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學歷僅佔0.8%?香港優才2024年最新獲批資料解讀,4個申請趨勢

近日香港入境處公佈了香港優才計劃2024年第一季度獲批資料。今年1-3月份,一共獲批2735宗優才申請,與去年同期的2073宗對比,增長了662宗,同比增長率32%。從資料來看,批覆量還是在增長的,這說明香港優才依然處於紅利期。
但是,2023年一季度的批覆數同比增長率是371%,在此對比之下,32%的同比增長就顯得不那麼亮眼了,同時也可以感受到香港優才批覆量已過了爆發期,未來的趨勢或將放緩。
小聯將從行業類別,申請人地區,申請人學歷劃分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所有資料來源於香港入境處官網)


1
哪些行業容易獲批?
從本次公佈的香港優才計劃行業獲批資料來看,本季度獲批人數最多的行業依然是金融及會計服務行業(902人)、資訊科技及電訊行業(648人),這兩個行業合計佔比約56.67%,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申請人才來自這兩個行業,穩穩佔據前一二的獲批位置。緊隨其後的是商業和貿易行業(187人),建建築、測量、工程及建造行業(149人),成為香港熱門行業之一。而其他行業(824人)佔比也有30.12%,說明香港優才獲批人才行業越來越豐富了。
2
獲批人才都來自於哪些地區?
在第一季度獲批的2735名申請人中,有2663名申請人是來自內地,佔總獲批人數的97.36%。
而針對香港人才政策引進的人才多來自內地這種情況,港府近期在人才高峰會上透出了可能調整政策:未來人才引進的重點將在於東南亞和歐洲。
所以內地申請人真的要抓緊2024年最後的視窗了!優才明年將恢復配額限制,在有限的名額下,內地申請人將或許面臨更嚴格的審批趨勢。
3
本科學歷批覆渺茫?
在第一季度2735個獲批申請人中,有1733名申請人擁有碩士學位/2個或以上學士學位(佔比63.36%),965名申請人擁有博士學位/2個或以上碩士學位(佔比35.28%)。
學士學位的申請人在第一季度上獲批佔比非常少,僅有22人(佔比0.8%),相較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資料的263人,下降幅度非常大。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大原因是由於入境處堆積案子太多,只能擇優先審。
香港優才從2023年起取消配額限制,申請量一直處於爆發式增長,2023年有超8萬人申請,而截止去年11月,入境處還積壓了5萬多案子未稽核,積壓案子太多!
面對如此巨大的審批工作量,就出現了一種可能性——擇優先審。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歷人群自然分數更高、優勢更大些,審批速度自然能更快一些。而本科學歷申請人的申請週期就被拉長了。所以申請人並不需要過度焦慮,靜待佳音。
透過資料看趨勢
1、“金融及會計服務行業”仍然最受青睞
金融及會計服務行業的透過率一直以來都在前三,包括
投資分析和投資顧問、基金經理、金融科技、證券及債券、ESG、財稅等。但金融從業者的職業範圍甚是廣泛,被拒的也不少,外聯去年就幫助了一位在其他機構遞交優才被拒籤/外聯文案重新定製方案後申請成功的案例,所以每個申請人還需要專業機構來具體評估申請優勢。

2、“網際網路科技行業”也是熱門重點
大廠中/高層透過率普遍較高,不一定是高管,
技術研發,資料處理分析等領域的職位機會甚多,不要刻板認為普通崗位就沒有機會,香港非常歡迎技術型人才,包括大資料分析、演算法、人工智慧、金融科技、通訊網路技術、網路及資訊安全、雲技術、遊戲開發、物聯網、技術研發等。

3、後期重點引進國際人才
上文對香港優才獲批地區資料也分析過了,97%以上人才來自內地,其他人才政策也大部分是內地人在申請,香港為了讓人才引進更加多元,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未來人才引進的重點可能將在於東南亞和歐洲。
4、優才審批分數從來不是唯一
香港優才從來不是按照分數高低來作為甄選標準,低分透過或者高分被拒這類案也有不少,優才一定是需要細看各個打分項組成部分的對應情況,分數高低不是優才甄選的唯一標準。但目前最新的趨勢體現了,只有本科學歷人才申請需要更謹慎,如果只有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在其他方面沒有明顯優勢的人才,競爭的優勢並不大,需要有專業的文案來挖掘其他個人優勢(是否熱門行業、工作經歷、名企高管、人才清單、與香港的關聯等等),建議預留更充足的時間來準備。
香港優才計劃2年視窗期進入倒計時
優才取消限額的時候,港府強調了是“為期2年”,現在只剩下半年的時間。算上預留給審批的時間,現在開始準備,已經是趕末班車!按目前的勢頭,申請人數越來越多,審批愈來愈嚴格的形勢下,想要把握最後一波紅利期,透過優才計劃獲批香港身份,建議大家選擇專業機構評估分數,為您量身定製申請文案及赴港計劃。
即刻掃碼
預約優才免費評估
*風險提示:上述相關資訊及引用資料,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我司對這些資訊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進行保證,且具體移民申請要求,請以遞交申請時的政策為準。


☟☟點選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出國移民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