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個無需動腦的快樂瞬間

《我們由奇蹟構成》
身為人類,我們更熟悉的社交模式是與人交流——這幾乎構成了每個人的日常。
在這樣的的情況下,與動物相處的時光顯得玄妙又值得珍惜。這個世界不止有人類,還有很多生靈,當你與它們相遇,會感嘆生命的神奇與美好,體驗愛與快樂。
不久前,我們向看理想的朋友們發出徵集,想要看看大家與動物相處的故事,它們可以是跟你日夜相伴的寵物,也可能只是恰好從你的身邊路過。
收到的回答中,有人與松鼠做鄰居,經常收到對方送來的松果;有人同一只鹿交好,那隻鹿會來吃她手心裡的蘋果;有人感受到鸚鵡的愛,決定好好生活。
動物是鮮活、靈動的生命,是與人類沒有什麼不同的存在。
請看今天的分享。

🥛
 誰知愛是什麼? 

@圓圓
🐕動物朋友:牙狗
它是從別人家抱過來的,一窩小狗裡面我最喜歡它,它來到我們家時我三歲左右,正是對小動物好奇的年齡,它也才足月,兩個不同物種的小朋友相處很融洽。
爺爺奶奶沒有給小狗取名的習慣,它沒有特定的名字,用老家話說叫“牙狗”。它有著乳白色的毛髮,幫我們看家,陪我玩,是特別聰明特別善良的小狗。
回老家的時候,它會跑到稻場那裡去接我們,我與狗狗的信任是因為它搭建起來的。記得四年級的一天,回老家的路上沒有看到它的蹤影,回到家奶奶說它被狗販子偷走了,我哭了整整一天,那一整年我都在想它。
它是我最好最好最好的小狗朋友,我永遠愛它,永遠想念它。

@JOE
🐢動物朋友:中華草龜
我是行動不便的青年,從小就非常熱愛自然,尤其是動物,自然一直想飼養寵物,但是行動不便的身體限制飼養貓狗,也不想養魚,所以大學畢業後趁著有時間就購買了一隻小草龜。
目睹奧利奧餅乾大小的小龜長到滑鼠那麼大,如同陪伴一個可愛的小朋友成長,它不咬人不、不怕人,餓了會用小爪爪敲玻璃,提醒家人滿足它挑剔的魚蝦腦袋。這隻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的聰明小龜是我的朋友。

@愛喝奶茶的貓Rui
🐈動物朋友:奶茶
2020年12月19日的下午,我把只有半斤重的她裹在羽絨服裡抱回來了,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奶茶”。她到家就窩在枕頭旁邊,小心翼翼地打量我,要不了幾分鐘,她就呼嚕嚕跑到我懷裡了。
每次下班掏出鑰匙的那一刻,她會在裡面喵喵叫,當我假裝沒看見她的時候,她會默不作聲往我這裡貼。她經常埋頭乾飯,抬頭空碗,肚子吃得圓滾滾,我說她“你肚子都要炸了”,她才不管,還扭頭對我兇幾句呢。
時間久了,我撕開食物的任何聲響,她都要湊過來,先聞聞,確認沒有揹著她偷吃。朋友來了,我炒幾個菜,她圍著桌子轉喵喵叫,把她捧上來,就安靜了——她也不是要吃,是要巡視一遍,看看我做了什麼菜。
當一隻貓開始親近你,你的生活就不一樣了。有的人看起來是卑微的打工人,背後卻偷偷養了貓,從此你不再是流竄在大都市的孤魂野鬼,而是一隻貓心心念唸的鏟屎官。
我這麼平庸的人,能得到另外一個生物的眷顧,何德何能呢?


