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緊急警告:新型詐騙盯上iPhone使用者,別點這個簡訊連結!

近日,執法部門提醒 iPhone 使用者,詐騙分子正採用新型手段竊取個人資訊,利用恐嚇、偽造案件資訊以及簡訊釣魚等方式,引誘受害者上當受騙。
馬薩諸塞州漢普登縣警長辦公室週二警告,近期許多民眾收到類似詐騙簡訊,內容聲稱他們正捲入某項“即將結案”的調查,並被催促立即回撥電話,否則將面臨“進一步的法律後果”。
這些簡訊通常附帶一個虛假案件編號和聯絡電話,有時還包含“收聽語音留言”的連結,試圖製造緊迫感,迫使受害者在驚慌之下迅速回應。
警方表示,一旦點選連結,手機可能會被植入惡意軟體,導致個人資訊被竊取,甚至可能遭遇進一步的詐騙
“這些騙子的目的就是讓人們在恐慌之下,未經思考就按照他們的指示行動。”警長科奇(Cochrane)提醒道。
即使簡訊看起來像是官方機構發出的,警長辦公室強調,這極有可能是詐騙分子利用“號碼偽造”(spoofing)技術偽裝成政府或執法機構的來電。
“執法部門不會透過電話、簡訊或郵件要求支付任何款項,也不會以這種方式處理逮捕令或其他正式事務。”科奇補充說。
警方敦促民眾,一旦收到此類資訊,切勿回撥或點選任何連結,而應直接刪除並向相關部門舉報。
警長辦公室指出,近期的詐騙手法普遍採用恐嚇策略,誘導受害者支付所謂的“罰款”或“解決費用”。這些詐騙通常涉及以下幾種情境:
  • 聲稱受害者因未出庭而面臨法律訴訟
  • 謊稱受害者未履行陪審員義務,需支付罰款
  • 假借執法名義,威脅受害者如不立即支付,將面臨逮捕風險
詐騙分子通常透過簡訊、電子郵件或電話製造緊張情緒,讓受害者在驚慌中洩露個人資訊,甚至直接匯款或點選惡意連結。
最近,一種新型的“簡訊釣魚”(smishing)詐騙盯上了收費公路使用者,詐騙分子假借 E-Z Pass 等收費系統的名義,向受害者傳送虛假未繳過路費通知。
所謂“簡訊釣魚”(smishing),是結合“SMS(短訊息服務)”和“phishing(網路釣魚)”的詐騙方式,通常用於竊取使用者的密碼、信用卡資訊或其他敏感資料。
過去幾周,許多使用者收到偽裝成 E-Z Pass 或其他收費公路公司的簡訊,例如:
“最後提醒:您的過路費尚未支付,請在 3 月 31 日前結清,否則將產生額外費用或面臨法律訴訟。”
儘管這些簡訊看似正式通知,實則是詐騙分子設下的陷阱,目的在於騙取受害者的錢財和個人資訊。
FBI 釋出全國警告,提醒公眾警惕
隨著此類騙局在全美範圍內激增,聯邦調查局(FBI)於週三釋出全國警告,提醒民眾提高警惕。
FBI 指出,自 2024 年 3 月初以來,網際網路犯罪投訴中心(IC3)已接到超過 2,000 起相關投訴,受害者報告稱收到冒充收費公路服務機構的簡訊詐騙,這些案例涉及至少三個州。
“IC3 的投訴資料顯示,這類騙局可能正在多個州迅速蔓延。”FBI 在警告中寫道。
FBI 建議,一旦收到類似簡訊,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 切勿點選簡訊中的任何連結
  • 前往官方收費公路服務機構網站,核實賬戶資訊
  • 將詐騙簡訊舉報至 IC3,並立即刪除
FBI 進一步警告:“如果你誤點了連結或提交了個人資訊,請儘快採取保護措施,確保個人資料和金融賬戶安全,並核查是否有異常扣款,必要時立即申訴。”
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釋出提醒,強調這些詐騙不僅涉及財務欺詐,還可能導致身份盜竊。
“這些騙子的目標不僅僅是你的錢,”FTC 表示,“如果你點選了他們的連結,他們可能會獲取你的個人資訊,甚至冒用你的身份進行進一步的欺詐。”
據報道,網路犯罪分子已註冊超過 10,000 個詐騙網站,專門用於實施此類攻擊。
目前,除了假冒未支付的過路費外,詐騙分子還利用各種方式實施簡訊釣魚(smishing),例如:
  • 偽裝成銀行或信用卡公司,通知使用者“賬戶存在異常”
  • 假冒快遞公司,聲稱“包裹配送失敗,請點選連結確認資訊”
  • 以電力、水費、電話賬單為藉口,傳送“未繳費用”提醒
詐騙簡訊通常包含惡意連結,試圖誘導受害者點選。但由於 iMessage 會遮蔽此類連結,詐騙分子往往會要求使用者直接回復簡訊,或手動複製連結到 Safari 瀏覽器開啟。
如何防範簡訊釣魚詐騙?
  • 保持警惕,切勿輕信簡訊內容
  • 不點選陌生連結,不回撥可疑電話
  • 直接前往相關機構官方網站,核實賬戶狀態
  • 若發現可疑資訊,立即舉報並刪除
執法部門再次提醒民眾,詐騙分子慣用恐嚇與緊迫感,讓受害者在壓力下迅速作出錯誤決定。因此,面對類似簡訊,務必冷靜判斷,避免落入圈套。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