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琳·萊維特的開掛人生。
2024年11月15日,特朗普宣佈一項重要的人事任命——提名年僅27歲的卡羅琳·萊維特擔任白宮新聞秘書的職務。
訊息一齣,全球震驚。
這位27歲的白宮發言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藤校畢業精英,她一畢業就進入特朗普團隊工作,也是特朗普2024年總統競選全國新聞秘書。這個角色相當於特朗普的對外形象,許多流出的影片也可以看到,川普所發的那些看起來爭議極大,有很多讓人吃不消的推文,就出自這位美女之手。
按照美國政治體系的職級劃分,白宮新聞秘書這一職位,不僅是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橋樑,更是權力核心中的關鍵一環。它的職責除了對外發言,還包括對政府政策的解讀和引導。
隨著經濟復甦逐步展開,貿易摩擦、稅收政策、財政刺激措施等一系列經濟議題日益重要。卡羅琳作為新任新聞秘書,將翻開這一頁新篇章。
從普通女孩到白宮新星
卡羅琳·萊維特的故事,始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一個小鎮——阿特金森。
據報道,卡羅琳是在一家商店裡“舀著冰淇淋”長大的,她的父母在普萊斯托經營一家冰淇淋店和二手卡車經銷店。卡羅琳的成長沒有被高檔教育和富貴家庭包圍。小時候的她可能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站上美國政治舞臺的中心。

童年時期的萊維特(右)與母親
高中時期,卡羅琳已經在班級裡成為了小有名氣的辯論社成員,參加了許多社會活動。她說自己從小就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為社會發聲”。這個信念,最終成為她進入政界的起點。
大學時,她在聖安塞姆學院、學習傳播學和政治學。在校園裡,她因公開支援特朗普並在校報上為其政策撰文辯護而備受關注,還創辦了學校的第一個廣播俱樂部,積極為保守派觀點發聲。
此外,她還在赫斯特電視臺和福克斯新聞實習,這讓她第一次接觸到政治傳播領域。卡羅琳在採訪中表示,參選公職的部分原因是為了吸引年輕人加入共和黨:“年輕是一種力量。”
2017年至2019年間,卡羅琳獲得了在白宮進行暑期實習的機會。2019年大學畢業後,她投身政治進入白宮,成為時任新聞秘書凱莉·麥肯納尼的助理新聞秘書。在這裡,她學到了如何撰寫總統發言、如何面對媒體的提問,也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政治博弈。

憑藉優異的表現,卡羅琳逐漸成為特朗普總統團隊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在特朗普2024年總統競選的舞臺上,卡羅琳擔綱全國新聞秘書一職,以其敏銳的政治嗅覺與卓越的媒體應對能力大放異彩,併為特朗普的競選之路鋪設了堅實的輿論基石。
2024年,卡羅琳被特朗普任命為白宮新聞發言人,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白宮新聞發言人。
初涉政壇
成為白宮新聞秘書後,卡羅琳最讓人驚訝的就是她的年齡。在許多年輕人剛剛進入職場穩定下來時,27歲的她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釋出人之一。
但年輕不僅僅意味著活力,也意味著經驗上的挑戰。能在27歲就站上白宮新聞發言人的位置,卡羅琳在政治舞臺上展現出了強大的專業素養和堅定的立場。
事實上,卡羅琳不僅精通政治傳播,還深度參與其中。2022年,25歲的她就已成為新罕布什爾州第一選區的共和黨候選人,開始競選美國佛羅里達州第十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席位,並主張選舉年輕人擔任公職。

卡羅琳告訴CNN,自己參選的部分原因就是在於希望吸引年輕人加入共和黨,“很多身處華盛頓的政治人士仍然有著對權力的強烈渴望……但競選活動顯示出,年輕是一種力量”。
面對外界一些批評她太年輕、資歷不足的聲音,她在競選時曾回應:“我們如何打破(政治)模式?透過選舉年輕人擔任公職,才能引起選民的共鳴。”直率的風格,也讓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她的能力。
除了激勵年輕的共和黨人,她當時的競選綱領還包括保護中小企業、限制政府監管、降低稅收、削減繁文縟節。
雖然最終以8個百分點之差敗給民主黨現任議員克里斯·帕帕斯,但卻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成為共和黨內年輕一代的明星人物。
年輕的變化
白宮新聞秘書不僅僅是一個“發言人”,更是總統與公眾、媒體之間的橋樑。在這個崗位上,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頭條,每一個措辭都可能影響輿論方向。
她因強硬捍衛特朗普政策飽受批評,但也鞏固了其作為“MAGA一代”代表的地位。面對關於特朗普政策的尖銳提問,她毫不退縮:“總統的政策基於常識,例如恢復聯邦政府‘只有兩種性別’的認定,而常識在任何年代都適用。”

被問及中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對美國的挑戰時,她表示:“DeepSeek的出現是對美國AI行業的警鐘。特朗普已任命首位‘AI與加密貨幣沙皇’大衛·薩克斯,並撤銷繁瑣監管以恢復美國主導地位。”
2025年1月28日,在首次白宮簡報會上,卡羅琳堅定捍衛特朗普削減聯邦開支和大規模驅逐移民的計劃,認為這些行動是在兌現競選承諾,善用納稅人錢財。面對記者的各種提問,她總能有條不紊、沉著冷靜地回應。

此外,卡羅琳上任後還立馬開始了她的“新聞變革”——設立“新媒體座位”,允許獨立記者、播客博主、社交媒體網紅進入白宮新聞釋出會。
她宣佈:“無論您是TikTok內容創作者、博主還是播客主持人,只要您製作合法的新聞內容……都可以申請白宮記者證。”並確認白宮官網會同步開放申請通道:“傳統媒體不再是資訊傳播的唯一渠道,我們要讓更多聲音參與進來。”
在此之前,白宮新聞釋出會總是由傳統媒體主導,像CNN、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這些老牌媒體記者在前排佔據最重要的提問席位。這一變化意味著靠著自媒體打敗主流媒體、再次入主白宮的特朗普,在新聞釋出會層面,將自媒體擺到和主流媒體同等的位置,這些所謂的主流媒體,以後如果還繼續撒謊,那將幹居末流。
在資訊時代,傳播權正在重構。她推動白宮向新媒體開放,呼應了蓋洛普民調顯示的“美國民眾對傳統媒體信任度跌至歷史新低”的背景。這一舉措被保守派讚譽為“打破左翼媒體壟斷”,但也引發傳統媒體質疑其“降低新聞專業性”。對此,她回應:“這是資訊時代,我們需要適應,而不是固守過去的規則。”
結語
卡羅琳·萊維特的故事對於年輕一代來說,還有一種不同的啟發意義:年輕不是阻礙,而是動力。而她以27歲的年齡打破紀錄,證明了年輕並不意味著空白,資歷還可透過實踐積累。
因其上任後的種種表現,支持者欣賞她的果斷(保守派稱她為“搖滾明星”),批評者則質疑其曾因競選財務違規被聯邦選舉委員會調查。

但無論如何,她已經成功地讓自己的聲音被所有人聽見。或許正如她自己所言,“我的職責是確保總統的聲音被每個美國人聽到——無論他們透過何種渠道獲取資訊。”
點選「推薦
」,錦鯉附身!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