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總理當秘書的心得體會

Mar.
30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儘可能把問題想在前頭,把事情做在前頭。

今天分享一篇文章。作者呂聰敏,曾在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和總理辦公室工作,先後任副局長、局長、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兼任國務院總理外事秘書。曾任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機關黨委書記,十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01

從外交部到中南海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
1988年春節後的一天,時任外交部美大司司長的劉華秋同志通知我:
李鵬同志需要一個外事秘書,部裡認為你去比較合適。幹部司今天已經接到中組部的調令,讓你儘快辦手續。
他說這是組織決定,不是徵求我的意見。
說實話,對這件事,我事先一無所知。我當時也是美大司的領導成員之一,分管加澳新和南太事務,同時擔任黨總支書記。但對於我調動一事,劉華秋和其他司領導都守口如瓶,沒有一點異常表現或暗示。
華秋同志與我談話後,我雖頗感意外,但內心還是很高興的。因為能夠到總理身邊工作,是組織上對我的極大信任,對此我只有感激。
這時,正值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前夕,李鵬同志作為國務院代總理正忙於大會準備工作,總理辦公室主任李世忠和我談了話。
他態度誠懇地歡迎我的到來,並說已與國務院外辦(現中央外辦)商定,讓我先在外辦熟悉情況,主要負責與總理外事活動有關的事項,給我安了一個總理外事聯絡員的頭銜。
時隔不久,我的關係就正式轉至總理辦公室,中組部的任命通知明確我為總理秘書。
從外交部到中南海,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一個新的起點。
從外交部的一個司到“總理府”,工作性質發生了很大變化。給李鵬總理當秘書,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難忘的寶貴經歷。
在總理辦公室長達10年的工作中,我與李世忠、姜雲寶、吳文昌、鄭懷生以及萬經常、趙留江、牛光明、王偉夫、申建波等同志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今天,我們這些人雖已各奔東西,很少能聚在一起,但在中南海共事多年的那份情、那份緣是難以忘懷的。
02
只有透過高質量的服務才能體現秘書工作的價值
到中南海工作後,外交部的同事經常問我有何感受,我的回答往往就是一句話:當好秘書不容易。
這不是敷衍之詞,而是由衷之言。能為中央領導同志當秘書是幸運的、光榮的,但我心裡很明白,從學識到能力我還有很大差距,工作確實有壓力。
這種壓力告訴我也提醒我,當一個優秀的、合格的秘書確實不容易!
近日翻閱資料時發現,溫家寶同志在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時就辦公廳和秘書工作有一段很精闢的話。
他說,辦公廳工作十分複雜,但要突出三項重點:一是資訊調研,二是督促檢查,三是日常工作運轉資訊工作要求實,要在深入上下工夫;督促工作要落實,不要走過場;日常工作運轉要務實,不要擺花架子、搞形式主義。
這段話把辦公廳和秘書工作的範圍、要求講得十分清楚。
當然,如何熟悉工作要領,掌握好這些要求,成為一個合格、稱職的秘書特別是高層領導的秘書,從事我們這項工作的人,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不同的感悟、經驗和方法,但有一些卻是共同的。
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歸納了這麼幾條:
第一,政治上要過硬。
秘書,作為領導人的側近人員和直接助手,雖不是決策者,但負有為領導決策和落實決策做好服務工作的責任。服務是秘書工作的基本特徵,只有透過高質量的服務,才能體現秘書工作的價值。
服務的方面很多,如調查研究、提供資訊、稽核把關、提出建議、溝通協調、督促落實等,而要服務得好,就必須具備提供優質服務的政治素質和能力。要具備這個素質和能力,就必須不斷地、持之以恆地學習。
秘書因工作關係,能在第一時間看到中央的檔案,聽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講話。傳遞檔案是秘書的工作,但不能只當“二傳手”和“通訊員”,還要在職責允許的範圍內認真閱讀、掌握精神實質,這樣才能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