🐘
 我是它們當中的一個 

@西出成都
🌳動物朋友:鳥、魚、兔、蛙、刺蝟、松鼠
我家花園裡動物的故事很多,因為有池塘草坪和樹,所以會吸引來各種動物。喜鵲、鴿子來喝水、洗澡,蒼鷺來捉池塘裡的魚,兔子給喜鵲表演速度與激情,鴿子在樹上築巢,鷹隼來獵殺鴿子,刺蝟家發生了悲劇,青蛙差點淹死在肉湯裡。
最奇妙的是松鼠,松鼠來花園開會,我給它們吃的,它們會來還禮,還進到我的屋子裡參觀。我和野生動物有了交情,它們是特別單純的朋友,讓我感覺和大自然有了深度的連線。

我的松鼠小友

我住在德國,但跟它們說四川話,似乎也能溝通,儘管大多數時候是無聲的交流,從物質交換到建立信任和情誼。我家閣樓也住了小動物,夜深人靜時會聽到腳步聲,大多數時候我們互不打擾。
我寫過一些它們的故事,並沒有多麼傳奇,自然而然地發生。我成了它們當中的一個。

松鼠小友送給我的大核桃,比一般核桃大很多
@Joy
🌸動物朋友:松鼠、鴿子、狗、土撥鼠、鴨子、兔子、小鹿
小動物是最通靈性的。我常在院子裡給松鼠留下些果仁,到樹林裡散步的時候,總有松鼠會跑到我頭頂的樹上打招呼,歡快地叫,抖尾巴。還有鴿子會踱著方步進到我家,來嚐嚐我家狗狗的“肉嘎嘎”拌飯,然後一臉驚訝,“怎麼吃得這麼差”,哈哈哈,因為我買鳥食來餵它們。
有一年冬天我家屋頂還住了一家土撥鼠,工人說把要它們趕走,不然會亂咬電線。我不忍心,就跟它們說,你們乖乖住著,我給你們好吃的,比電線好吃,果然它們沒咬電線。
還有野鴨子、野兔子,以及一隻跟我好的小鹿,它會到我手裡來吃蘋果。跟小動物在一起好幸福啊!
@一把小雨傘
🐔動物朋友:一隻可愛的母雞
在超市買雞蛋,送了一隻小小的雞雛。帶回家後看著小小的它,我試著找了個大紙箱做它的家。到現在,我們已經相處了一年多,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沒有養過無法體會。
然而更多的是,這隻小可愛打開了我接觸動物的一扇窗,瞭解雞世界的喜怒哀樂,帶給我莫大的快樂,極端治癒的同時也引起我深深的思索,萬物有靈,善待動物是達成和諧世界的不二法門。
@脆皮巧克力脆脆
🐶動物朋友:小狗,具體來講是和未知品種小狗混血的比熊
它是我上大學的時候代替我陪伴爸爸媽媽的朋友。也是可以與我交心的朋友。我常常坐在小狗旁邊發呆,它發它的呆,我發我的呆,不需要語言、眼神、動作的交流,僅僅是互相陪伴就覺得十分治癒。
小狗不是我的寵物,不是我的玩具,它不需要可愛、乖巧、討好,它有自己的煩惱與精神世界。在小狗面前,我只是一個與它物種不同的普通人類。


🍅

 吃飯、睡覺、活著 

@暫時是個人,下次要試試別的
🦄動物朋友:我身體裡的動物
也許有點偏題,並不是動物朋友,而是這幾年,我在壓力大的時候會選擇學動物叫,吱哇吱哇、呱呱呱呱、嘎嘎咕咕、喵喵嗷嗚之類的,具體叫聲比較隨機。
對我來說還挺有用的,尤其是找個人衝著對方一通亂叫的時候。根據我的經驗,只要叫的夠多,對面的人最終都會和我一起叫。(在聊天的時候打字叫也是可以的,請相信文字有聲音!)
也許明天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事情,未來的路依然一片茫然,但是這和現下的我有什麼關係呢?我現在只是一個沒有腦袋、不用思考的小動物! 汪汪汪!
@hoho
🪽動物朋友:夜鷺
夜鷺可以說是城市裡最容易觀到的鳥類之一了吧!因為不論是成年體還是亞成體都有各自的搞笑風味,而被大家喜愛著,現在已經是小紅書的網紅鳥了。
我經常在中午散步的時候,看到夜鷺停在蘇州河兩邊。午休時間真的很短暫,但如果某一箇中午看到了非常多的夜鷺,心裡會升起奇異的幸福感。
我非常喜歡看它們飛起來的樣子,“猥瑣”氣質一掃而光,翅膀大大的,非常瀟灑美麗。圖片是6月10日中午看到的三隻夜鷺,它們像偶像團體一樣整齊地排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請欣賞!

