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以7票對2票的結果裁定暫停總理佩通坦·西那瓦的職務,這距離她上任尚不滿一年。
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地震,源於一段17分鐘的通話錄音——佩通坦與柬埔寨領導人洪森的私人對話被公開,其中她對泰國陸軍將領的侮辱性批評及對洪森“叔叔”的親暱稱呼,點燃了泰國社會對“外交失儀”與“軍方權威受損”的怒火。

佩通坦與洪森
錄音曝光後,執政聯盟第二大黨“自豪泰黨”立即退出政府,八名內閣成員辭職,佩通坦政府掌控的國會席位也大幅下降,瀕臨垮臺邊緣。街頭抗議者將腐爛榴蓮堆滿總理府,象徵邊境封鎖造成果農血本無歸,這使得她個人的支援率也從30.9%暴跌至10%以下。
這場被稱為“錄音門”的危機,不僅將泰國最年輕的女總理推至懸崖邊,更是又一次撕開了泰國政治中民選政府與軍方角力、家族宿命與外交博弈的舊傷疤。
風暴核心:錄音門事件與三重絞殺
事件的導火索是2025年5月28日泰柬邊境地區的短暫交火,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為緩和緊張局勢,佩通坦於6月15日致電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這位與其父親他信有“結義兄弟”之稱的政治強人。在17分鐘的通話中,她以“侄女”身份懇求洪森協助降溫,並直言泰國陸軍第二軍區司令本辛·帕卡朗是“瘋子”和“政府對立面的人”,暗示可能將其撤換。這段本屬外交機密的對話,被洪森以“透明化”名義分享給80名柬方高層,並最終於6月18日經社交媒體洩露。洪森公開承認錄音屬實,並解釋此舉源於“曾遭他信背刺”的戒備心理,更威脅將曝光他信涉及“侮辱泰王室”的言論——這在泰國屬最高可判15年監禁的重罪。

錄音的曝光觸發了泰國政壇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六小時內,執政聯盟第二大黨“自豪泰黨”宣佈退出政府,副總理阿努廷率八名內閣成員辭職,佩通坦政府瞬間喪失國會多數優勢。軍方迅速展示力量:曼谷陸軍總部電子屏迴圈播放被斥為“瘋子”的本辛司令照片,表達無聲抗議;此前在6月7日,陸軍總司令帕納已單方面關閉22個泰柬邊境檢查站,表達了軍隊對文官政府的“抗命”態度。6月20日,泰國上議院36名議員聯署向憲法法院提交彈劾請願,指控佩通坦損害國家尊嚴及違憲;社會活動人士則向警方控告其煽動叛亂和瀆職,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死刑。經濟層面,泰柬互相封鎖邊境口岸導致每日貿易損失超3000萬美元,泰國水果價格暴跌42%,民生壓力加劇了國內局勢動盪。

泰柬互封邊境口岸
要說這場危機的根源是佩通坦的個人失誤,並不盡然。佩通坦力推的《娛樂綜合體法案》計劃在泰國本土建立合法賭場,直接威脅柬埔寨波貝等地賭場利益——其80%客源依賴泰國人,2024年柬賭場稅收激增85%至6310萬美元。一種觀點是,洪森選擇此時公開錄音,是故意對泰國經濟扼殺柬灰色產業進行報復。而這一事件反映出來的更深層矛盾則是泰國軍方與政府之間源遠流長的“宿怨”:佩通坦對軍方將領的批評,觸及了“軍人干政”這一敏感神經。考慮到同屬西那瓦家族成員的他信(佩通坦父親,2001-2006年任泰國總理)、英拉(佩通坦姑姑,2011-2014年任泰國總理)此前均因軍方政變而下臺流亡,更讓此次事件被視為泰國軍方和政府之間權力鬥爭的延續。
血脈與權杖:“一門四總理”傳奇
佩通坦的背後,是泰國現代史上最顯赫的政治王朝——西那瓦家族。這個家族的崛起始於19世紀末廣東梅州客家人邱春盛的移民,其子邱阿昌於1938年將姓氏改為泰語“西那瓦”(意為“循規蹈矩做好事”),第三代樂·西那瓦透過迎娶清邁王族後裔躋身上層,奠定政商根基。該家族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誕生了四位泰國總理,他們不僅對泰國,對整個東南亞的政治生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佩通坦的父親他信·西那瓦在2001至2006年擔任總理。他創立了電信巨頭西那瓦集團並一度壟斷泰國衛星通訊,個人財富峰值達21億美元(2024年福布斯泰國第11位)。他利用這筆財富推行了標誌性的“30泰銖治百病”的全民醫保和農民低息貸款政策,在泰國北部農村地區建立了極其穩固的選民基礎。然而,他信最終在2006年的一場軍事政變中被推翻,被迫流亡海外。