此前我在外交部工作時,只管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業務比較單一,視野不寬。現在工作環境變了,業務範圍寬了,要求更高了,迫使自己更加刻苦地學習,學會從政策上考慮問題,從全域性觀察問題,從事物的內在聯絡分析問題。
03
懶人做不了秘書,秘書不能偷懶
第二,工作要勤奮。
秘書工作是領導同志工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是領導工作的延伸和輔助部分,一刻也不能脫節。秘書確實很忙,每天接觸的文電和資料無數,往往苦於事務纏身,不能多花時間認真鑽研。
我的體會是,事在人為,只要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學習也是為了做好工作。
我分管外事這一攤子事,不僅要安排好活動,還要跟蹤形勢動態,掌握主要涉外部門的工作情況。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事務主義,每天必須多看材料,重要的資訊和想法要隨時記下來。沒有現成材料時,要主動去問、去找。如需向領導報告的資訊,還要提煉和歸納。
說秘書工作是個“苦差事”,此話不假。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加班熬夜習以為常,睡夢中被叫醒、飯桌上被請走、旅途中被召回的情況也不稀奇。
工作的性質決定你必須做到招之即來,任何時候都能以飽滿的熱情領受任務,完成使命。所以,懶人做不了秘書,秘書不能偷懶。
04
儘可能把問題想在前頭,把事情做在前頭
第三,辦事要嚴謹。
秘書工作最忌浮躁、想當然。任何閃失和疏漏,不單是秘書個人的問題,它直接關係到領導人的工作,輕則打亂領導人的工作秩序,重則影響領導人的正確決策,錯失處理問題的最好時機。
因此,秘書要儘可能把問題想在前頭,把事情做在前頭。
作為秘書,辦事要一絲不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因事多而畏難,不因事小而不為,不因事繁而外推。對一些重要和敏感的問題,更不可掉以輕心。
比如稽核把關這一項。收件後,應認真閱讀全文,對請示和報告事項的意圖和所要說明的問題,搞得十分清楚,看有無修改和補充的必要,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政策和領導批示的精神,還要看檔案行文有無不當等等。
稽核把關過程實際上就是履行參謀助手職責的過程,因為稽核中研究、分析的問題,都是領導決策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和必要依據。
我們幹秘書這一行的都有這樣的感受,如工作沒做完,心裡總是不踏實。我這方面的感受很深。
總理重要外事活動的新聞報道的審稿、把關是我的工作之一。說實話,我每次處理稿件都是慎之又慎、小心翼翼,生怕出錯,從吹風、定稿到播發,一釘一鉚都要敲死。我與許多新聞單位的記者都很熟,有非常好的工作關係和個人關係,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朋友,配合很默契。
我的小本子上都有各新聞單位總編室和負責外事採編的記者的電話,這樣一旦發現有什麼疑點或問題,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彌補和改正,直至所有新聞單位都交代妥當了,心裡才踏實,才能放心地去吃飯或休息。
05
要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
第四,要擺正位置。
不越權、不越位,這是對秘書的起碼要求。
在領導同志身邊工作,接觸各部門、各地方的機會很多。秘書根據領導的批示和授權辦事,一定要把位置擺正,要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行事。
人家出於對工作的重視和對領導同志的尊重,給予積極支援和配合,態度也很客氣、和藹。作為秘書,要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兒,覺得身價不凡,很了不起。
秘書工作的戒忌中有兩條很重要:一是不“假傳聖旨”,二是不發號施令。
傳達領導同志的指示、批示或意見,要做到忠實原意,不打折扣。如需作必要的解釋,也應說明這是秘書個人的理解。與外單位的人商量問題既要虛心、又要耐心,要讓對方把話講完,還要善於採納吸收別人好的意見。
有一次,某部門的同志同我聊天時談到,他們同中央領導同志的辦公室聯絡工作時有心理障礙。我覺得,正常的工作聯絡不應該有什麼顧慮,既然確有這種情況,兩方面都可找找原因。
