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陣,我看到了網友對於美國博主 Hannah Neeleman 的關注與討論。Hannah 是一名出生在摩門教家庭的全職母親,婚後放棄了芭蕾舞夢想,生養八個孩子,獨自照顧全家的飲食起居,以及一個 328 英畝的農場,且根據 The Times 的報道,她沒有助手或保姆。

Hannah 和她的老公 圖源:Hannah Neeleman, Ballerina Farm/Instagram
有人認為這是女性主義的倒退,也有網友提醒她“你值得更好的”,但她說自己只是在做“What God Wants”。
很多人認為,摩門教的文化傳統是 Hannah 對成為傳統妻子角色甘之如飴的原因(不過 Hannah 並不認可別人給她貼上“傳統妻子”的標籤),因為在摩門教的價值觀中,女性應該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我不瞭解摩門教,但和許多人一樣,我對這群教徒,尤其是對身處其中的女性很感興趣。於是,當 Hulu 在九月份推出了一部關於摩門教女性的紀錄片劇集“The Secret Lives of Mormon Wives (摩門教妻子的秘密生活)”(以下簡稱《摩門妻子》)時,我決定看一看。

Hulu官網截圖
看預告片的時候,我以為這是一部類似《與卡戴珊同行》和“嬌妻”系列的真人秀節目,是一群不惜自我曝光,製造衝突,攫取關注與名利的網紅們在鏡頭前誇張地表演,而“摩門教”只不過是她們身上又一個博人眼球的標籤罷了:她們喝酒、飆髒話、穿著運動胸衣和瑜伽褲在鏡頭前熱舞、互相嚼舌根、和脫衣舞男在臺上熱舞——並不是批判!只是這些行為都不符合摩門教的規矩,她們看起來也不像是刻板印象中的摩門教徒。
但是,當我全神貫注地看完這八集真人秀還感覺意猶未盡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低估它了。的確,《摩門妻子》充滿了衝突,閒話和背刺,但這只是表象。實際上,這部秀挑戰了當下備受歡迎的一種論調—— Women can be anything they want。
這群“摩門妻子”身上有著多重互相矛盾,卻又莫名其妙地相輔相成的標籤。摩門教文化賦予了她們十分傳統的社會期待,但摩門妻子和性感網紅所帶來的身份反差反而哺育了她們的名氣,帶來了更多金錢,選擇與特權。
既是性感的網紅,也是傳統的妻子,既是引發諸多 drama 的真人秀主角,也是虔誠地把上帝放在心裡的善男信女,於是,她們對自我價值的探索,似乎變成了一批當代女性的極致縮影:她們試圖讓自己從各個方面都符合完美標準 —— 即便不同身份下的完美標準似乎是互斥且矛盾的,但是她們堅信:Women can be anything they want。

錄製 TikTok 影片時,Jen,其中一位摩門媽媽,讓另一人在鏡頭前丟掉矜持,“把屁股扭起來” 《摩門妻子》劇照
1
《摩門妻子》的主角是八位美國猶他州的 TikTok 網紅,也是網紅團體 MomTok 的成員。MomTok 由一群和摩門教聯絡緊密的母親組成,她們幾乎人人擁有一頭蓬鬆、濃密、有光澤的長髮,豐滿的嘴唇,緊緻的身材,經常在 TikTok 上分享集體跳舞或者對口型的影片。
強調她們來自猶他州,是因為這裡被視為摩門教的總部,猶他州約 68.55% 的人口都是摩門教徒。雖然摩門教早已廢除一夫多妻的制度,但其教義還是將女性規訓為“傳統妻子”的形象,鼓勵她們生育,要求她們忠誠於婚姻,樂於為家庭奉獻,不能穿著暴露,不能沾染酒、咖啡、茶葉、菸草等能夠成癮的物品,也不能紋身。
這八位主角的身上有著“摩門妻子”的典型特徵,比如大多早婚且早孕,有不止一個孩子。節目中年紀最小的 Layla 在 19 歲奉子成婚,23 歲已有兩個孩子。另一位早期成員 Mikayla 17歲就已生育。