他信與英拉
2008年,佩通坦的姑父頌猜·翁沙瓦曾短暫擔任總理約三個月,但其政府因所屬政黨被憲法法院解散而垮臺,算是家族政治傳承中的過渡性人物。佩通坦的姑姑英拉·西那瓦則在2011至2014年出任總理——也是泰國首位女總理。她延續了家族的惠民路線,推行了大米補貼政策,但同樣未能逃脫軍方干預的命運,於2014年因軍事政變下臺並流亡。
作為家族誕生的第四位總理,佩通坦·西那瓦於2024年8月16日以37歲的年齡成為泰國最年輕的總理及第二位女總理。她的從政之路兼具家族傳承與個人特質:擁有英國薩里大學碩士學位,在從政前是家族房地產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28.43%,個人資產超過140億泰銖。她的丈夫是泰國王室的遠支後裔,為家族增添了重要的王室紐帶。在形象塑造上,她成功打造了“職場母親”的親民人設——孕期堅持競選、產後僅兩天即復工、街頭購買奶茶等場景透過其擁有數十萬粉絲的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將個人精英背景與草根親和力巧妙融合,為她收穫了大量擁躉。

生死博弈:政治資本與危機走向
西那瓦家族的政治影響力,以及泰國王室的支援,依然是佩通坦目前的最大底氣。
此次危機爆發後,佩通坦的應對策略也展現出強烈的求生本能:在停職生效前火速改組內閣,自己轉任文化部長,這使得她仍可以部長的身份參加內閣會議,從而為其政治生命保留了迴轉餘地;同時,她承諾將在15天內向憲法法院提交詳盡的辯護材料,強調與洪森的通話是出於“避免更多士兵喪生”的初衷,並試圖藉助父親他信與洪森長達三十年的舊誼來爭取輿論的同情和理解。
但即便如此,她個人的政治前景仍面臨多重嚴峻挑戰:
1.司法裁決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憲法法院給予了15天的答辯期,但此前以7:2的懸殊票數決定暫停其職務,顯示法院內部對其態度相當負面。雖然2022年前總理巴育也曾被暫停職務但最終復職,但2008年沙馬總理僅因兼職主持電視烹飪節目就被憲法法院裁定違憲並解除職務的案例,預示了司法風險的高度嚴峻性。若法院最終裁定其行為違憲,她將被永久解除總理職務。
2.軍方的立場十分關鍵:儘管軍方展示了強硬姿態,但分析普遍認為軍方更傾向於透過司法程式解決問題,而非發動直接的軍事政變,主要顧慮是擔憂國內經濟全面崩盤。一個關鍵變數在於泰國商業集團的態度——持續的邊境封鎖已引發果農激烈抗議,每日高達3000萬美元的貿易損失可能促使商界巨頭向軍方施壓尋求妥協方案。

3.執政黨內部潛在的權力博弈:佩通坦被暫停總理職務後,為泰黨立刻提名交通部長素里亞擔任看守總理,但隨後又由副總理兼內政部長普坦(與軍方關係密切)全免代行總理職權,取代素里亞。若佩通坦最終無法復職,黨記憶體在推舉財長皮猜或副總理普坦接班的可能性,這種權力更迭極易引發執政聯盟內部派系分裂。

普坦
4.王室的最終意志:泰王哇集拉隆功出席了佩通坦作為文化部長的就職儀式,此舉既保全了西那瓦家族的顏面,也表明王室將最終裁決權牢牢握在手中。王室的核心訴求是維持政局穩定,佩通坦能否繼續留在權力核心,根本上取決於她能否在各方勢力間維持住那脆弱的平衡。

泰王哇集拉隆功
5.外部壓力的干擾:柬埔寨前領導人洪森預言“泰國三個月內將更換總理”的言論加劇了不確定性;中泰鐵路專案因政治危機而暫停,中方表態“希望泰國保持穩定”,含蓄地表達了對合作中斷的擔憂,這也構成了一種外部壓力。
結語
佩通坦的政治命運,此刻正懸在泰國憲法法院的裁決、軍方的態度和王室的考量之間。作為西那瓦家族走出的第四位總理,她正經歷著這個家族與泰國軍隊、保守力量長期矛盾的又一次考驗。此次事件的最終結果,不僅會決定西那瓦家族的盛衰,還將會對泰國政壇造成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