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英國報姐
ID:baojieuk
前幾天,日本悠仁親王終於舉辦了人生中的首次記者招待會。
這次記者會的舉辦時間並不意外——2022年,日本政府修改法律,將成年年齡下調至18歲,因此悠仁親王在去年9月正式成年。
然而,由於當時悠仁仍處於“高三”階段,外加各種學術和走後門醜聞頻出,所以皇室選擇在他升學事宜塵埃落定、確定進入筑波大學後,才安排了這場記者會。

對於日本皇室而言,這無疑是一件大事——畢竟,這是自1985年秋篠宮文仁親王(悠仁的父親)成年以來,日本皇室時隔40年再度迎來男性成員的成人記者會。

然而,這場記者會還沒開始,就已經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記者會正式舉行前,日本電視臺新聞網站“NTV NEWS NNN”就搶先發布了一篇“重磅新聞”,標題是:
《悠仁親王成年後首次記者招待會問答全文》
是的,全文。
這篇文章不僅列出了記者會上的五個問題,甚至連悠仁的完整回答都一字不差地公佈了。

這條新聞在雅虎新聞等平臺迅速傳播後,很快被全網緊急刪除,日本電視臺的公關部門也火速致歉,稱這是一次“程式錯誤”。
但這一烏龍事件,也等於坐實了外界的猜測——悠仁記者會上所有的提問和回答,都是事先準備好的臺本。
事實上,對於熟悉悠仁親王的人來說,這一切並不讓人意外。
早在這次記者會之前,由於他在升學過程中的各種“非正常操作”(戳這裡複習),許多日本民眾已經開始懷疑他是否存在某種語言或認知障礙。

而且,本來這次記者會是要直播的,是一個“打破質疑”的好機會,但就在記者招待會的當天上午11點,日本皇室突然宣佈取消原定的全網直播,改為錄播後再發布……

直播取消的決定,徹底引爆了輿論。
畢竟,悠仁的姐姐真子、佳子,甚至被視為天皇繼承競爭者的愛子公主,她們的首次記者會都是以全網直播的形式進行的,並且表現得都非常出色。

三年前,愛子公主的首次記者會,全程30分鐘,面對記者的5個問題,她脫稿作答,落落大方,連記者們都稱之為“完美的記者會”。
那麼,為什麼悠仁這次卻不能直播?而且,還是在記者會當天上午才臨時取消?

日本知名記者篠原常一郎對此表示,這是極其罕見的操作。他分析稱:
“取消直播,可能是因為悠仁親王不具備即興回答記者提問的能力,更難以在鏡頭前用自然的語言向災區民眾表達慰問或說出暖心的話。”
畢竟,除了事先準備好的五個問題,記者們還被允許現場提問三個問題。雖然這些問題的範圍受到了嚴格限制,不能涉及敏感話題,但如果悠仁臨場發揮失誤,說錯話,甚至無言以對,怎麼辦?
為了規避這種風險,宮內廳選擇了最保險的方式——錄播,剪輯後再呈現給公眾。

最終,悠仁長達30分鐘的首次記者會,只剪輯了不到15分鐘的短片,並且還穿插了他小時候的照片……
儘管直播被取消,但日本主流媒體對於悠仁的表現卻給予了極高評價,彩虹屁吹爆。
日媒紛紛報道稱:
悠仁親王獨自出席,身穿西裝,打理得體,整個人看上去精神飽滿。桌上沒有手稿或小抄,只擺放著一幅綠色字畫和鮮豔的鮮花,場面顯得莊重而正式。
他說話口齒清晰、狀態良好,語氣和斷句習慣和紀子妃很像,回答時始終直視記者,顯得冷靜而得體。

根據日媒報道,記者會一開始,悠仁微笑著向記者團問候,並表示自己“有些緊張”,隨後向火災災區表達了慰問。
之後,正式進入提前準備好的五個問答環節。
這五個問題此前已經被意外洩露,內容分別涵蓋如何看待皇室、自己性格的優缺點、未來計劃和擇偶觀、學習、家庭關係。
問題並不刁鑽,整體偏向基礎、常規,沒有太多挑戰性。

他的回答也比較詳盡,五個問題的回答大意為:
①會好好履行皇室職責,以天皇和家人為榜樣。
②是個容易緊張但對興趣深入鑽研的人,熱衷於昆蟲植物,也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和日本的自然災害。
③留不留學聽家裡的,擇偶還沒考慮。
④選擇筑波大學是因為生物學環境適合,希望研究蜻蜓,期待大學生活。
⑤父親勤勉細心,母親熱衷手工和園藝,姐姐們從小照顧我,家人都很好。