@宜蘭
🐢動物朋友:小烏龜
她是在我心情最低落的那一年來到我身邊的,很便宜,只有18塊,一年的時間,她從四釐米長到了十釐米。看著她每天在龜缸遊蕩,早晨曬殼,晚上關燈就睡覺,張開嘴巴大口吃糧,我心情也好多了,人或許應該像她那樣活著吧。
無論發生什麼,她都安安靜靜的,只想著曬殼,吃東西,休息。她是我生命中的一個穩定因素,讓我可以去無條件愛她,信任她,她也信任我。我們作為完全不同的物種,可以生活在一起,我就這樣默默喂她小蝦乾,陪她一輩子。

@照照
🐹動物朋友:金絲熊
從小到大,我都沒有動物朋友長期的陪伴。很小的時候養過小雞小鴨,但是沒過多長時間,要麼生病離開,要麼被帶走,大人說不能影響學習。所以我特別羨慕有動物朋友陪伴的家庭。
結婚以後,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養寵自由,但是我沒有太多的信心,想先從小動物養起。在網上各種搜尋、比對,選定了金絲熊,又經過無數次尋找,找到了負責而且真正喜歡小倉鼠的賣家。看到胖乎乎的小倉鼠,我一眼就相中了最肉乎乎的它,等它斷奶,等它出月,半個多月後,才終於把它接回了家。
我以前特別在意人生的意義,甚至是執著的地步。每一分鐘,我都要求自己不能浪費,但這不現實,我就陷入到無限的焦慮裡。
曾經看到網路上很多金絲熊被訓練得擁有各種才藝,我想過讓它試試,但是它怎麼也學不會。它也沒想學會,每天就是吃吃喝喝,激情洗澡加瘋狂跑輪。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它只有兩三年的壽命,幾年一過,學得會學不會,都不是什麼大事。
一想到這麼可愛的小玩意兒有一天會離開我,我真的覺得它只要活著就行了,存在就是意義,希望它可以活得更久一點。我們也一樣,吃吃喝喝,洗澡運動,開心地存在著就是生命的意義。

@春信郵差
🦜動物朋友:黃桃臉牡丹鸚鵡
他的名字叫“手雞”,是被隨機分給我的一隻小鳥,卻篤定地愛我。他很小的時候,得了眼病。我給他塗藥膏,但他的眼睛又紅又腫。我以為他活不下去了,卻沒想到小小的他閉著眼睛,也要努力吃穀子,靠自己頑強的生命力長大了,眼睛也好了。
我一放他出來,他就會飛到我身上不願意走。後來,我抑鬱發作,拿出藥,躺在床上準備結束人生,卻突然聽見手雞的叫聲。我淚流滿面地開啟籠子門,又躺回床上,平時從不自己飛進房間的他,竟然破天荒從客廳飛到了房間裡,停在我的肚子上,嘰嘰喳喳,似乎在叫我好好活著。
我就這樣活了下來,他卻在一個冬天離開了。他代表著永不消逝的愛,用短暫的一生,教會我如何愛這個世界。


