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黨狂喜!喬治城大學官宣加入CommonApp!

在這個申請季的尾聲,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又給我們送來了一份驚喜。
根據GU最大的學生報紙The Hoya稱,多位業內人士已經證實,喬治城大學將在2026年秋季申請週期開始使用Common App!
喬治城接入CA!
U.S. News排名24的喬治城大學一直是很多同學們不錯的選擇,它的外交學院、商學院、法學院、文理學院都在全美前列。
可是高冷如GU,這麼多年一直使用自己獨立申請系統。終於,從Class of 2031開始,我們可以在Common App上提交申請啦!
菌菌猜測,喬治城的轉變有可能也是為了“搶人”。
過去,獨立的申請系統可能會勸退一部分覺得繁瑣的申請者。而現在我們只需要在CA上動動手指,就可以多申請一所學校。這無疑會讓喬治城吸引更多潛在申請者,帶來更多的申請數量,從更大的人才池中篩選出最優秀、最適合學校的學生。
而且統一的申請格式和標準化的流程,也能讓學校在接收和處理申請材料時更加高效,幫助最佳化招生工作流程。
對咱們申請者來說,不需要為不同學校的申請系統分別準備材料,大大減輕申請負擔。
美本有哪些申請系統?
在這裡,主頁菌也為大家介紹下美國大學的申請系統。
不少學校都有自己獨立的申請系統
比如麻省理工學院、杜蘭大學、喬治城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佐治亞大學、羅格斯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維克森林大學等。
一些文理學院雖沒有獨立申請系統,但需要在申請前去官網填寫表格:卡爾頓學院、狄金森學院、默士達學院、科羅拉多學院、格林內爾學院、聖勞倫斯大學、昆西學院和中心學院等。
不過以上這些學校大部分都是獨立申請系統和Common App雙修,無論你是從哪個平臺提交申請都可以。
Top 50當中,目前只剩MIT和UC沒有接入Common App。
麻省理工學院:MyMIT
MyMIT系統將申請分為多個部分,包括家庭、教育、人口統計資訊和課程作業等板塊。
與CA不同的是,MyMIT還有“工作經歷” 板塊,要求學生列出所有工作經歷、工作時長及描述,允許列出四項最重要的活動,並以40字為限描述每項活動的職責,同時還有專門的暑期活動和榮譽獎項板塊。
此外,申請者還需回答一些補充問題,如闡述對所選專業的興趣、描述一項純粹出於興趣而進行的活動等。
加州大學
UC除舊金山分校外,伯克利、戴維斯、歐文、洛杉磯、默塞德、河濱、聖地亞哥、舊金山、聖巴巴拉和聖克魯茲這九大分校共同使用UC application申請系統。
該系統要求學生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申請表格、申請作文、課外活動經歷等補充材料,建議提供SAT和TOEFL成績,不要求提供高中成績單,但需如實填寫成績情況。
除了這些獨立系統,最主流的兩個平臺就是Common App與Coalition App。
它們都是輸入自己的申請資訊和材料,就能同時申請多所大學;並且申請者可以在幾個題目中挑選一個完成Personal Statement。
但是在細節之處會有些許不同:
  • Common App的主文書是7選1,字數限制在250-650;Coalition App主文書則是6選1,字數限制在500-650。
  • Common App最多可列10個課外活動,Coalition App最多列8個。 
  • Common App允許學生提供多媒體記錄的連結;Coalition App則允許學生上傳影片、音訊檔案、電子表格和其他檔案。
  • Common App允許學生列出最近的課程作業,但Coalition App有一個’Locker’工具,允許學生儲存九年級以上的檔案(論文、推薦信等)。
不過由於歷史悠久,並且與學校自己的申請系統適配良好,Common App一直贏得了眾多高校的青睞。
然而,並非所有大學都將寶全押在Common App上。有些大學展現出了更為開放的態度,同時接納Common App和Coalition。這種情況下,申請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挑選那個最能展示自身優勢、用起來最得心應手的申請平臺。
當然,聰明的申請者已經會卡bug了。

假如你要申請20+所學校,Common App的20所申請上限肯定沒法滿足,不妨雙平臺齊用。不過有一點要注意,雖然你擁有兩個平臺的 “入場券”,但對於同一所大學而言只接受一份申請,記得不要重複提交。
Ref:
The Hoy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