升。該指數在2014年達到最低點後,開始持續攀升。

這一指數僅基於警方記錄的犯罪資料,但卻非常具有說服力,它通常被認為是最準確的犯罪衡量標準。2014年,加拿大記錄了516起兇案,是自1966年以來最低的。截至2023年,加拿大每年發生778起兇殺案。2022年的兇殺率達到了1992年以來的最高點。

此外,手槍犯罪顯著增加。2014年,每10萬加拿大人中有14起手槍犯罪。到2022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19.3起。

房價從極高水平回落,但仍大幅上漲

2015年11月,即杜魯多就任總理的當月,加拿大房地產協會記錄的全國平均房價為456,186元,約相當於2025年的58萬元。

2022年,房價曾短暫飆升至868,400元,幾乎是2015年數字的兩倍。截至2024年底,加拿大平均房價為694,411元。即使考慮到通脹,這一數字也比2015年上漲了約20%。
租金方面也類似。2015年,加拿大抵押和住房公司(CMHC)報告的全國平均租金為883元,相當於2024年的1,140元。截至CMHC的最新統計,平均租金為1,400元,實際增長了約20%。
不過,這些都是全國平均值,在卑詩省或多倫多地區,漲幅更為顯著。此外,CMHC的資料僅統計當前租客支付的租金,而非空置房屋的廣告租金。因此,如果你尚未鎖定租約,很難到低於2,000元的月租房。

原住民社群的飲用水問題有所改善

2015年,杜魯多承諾到2020年消除所有加拿大原住民社群的長期飲用水警告。他的政府錯過了最後期限,專案資金不足,最終未能完全消除這一問題。此外,維護這些升級的水基礎設施也存在嚴重的資金問題。

與2015年相比,2025年能夠安全飲用水的原住民社群確實有所增加。根據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的資料,2015年11月,加拿大原住民保留地共有105項長期飲用水警告。截至2024年11月,這一數字下降到了31項。

藥物過量死亡人數翻了4倍

2015年,加拿大沒有聯邦層面的藥物過量死亡資料;2016年危機嚴重到一定程度,加拿大公共衛生局才開始統計。根據加拿大醫學會的研究,2015年約有2,000名加拿大人因藥物過量死亡,相當於每天5人。
根據最新聯邦資料,這一數字已翻了4倍,達到每天21人。僅2024年上半年就有3,787名加拿大人死於阿片類藥物中毒。政府建立了大量基礎設施來遏制致命過量事件,這一趨勢仍然未見好轉。
2015年,加拿大僅有少數安全注射點,納洛酮(Naloxone)急救藥物分發計劃也處於初期階段。2015年,卑詩省“外帶納洛酮”專案僅分發了3,394套急救包,而現在每年分發超過25萬套。

軍隊規模縮小

好訊息是:2025年的加拿大軍隊可以擊落飛機。2015年,由於多年未投資所謂的“地面防空系統”,軍隊無法完成這一任務。這一問題在2024年初解決,部分原因是加軍駐拉脫維亞部隊向北約盟國請求了空中掩護。
此外,軍費支出增加。哈珀政府卸任時,國防開支僅佔GDP的1%,僅為北約成員國要求的2%的一半。現在,這一比例約為1.5%。
然而,服役軍人人數實際上減少了。2015年,常規軍隊規模約為66,400人;現在下降到63,000人。
結果是,軍隊裝備更多,但由於人少無法充分使用。根據國防部12月的報告,加拿大各類空中、陸地和海上艦隊中,有超過一半未能滿足“訓練和作戰準備要求”,主要原因是技術人員和人力不足。

預期壽命基本不變

過去一個世紀,加拿大人的預期壽命穩步上升。在20世紀70年代,加拿大人均壽命增加了大約兩年。這一趨勢幾乎不受政府行動的影響;即便在二戰期間,加拿大人的平均壽命也有所增長。
然而,2015年左右,加拿大的預期壽命開始趨於平穩。當年,加拿大人的出生預期壽命約為82歲。十年後,這一數字仍然是82歲。過去十年甚至出現了少見的預期壽命下降年份。加拿大公共衛生局將這一“停滯增長”歸因於新冠疫情和藥物過量死亡率的上升。

合法大麻銷售顯著增長

2015年,加拿大存在小規模的大麻合法市場。大多數加拿大人透過黑市或未授權的“藥房”獲取大麻,但當時已有42,000人獲加拿大衛生部授權,透過郵寄購買政府監管的醫用大麻。這些銷售在2016年總計達2.394億元。
如今,合法大麻的銷售額約為每年47億加元。考慮到通脹,這一數字也增長了約1,500%。顯然,沒有其他經濟領域的增長能與之相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