🪺
 相遇與告別 

@清鳥
🕷️動物朋友:蜘蛛
去年我家閣樓上出現了一隻小蜘蛛,每晚都掛在天窗邊。於是我每天睡前都跟它道晚安,我在閣樓上練瑜伽,它也在附近靜靜地看著。這樣過了好幾個月,有一天它突然不見了,窗邊它常溜達的位置空空的,我心裡也空空的。
@阿崔
🍃動物朋友:林蛙
在一家要轉讓搬遷的水族館,我們看到了一箱正在處理的橙色林蛙,四歲的女兒堅持要買,我們就買了兩隻橙色的林蛙。買回家後,女兒對林蛙的興趣很快就沒了,之後一直由我父親照顧著這兩隻林蛙,給它們換水和餵食。
去年跟癌症戰鬥了三年的我的父親去世了,忙完後事,我們才發現了養殖缸裡兩隻已經幹掉的林蛙。照顧林蛙的人走了,這兩隻被我們遺忘的林蛙也走了。
這個家的運轉是因為有人默默地在付出,而那個為我們默默付出的人離開了。
@花木
🪽動物朋友:珠頸斑鳩
某天天剛擦黑,我在口袋公園裡走路,注意到一條小路上有不少鳥類的排洩物,抬頭髮現樹枝上有兩隻臥在一起的斑鳩,形成了一個愛心形狀。
不論春夏寒暑,它們經常臥在那個離路燈很近的樹枝上,樹枝不高,比路燈高一點。感覺這對鳥挑的睡覺地方不太好,有光汙染,離人還近,關鍵是一點都不隱蔽。相較而言,其它有排洩物的路面上方,都很難看到鳥的存在。所以感覺它們傻傻的。
它們的存在是我出門走路的動力之一,已經在我的日常裡佔據了一個小角落,每次晚上出去走走,我都會抬頭看看它們還在不在。
我也單方面把它們認作是朋友。今年春末有段時間沒有看到,有點不習慣,猜測它們去築巢生娃了,希望育雛順利,也盼著它們早點回來。

去年2月風雪共白頭的一對“傻鳥”
@塔塔
🐱動物朋友:貓咪
2018年,我在潿洲島義工旅行,臨走時撿到一隻小貓咪,她藏在我的身上,跟我坐輪船、火車(特殊情況,不提倡這麼做),還跟我在瀘沽湖待了一個月,最後坐20多小時的臥鋪跟我回家。她在車上也不叫,不然我倆可能都要被趕下車了哈哈。
緣分妙不可言,她是家人也是朋友。

@不謝
🐕動物朋友:柴犬
它是朋友的小狗,叫小米豆,跟我們一起野炊。湖邊,朋友們釣魚,我坐在旁邊,她被拴在我的椅子腿上,好安靜地待著,我嘰裡呱啦一頓輸出,她還是安靜待著,任我摸摸。即使她不理我,也有一種在我身邊,陪伴我的溫暖。
那一天和朋友的野炊本就為了吹湖邊涼爽的風,做一場跳出日常的、愜意的夢。而小米豆就是那場夢裡最閃亮的部分。
@蘇赤赤
🦌動物朋友:哈利·波特的守護神
前幾年,我剛開始養狗,6個月大的狗正是活潑好動的階段, 某天在山裡走的有點遠,快到宵禁時間了,急匆匆往家跑。狗子猛然向後拽,我一回頭,看見一隻雄鹿,有長長的角,從樹蔭背後探出來。當場大腦宕機了,滿腦子都是“哈利·波特”電影裡呼喚守護神那一幕,不敢相信城市裡會有鹿。
第二次,也是半夜不睡,在林子裡遛狗,同一條路上跟朋友一起並排走,還是這隻雄鹿從我倆眼前大步流星地跑過去。我跟友人面面相覷,我說,這回你相信我上次跟你說看見哈利·波特的守護神那件事了吧。
或許不好的事情都會過去,因為人類真的有守護神。
@林蘇
🦋動物朋友:蝴蝶
它被困在房間裡,飛不出去,我雙手捧起它,開窗放它走。它卻在我手上停留了很久,超過十分鐘,可能是在休息,或者還沒搞清楚狀況,但是我會覺得,在它短暫的生命裡,這算得上漫長的陪伴。
這個星球,有它們陪伴,真好。

🌍
活著最棒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夠深入這個世界,與不同的物種萍水相逢。不一定要參與彼此的生活,但只要相遇,就值得珍惜。
如果把地球看作巨大的森林,我們可能是其中一棵樹、一株草,其它生靈也是,我們各自吸收養分,努力生長。
把自己放小一點,才能減少煩惱,感受到更多愛。偶爾,我們需要忘記自己是人類,敞開心胸去愛這個世界。

《我們由奇蹟構成》
編輯、撰文:汁兒
策劃:看理想新媒體部
封面圖:《毛毯貓
商業合作:[email protected]
投稿或其他事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