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每週吃兩個,可能會顯著降低阿爾茨海默症風險

美國波士頓、華盛頓及芝加哥學者聯合完成的一項新研究引發關注:老年人每週食用至少一顆雞蛋,可能顯著降低阿爾茨海默症風險。該研究指出,雞蛋中富含的膽鹼(Choline)或為關鍵保護因素,其機制與抑制腦細胞損傷及蛋白栓塊累積有關。  
據《每日郵報》,膽鹼是維持肝臟功能、肌肉運動、神經系統健康及新陳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儘管此前研究已表明雞蛋對認知能力有益,但最新成果首次明確量化了其與阿爾茨海默症的關聯——每週攝入兩顆雞蛋,可使罹患該病風險降低約40%。  
研究團隊分析了1024名無失智症參與者的資料,透過哈佛大學研發的“食物頻率問卷”記錄其過去一年的飲食習慣,並依據雞蛋攝入頻率將人群分為四組: 
• 極少攝入組:每月不足一顆
• 低攝入組:每週1-3顆
• 中攝入組:每週一顆
• 高攝入組:每週兩顆及以上
在近7年的追蹤期內,研究者每年透過認知測試評估參與者阿爾茨海默症跡象。
結果顯示:每週攝入一顆及以上雞蛋的兩組,阿爾茨海默症發病率較“極少攝入組”降低約50%;高攝入組參與者血液中膽鹼水平顯著更高,且腦部蛋白栓塊(阿爾茨海默症典型病理特徵)的累積速度更慢。
阿爾茨海默症的核心病理被認為與β-澱粉樣蛋白在腦內形成栓塊有關。研究提出,膽鹼可能透過兩種途徑降低風險:  
1. 保護腦細胞:膽鹼可增強細胞膜穩定性,減少自由基損傷,延緩神經元衰敗;
2. 抑制蛋白沉積:膽鹼代謝產物或能調節β-澱粉樣蛋白的生成與清除,減少栓塊形成。
除活體追蹤外,研究還納入578例參與者捐獻的腦組織樣本。分析發現,雞蛋攝入量與阿爾茨海默症病理指標(如神經纖維纏結、腦萎縮程度)呈負相關。高膽鹼飲食者的腦組織中,炎症標誌物水平更低,神經元連線更完整。  
儘管結果顯著,研究者強調該研究為觀察性分析,仍需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因果關係。此外,雞蛋膽固醇含量曾引發爭議,但近年多項研究已弱化其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  
研究首席作者、波士頓大學營養學教授艾米麗·布朗(Emily Brown)建議:“每週3-6顆雞蛋是安全且有益的攝入量,尤其對老年人而言,膽鹼的神經保護作用可能遠超潛在風險。”

可直接點選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