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萬眾矚目的美國大選日。
從現在的選情來看,特朗普基本已經贏了。

本來說是搖擺州的那些所謂“戰場州”,最後發現其實都是紅州,基本全給特朗普贏了。

而且不止總統席位,共和黨還拿下了參議院、眾議院的多數席位:

再加上之前特朗普提名了美國大法官。
現在美國九名大法官,有六名是共和黨的。
也就是說。
現在美國議會(立法)、司法(最高法院)以及行政(總統),全部都是特朗普的人。
這和特朗普上一個任期完全不同。
上次特朗普雖然出乎所有人意料當選總統,但那時候他完全是個政治新人,他任命的官員大多數還是建制派的“職業政客”。
對於這些職業政客來說,特朗普是個突然闖進來的外來者,有很多腦洞大開的主意。他們其實並不想配合特朗普,其中不少後來都和特朗普翻臉了,包括當時的副總統彭斯。
所以上次特朗普很多奇思妙想都沒法實現,因為周圍人都在限制他。
這次不一樣了。
經過這麼多年,共和黨現在已經基本等於他的MAGA黨了。他周圍的人也都是認同他MAGA理念的人。最後特朗普,大機率也是從MAGA裡任命官員。
再加上美國的三權分立,這次全都是他自己人。
可以說特朗普這個任期,可以更自由,更大膽地實施自己的很多想法。而他們的種種觀念,其實和現在美國的價值觀是完全相反的。
比如現在美國現在搞全球化,多元化,搞自由主義,維持美國為霸主的世界秩序,全世界出警。
而MAGA黨則搞孤立主義。反全球化,反多元主義,反政治正確。同時不認為美國應該維持世界秩序,要一切以美國優先。
特朗普的對手,是美國好萊塢的明星、矽谷大部分科技企業高層、美國幾乎所有媒體、所有高校裡做研究的學生教授以及美國的職業政客們。
而特朗普的基本盤,是美國那些學歷不高、收入不高的所謂“底層紅脖子”。
他們認為美國蒸蒸日上在發展,美國股票屢創新高,美國經濟越來越好,但他們的生活卻越過越差了。他們的工作被搶走,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差。
特朗普這次選的副總統萬斯,最著名的著作是《鄉下人的悲歌》,就講了這個“特朗普基本盤”的故事。
這本書講述了萬斯的成長經歷、他吸毒成癮的母親和滿口髒話、持槍的祖母,試圖解釋白人工人階級美國人的不滿情緒,他們目睹了曾經繁榮的城鎮衰落,感覺美國社會正在拋棄他們。
2016年,美國的“精英階層”大量購買本書,試圖理解希拉里·克林頓為何會失去“鏽帶”各州。以及那些人對民主黨精英的不滿。
以下是書裡的一些經典內容。
1,我出生在貧困的鐵鏽地帶,在俄亥俄州的一個鋼鐵小鎮長大,從我記事起,那裡的工作機會就一直在減少,沒有希望。
2,…我認同數百萬沒有大學學歷的蘇格蘭-愛爾蘭裔美國工薪階層白人。對這些人來說,貧窮是家庭傳統…
美國精英們稱他們為鄉巴佬、紅脖子或白人垃圾。我稱他們為鄰居、朋友和家人。”
3,我們那的男性正遭受著一種特殊的男子氣概危機,我們社會所灌輸的一些特質使他們難以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4,對阿公和阿嬤來說,不是所有富人都是壞人,而是所有壞人都是有錢人。
5,儘管阿嬤和阿公的婚姻生活充滿暴力,但他們對孩子們的未來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樂觀態度。
他們認為,如果他們能從一間教室搬到郊區的兩層樓房,享受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那麼他們的孩子(和孫輩)上大學和實現美國夢應該沒有問題。
6,這裡有 30% 的年輕人每週工作時間不足 20 小時,卻沒有任何人意識到自己的懶惰。
7,我還了解到人們是如何利用福利制度的……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我要辛勤工作,而那些靠政府救濟生活的人卻擁有我夢寐以求的東西。
8,每兩週,我都會收到一張小額薪水支票,並注意到從我的工資中扣除聯邦和州所得稅的那條線。同時,我們吸毒成癮的鄰居買丁骨牛排吃。
我在工作,窮得買不起那樣好的牛排。但從不工作的吸毒鄰居卻靠我的錢比我過得好。
這是我十七歲時的心態,雖然我現在遠沒有那時那麼憤怒,但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阿嬤的“工人黨”——民主黨——的政策並不像他們宣傳的那樣好。
9,我會咒罵我們的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幫助,然後又懷疑,政府在試圖提供幫助時,是否實際上使問題變得更糟。
10,有權勢的人有時會做一些事情來幫助像我這樣的人,但他們並沒有真正瞭解我這樣的人。
11,藍領經濟多年來的衰退在米德爾敦居民的物質前景中得到了體現……整個社群的憤世嫉俗幾乎是一種精神上的憤世嫉俗,比短期衰退更為深刻。