Mikayla 《摩門妻子》劇照
但與此同時,她們又展現出了與摩門教格格不入的一面。片中的八名摩門妻子,幾乎每個人都有違背教義的行為:Jessi 飲酒,Layla 紋身。在一場全體聚會中,八個人圍坐在沙發上公開討論自己的性生活。甚至有一集,Jessi 在做完陰唇整形手術後,當場脫掉內褲,向幾位好友展示自己“縮小”後的陰唇,把一旁正在錄製的攝像機當空氣(當然,這裡被打碼處理了)。

早期MomTok的一些影片截圖
“我們被教育成為一個家庭主婦,服務於丈夫的所有慾望。”“我們想打破摩門教文化中的性別正規化。”摩門妻子們在鏡頭前解釋著 MomTok 的成立初衷:打破常規,展示女性力量。自從 2020 年成立後,MomTok 逐漸壯大,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直到兩年前,創始人 Taylor 在直播時擅自曝光了小團體內部的性醜聞——一些成員經常和別人的伴侶展開性行為以外的親密行為,只要雙方伴侶在場,知情,且同意。
這一爆料讓 MomTok 徹底破圈,走進大眾視野。同年,Hulu 和 Netflix 恰好有兩部關於摩門教的紀錄片上映,大家開始對摩門教徒的生活狀態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與窺探欲。《摩門妻子》就從這裡展開。
2
預告片一出來,《摩門妻子》就被教會和網友罵翻了。LDS(摩門教下屬的一大分支,如今被人模糊地統稱為摩門教)官網發表宣告,含沙射影地指責“近期的一些製作”對摩門教的展示“不準確”,充滿了“誤解”和“刻板印象”。YouTube 網友則直截了當地攻擊摩門妻子們:“這部真人秀難道不該叫‘一群膚淺且想掙錢的女人們,和她們過度曝光的生活’嗎?”
有人評價:“這預告片跟 LDS 一點關係也沒有。”
但是,不符合教義,就代表它不存在,不真實嗎?有 Reddit 網友透露,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她們(八位摩門妻子)對摩門教的表述和體現其實非常真實,只是教會不願承認罷了。”一位自稱在上學期間與 Taylor 處於同一好友圈的網友在 Reddit 上寫道。Ta 表示猶他州的摩門教徒太多了,或許十分虔誠的教徒私生活不會如此混亂,但別忘了,還有很多“Average Mormons”和這幾位摩門妻子一樣,並不遵守所有教規。“我們只會默默處理自己內心的愧疚感,直到自己變得不再在乎這些,然後離開教會。”

該網友的原評論截圖
《The New Yorker》的一篇影評用“半成品”評價《摩門妻子》:“我覺得這部秀有劇本。”
這種猜測並不新鮮,我們總是不相信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狗血劇情。這部秀最讓人詬病的,是其中幾名成員“不成熟”的行為和思維,比如 Whitney 認為 Taylor 擅自曝光 MomTok 內部的性醜聞,導致團隊名譽受損,卻很快得到大家的諒解,而她的“小錯誤”(比如把彼此背地裡說過的壞話告訴當事人)卻總被人揪著不放,於是取關所有成員的社交賬號;比如 Taylor 在孕期懷疑男友曾經出過軌,耿耿於懷,數次崩潰大哭;再比如靠 MomTok 掙錢養家,供老公讀書的 Jen ,因為被好友“騙”到了男性脫衣舞表演現場而被老公指責人品不好,還受到離婚、冷戰、帶走孩子的威脅——堪稱教科書級別的 PUA 。
但是上面的這些案例,我相信很多人也並不覺得陌生,尤其是最後一個。比起對於《摩門妻子》真實性的懷疑,我更願意相信這些衝突和人物的反應都是真實的,它們充分揭開了年輕一代摩門教徒,尤其是女性教徒,對內在自我的艱難探索。
她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邊接收著教會和家庭對“傳統妻子”的宣揚,一邊透過網路等途徑吸收著現代社會所提倡的“獨立女性”“boss bitch”形象,這種衝突加劇了她們對自我價值的困惑。
Hulu 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用一種刺痛人心的方式呈現了出來——當 Jen 被丈夫一通 PUA 之後還是選擇了和好,並且哭著對同伴們說“他只是非常非常有保護欲。”“誰說下一段婚姻不會一樣呢?”“我再也找不到一個比他更愛我的人了。”我和她的女性同伴一樣,感到憤怒、心疼、恨鐵不成鋼,又有點為和她有相似遭遇的女性群體共情。