而在五個預定好的問題之後,記者又臨場提問了三個問題,第一個是二戰結束80週年的思考。
很明顯,這個他“壓上題”了,回答得滴水不漏,非常官方化,說自己參觀過很多戰爭紀念館體會到戰爭殘酷,認為理解彼此立場、共同維護和平至關重要。

而第二個是關於父親文仁親王的性格及個人特點,第三個則是問他有沒有喜歡的女演員、偶像,或者喜歡什麼音樂……
然而,這麼簡單的問題,他卻回答得有點磕磕絆絆,更加口語化,甚至第三個問題乾脆就回答沒有偏愛……

悠仁親王的首次記者會,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評價可謂兩極分化。
支持者認為,拋開皇室身份,悠仁畢竟只是個剛剛成年的年輕人,能在這樣的場合冷靜應對,已經相當不易,值得鼓勵。他們認為外界應該對他多些寬容,畢竟未來還有很長的成長空間。
尤其是日本媒體報道中擇取的評論,都挺好聽的:
“悠仁殿下居然能在沒有提詞器的情況下流暢發言,太厲害了吧!”
“第一次接受記者採訪,雖然緊張,但仍然謙遜有禮,回答也從容不迫,態度很端正呢。”
“即便感到緊張,悠仁殿下仍能穩穩地作答,真的很了不起!”
“如此完美無缺的會見,令人敬佩!”
“能夠如此冷靜自信,甚至不看稿就能流暢作答,這可不是一般訓練能做到的,足見他為未來天皇身份所付出的努力。”

推特上直接搜“悠仁親王”,也有不少支持者。
“悠仁親王的成長真讓人羨慕。”

“向悠仁殿下表示祝賀!您的一些小動作很像昭和天皇呢☺️ 真是端莊又可靠!”

“悠仁天皇的記者會的用詞優雅,可以作為日語學習的參考材料,適合高階日語學習者。”

但與此同時,反對聲音也很強烈……
儘管官方報道對悠仁親王大加讚賞,但在相關新聞的評論區,民眾的態度卻完全相反,不少網友直言:“整場記者會就是一場演練好的表演。”
許多人質疑,悠仁的回答前半部分像在背誦課本,而後半部分則開始語無倫次,流露出“本來的風格”。他的語速、眼神、笑容,都讓人覺得像是經過大量練習的結果,而非自然的表達。

“就算影片沒洩露,大家也都能看出來,所有的提問和回答都是事先準備好的吧?”
“沒有一句是自己的話,毫無抑揚頓挫,完全就是在死記硬背。如果那種生硬的朗讀沒有臺本,那才更讓人害怕。”

“既然不是直播,問題和回答事先準備好,這點誰都能猜到吧?”
“說話時鏡頭只拍他特寫,明明有很多記者在場,卻連清嗓子、翻閱資料的聲音都聽不到,整個環境安靜得詭異。”
“他說自己很緊張,但完全看不出任何緊張的樣子,反而充滿了後期剪輯的痕跡。”

“有的報道在誇他死記硬背,練習量驚人,但……不對吧,重點根本不在這裡。
這本來就是他的職責,而且問題是,連回答都是套模板的,這樣合適嗎?關鍵在於,他能否在現場自己思考並作出回應,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次記者會應該是事先寫好提問和回答的吧?悠仁親王本人沒錯,但實在無法接受他成為未來的天皇。我希望愛子殿下繼位。”

“如果只是背誦記住的答案,那誰都能做到。聽說這場記者會在海外受到了嚴厲批評,但日本媒體似乎沒人敢說出‘國王其實什麼都沒穿’這句話。”

“如果這話不敬,先道歉。但就算再怎麼拼命練習,難道不怕有個萬一,怎麼不帶個小抄?
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戴了某種助聽器在接收答案?是我想太多了嗎?”

這場備受矚目的記者會,最終呈現出的,並不算一個完美的形象——雖然確實能夠證明悠仁親王應該沒啥大障礙,但遠遠不如天皇的獨生女愛子公主。
這也幾乎成為日本皇室近年來最具爭議的一次公開露面……
只能說,紀子妃估計現在又該頭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