12,巴拉克·奧巴馬直擊我們內心最深處的不安全感。他是個好父親,而我們中的許多人卻不是。他上班時穿西裝,而我們上班時穿工作服,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
奧巴馬的妻子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喂這些食物,我們因此而恨她。
——不是因為我們認為她錯了,而是因為我們知道她是對的,而我們做不到。
13,阿嬤本以為自己已經擺脫了山區的貧困。但貧困——即使不是經濟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一直跟隨著她。
14,我們感覺自己被困在兩場看似無法取勝的戰爭中,其中大部分戰士都來自我們的社群,而經濟也未能實現美國夢最基本的諾言——穩定的工資。
以下是書裡的一些經典內容。
1,我出生在貧困的鐵鏽地帶,在俄亥俄州的一個鋼鐵小鎮長大,從我記事起,那裡的工作機會就一直在減少,沒有希望。
2,…我認同數百萬沒有大學學歷的蘇格蘭-愛爾蘭裔美國工薪階層白人。對這些人來說,貧窮是家庭傳統…
美國精英們稱他們為鄉巴佬、紅脖子或白人垃圾。我稱他們為鄰居、朋友和家人。”
3,我們那的男性正遭受著一種特殊的男子氣概危機,我們社會所灌輸的一些特質使他們難以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4,對阿公和阿嬤來說,不是所有富人都是壞人,而是所有壞人都是有錢人。
5,儘管阿嬤和阿公的婚姻生活充滿暴力,但他們對孩子們的未來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樂觀態度。
他們認為,如果他們能從一間教室搬到郊區的兩層樓房,享受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那麼他們的孩子(和孫輩)上大學和實現美國夢應該沒有問題。
6,這裡有 30% 的年輕人每週工作時間不足 20 小時,卻沒有任何人意識到自己的懶惰。
7,我還了解到人們是如何利用福利制度的……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我要辛勤工作,而那些靠政府救濟生活的人卻擁有我夢寐以求的東西。
8,每兩週,我都會收到一張小額薪水支票,並注意到從我的工資中扣除聯邦和州所得稅的那條線。同時,我們吸毒成癮的鄰居買丁骨牛排吃。
我在工作,窮得買不起那樣好的牛排。但從不工作的吸毒鄰居卻靠我的錢比我過得好。
這是我十七歲時的心態,雖然我現在遠沒有那時那麼憤怒,但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阿嬤的“工人黨”——民主黨——的政策並不像他們宣傳的那樣好。
9,我會咒罵我們的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幫助,然後又懷疑,政府在試圖提供幫助時,是否實際上使問題變得更糟。
10,有權勢的人有時會做一些事情來幫助像我這樣的人,但他們並沒有真正瞭解我這樣的人。
11,藍領經濟多年來的衰退在米德爾敦居民的物質前景中得到了體現……整個社群的憤世嫉俗幾乎是一種精神上的憤世嫉俗,比短期衰退更為深刻。
12,巴拉克·奧巴馬直擊我們內心最深處的不安全感。他是個好父親,而我們中的許多人卻不是。他上班時穿西裝,而我們上班時穿工作服,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
奧巴馬的妻子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喂這些食物,我們因此而恨她。
——不是因為我們認為她錯了,而是因為我們知道她是對的,而我們做不到。
13,阿嬤本以為自己已經擺脫了山區的貧困。但貧困——即使不是經濟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一直跟隨著她。
14,我們感覺自己被困在兩場看似無法取勝的戰爭中,其中大部分戰士都來自我們的社群,而經濟也未能實現美國夢最基本的諾言——穩定的工資。
現在的故事,就是特朗普再次揹負著這麼一群人的願景上臺了。他們想要讓美國轉到另一方向。
現在就看特朗普在沒有任何桎梏的情況下能鬧出多大動靜。
最後放一首應景的歌吧。
副歌部分:
DT in the house
DT in the house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炒股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45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還會拉微信群扯淡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