我們做秘書的人應採取主動,營造與各部門同志和諧共事的氛圍。不妨想想對方為什麼會有心理障礙,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態度有些簡單生硬,是不是商量事情不夠耐心,讓人感到有架子等等。
如果我們確有不當之處,應設法加以改進,力求做到誠以待人、寬以待人、與人為善,讓對方從內心感到溫暖,這樣就不會有心理障礙和顧慮了。
我同外交部上上下下都很熟悉,聯絡工作很方便。
有一天,我突然聽說部裡定了一條規矩,意思是凡與中央領導人辦公室聯絡工作,事先應請示,而且只能由司領導打電話。定這條規矩一是避免給領導同志辦公室帶來不必要的干擾,二是辦事要慎重,要講章法。
部裡這樣規定不能說不對。但對此,我倒有點不習慣,我同禮賓司和地區司熟悉的人說,凡是同我聯絡工作,不必非要讓司長、處長打電話,為了不誤事,誰打都可以,這樣解決問題比較快,我這裡24小時“開門”。
我同部裡的這種默契,一直延續到我到人大工作以後。
06
不貪權、不貪財、不越軌
第五,不以權謀私。
在有的人眼裡,中南海的工作人員一定是“神通廣大”“一呼百應”。這種看法絕對是誤解,但它倒給在中南海工作的同志敲了警鐘。如果說從沒有人找我“說情”或“辦事”,也不是事實,但違規的事我不會去做。
為此,我給自己定了一條戒律,即不貪權、不貪財、不越軌,放在辦公桌玻璃板下面,每天以“三不”警示自己。
我認為,看重名利的人不配做秘書,當秘書就要淡泊名利。要做到立身正直,經得起名利的誘惑和衝擊。一旦思想放鬆警惕,就很容易掉進腐敗的泥坑。
07
保守秘密是秘書的天職
第六,樹立嚴格的保密觀念。
在領導同志身邊工作的秘書,雖業務分工不同,但中組部任命時通稱“機要秘書”,可見工作具有高度的機密性。
領導同志辦公室經手和處理的事務和文電,含有大量黨和國家的機密,包括核心機密。因此,保守秘密是秘書的天職。
工作中,不該外傳的事項守口如瓶,自己不該知道的事情不去打聽,不屬自己職責範圍的事不去介入,別的領導人分管的工作更不允許議論和干預。
對領導人的威信要顧及和維護,對有損領導人威信的事要想辦法妥善化解,對某些正確的批評意見也應及時向領導人如實反映,不能故意扣壓和隱瞞。
說到秘書,不能不提到“秘書之長”。作為秘書隊伍的領軍人物——秘書長或辦公廳主任,不僅要具備上述一般秘書應有的品質和素養,而且應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們身為管好機關事務的領導者,其崗位處在領導機關的中樞位置,擔負著承上啟下、協調四方、內管外聯、拾遺補缺、保證機關工作高效有序運轉的責任。人們常把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稱為機關的“大管家”“參謀長”“總排程”,可見責任之大。
如果說一般秘書有具體分工,其職能具有單一性、區域性性的話,那麼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的職能則是整體性、全域性性的,工作難度更大,做好更加不易。
08
有分工但沒有門戶之見
第七,分工不分家。
總理辦公室是個小集體,幾位秘書年齡不相上下。世忠、雲寶、文昌、懷生到總理辦公室時間都比我早,幹秘書這一行,他們是我的老師。
相處那麼多年,除了有時為工作中的某個問題有過爭論,我們從未因個人之間的什麼事紅過臉。我們相互支援、相互幫助但互不干擾,有分工但沒有門戶之見。
當時,白天我們幾人一起上班,而夜班是輪流值,值班時內事外事都可能碰到,從沒有發生因不是自己分管的事就敷衍的情況。在總理身邊工作的還有警衛、醫生和服務人員,秘書同他們的關係也很融洽,相互理解、相互關心,工作上密切配合。
總理辦公室與國辦、中辦的工作聯絡十分頻繁,資訊溝通非常順暢。我們經常講,“兩辦”是管全面的,是領導機關,我們的工作離不開他們的支援、幫助和指導。我們也很重視同中央和國務院其他領導同志辦公室建立融洽的工作關係,相互尊重、合作共事。
我1998年初離開秘書崗位,此後在全國人大又工作了幾年,仍沒有脫離機關和秘書工作。
2008年人大換屆,我已不再擔任實職。
因近日得閒,同幾位同輩、同行老友聊及尚未塵封的往事,抒發情懷,小結感悟,順手記下以上心得體會,權且算是本人從事十多年機關和秘書工作的一點拙見。是否可資從事秘書工作的同志借鑑、參考,實在沒有把握。
— THE END —
本文綜合自網路,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如有問題請聯絡刪除。

MORE

灼見熱文 

◐◑從“雷劇女主” 到斷層第一,她憑啥?
◐◑說真的,別再用飲料瓶裝東西了!
◐◑與人聊天,少談自己的3件事
◐◑我問Deepseek,人生回報率最高的10件事,看完答案我醒了
◐◑不愧是中宣部的筆桿子,僅1600字,就把年輕幹部如何快進步講透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