在 Jen 與丈夫吵架那集,網友看到丈夫給 Jen 的簡訊時都氣瘋了
Whitney 曾獲得了一個震動棒品牌的合作機會,報酬優渥,而且她認為鼓勵女性掌握身體主權是她該做的事情。但是,她的母親和親戚大多是摩門教徒,她害怕自己一旦在 Instagram 發了一張自己與震動棒的合照,家人會無法接受,感到憤怒,恥辱。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 Taylor 身上。當她發現自己意外懷孕時,父母希望她奉子成婚,因為未婚先孕是摩門教的一大禁忌。但 Taylor 並未完全信任男友,還沒做好結婚的準備。母親說她“stupid”,指責她為何總將自己置於如此境地,警告 Taylor“get your shit together”,言外之意就是催婚。
於是,我們在 Taylor 身上看到了一種極其分裂和擰巴的狀態。面對好友,她堅定強調,自己寧願獨自把孩子養大,也不願意勉強進入婚姻。但是面對母親的指責與催促,她只會沉默,流淚。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她總是在和男友吵架時崩潰大哭——面對家人的期待和自己的主體性需求,她不知道該聽從於哪個,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無助。這不是一句簡單的“膚淺”或者“不成熟”就能概括的。我相信在這一點上,東亞女性或許更能共情。
當我們把“獨立女性”當作標準時,可能會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人正在嘗試從無數性別枷鎖中掙脫出來。很顯然,這部劇裡的每一個女性都有過或多或少的抗爭,只不過有些人已經成功,比如 Demi,Jessi 和 Layla。Jessi 曾有一個控制慾極強的老公,並因此飽受自我否定的折磨;Layla 19 歲生育,卻從未體驗過性高潮,如今瀟灑離婚,準備為自己而活。
她們三個也在秀中展示出了強大的共情能力。Layla 反思摩門教對女性性需求的壓抑:“(結婚前)性是禁忌話題,但是一旦你結了婚,你就得立刻成為你老公的性感豔星。”Jessi 在 Jen 將她定義為“摩門教罪人”,拒絕邀請她參加孩子的 baby blessing 後,並未記仇,而是主動找 Jen 解開了心結,還在 Jen 面對婚姻危機時給她提供了足夠的情感支援;Demi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造成摩門妻子困境的深層原因:“這是摩門教女性的一大問題——她們在大腦還沒發育完整的時候就結婚了。”

Jen 質問飲酒的 Jessi :“你覺得喝酒能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好的母親嗎?”
以上每一位摩門妻子遇到的每一個困境,我似乎都不陌生,因為這不是什麼白女專屬的困擾——奉子成婚、羞於展示性需求、被丈夫和家庭支配的一生,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這些故事。尤其是 Jen 看向丈夫那略帶畏懼的眼神,讓我想起了《出走的決心》中丈夫敲擊玻璃使喚妻子的情節。很無奈,這些故事雖然老生常談,但都依然存在。
3
這時,我再次回看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似乎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獨立”幾乎成為女性思想共識(至少在網上是這樣的)的今天,為什麼還有人願意當tradwife(傳統妻子)?
這是流行女性主義(pop feminism)和選擇女性主義(choice feminism)共同作用的結果。
新京報 2023 年的一篇文章《女性主義的核心是選擇?女性主義如何在流行文化中被架空》比較全面地簡介了女性主義如何藉助商業,尤其是媒體娛樂行業,從政治領域走向大眾,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和消費符號的。
在碧昂斯、蕾哈娜、艾瑪·沃特森等女星的助力下,女性主義開始成為一種“時尚單品”,一種營銷萬金油,一種彰顯個性與態度的標籤——流行女性主義應運而生,並且被商業和媒體打造成一種令人嚮往的存在,以創造流量與消費。

2014年,碧昂斯在MTV音樂錄影帶大獎的表演中把“女性主義者”打在螢幕上,這一幕成為了流行女性主義的經典 圖源:Michael Buckner/Getty Images
不少學者和作家都對此提出過警惕。在《糟糕的女性主義者》一書中,作者羅克珊·蓋伊(Roxane Gay)指出,對耀眼女星的過分關注其實是一種逃避,逃避面對更多女性正在面對的實質性不平等(如薪酬差距、生育權力受限、性暴力),逃避我們需要做出的實質性努力。另一本書《Empowered》的作者Sarah Banet-Weiser 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流行女性主義擁抱的只是女性主義中溫和無害的一面,只鼓勵女性個人的賦權。”
“賦權”這個詞在流行女性主義中頻繁出現,引出了另一個概念——選擇女性主義。在選擇女性主義的理念中,每個個體都有權做出任何選擇,無論這種選擇是否符合任何人或群體的期待,因為選擇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賦權。這種觀念看似公平且撫慰人心,其實忽略了一些問題的本質,甚至有一絲陷阱的意味。新京報的文章很好地解釋了其中的陷阱:
“賦權在流行文化中似乎只有一種面向:我是女性,這是我的選擇。也就是說,只要是女性的選擇,都符合女性主義。然而究竟何謂賦權,誰又會因此受益?多數情況表明,那些條件優越的女性,才能做出完全個人化的選擇,受益的也只是自己。”
“ tradwife ”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從個人角度看,成為全職主婦這件事,只要出於當事人的主觀意願,似乎就算公平。但也有媒體意識到,不少 tradwife 選擇成為 tradwife ,是因為社會沒能為女性創造和男性完全平等的工作條件,進入職場的女性身負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 tradwife 是在嚴峻的社會現實下,一部分女性為了保護自己,放過自己而做出的妥協。
西方大眾對選擇女性主義的詬病之一在於,這個概念過於“優越”和“精英”,因為只有沒受到歧視或不公正待遇的女性才有資格談公平選擇,其他人的選擇大多是被動的,只是看起來像是自願的,就像上文中的 tradwife 一樣。
這一點在這幾位摩門妻子之間同樣適用。這部真人秀多少記錄了八位女性對自我價值觀的兩次“打破”和重樹,也記錄了賢妻、良母、大女主、 boss bitch 等標籤是如何披著“自願選擇”的外衣一步步找上她們,割裂她們的:她們最初的賢妻良母形象由教會賦予,成立 MomTok 代表她們走出教義賦予的性別枷鎖,渴望找到主體性。
在這一階段,流行女性主義顯然對她們造成了巨大影響,尤其是該文化中提倡的“boss bitch”形象促使她們以叛逆的手段推翻教會禁忌,嘗試“掌握主權”的快感,比如飲酒,當網紅,強調自己的性感,在鏡頭前大肆談性,以及交換伴侶。
性醜聞發生後,她們逐漸意識到,成為“boss bitch”看起來很反叛,卻並不能完全解救自己——這是她們對自我價值體系的第二次打破,以 Taylor 的變化最為明顯。這時,她們開始重新思考“賢妻良母”的積極意義,嘗試在所謂的“好女孩”與“壞女孩”之間找到平衡。每一個選擇看似都是自願的,實則都是矯枉過正後的一種補救。

懷孕後的 Taylor 也一改之前自信,張揚的性格,變得敏感,脆弱,經常懷疑伴侶是否忠誠。圖源:Hulu YouTube 截圖
對於這部略顯“狗血”的真人秀,影評人和觀眾對它又愛又恨,稱它“又爛又好看”。為什麼爛?Obsessed 等媒體給出了許多解釋,比如“膚淺”“混亂”“每個人的行為都毫無道理”。
至於為什麼好看?或許是因為這種“膚淺”與“混亂”看起來被誇大了,其實無比真實。在傳統價值觀、新自由主義、流行女性主義、選擇女性主義的共同影響下,一批摩門教中的“先鋒”女性迷失了。在現實生活中,無數女性正在經歷同樣的迷失,只是還沒有太多人願意公開承認這種自相矛盾。
— The End —

— 作 者:Jacq —
— 編 輯:caicai —
— 設計:Idril —
— 📨 [email protec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