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毒植物”有多狠?男子擦pp後自殺,有人疼到崩潰!後被英國花園收藏當‘寶貝’…

講這個故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在戶外遊玩的時候,遇沒遇到過什麼有毒的、或者引起過敏的植物?給你造成過什麼傷害嗎?
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這樣一種潛伏澳大利亞的熱帶雨林深處的不起眼的植物。
它既沒有豔麗的花朵,也沒有巍峨的樹冠,卻藏著超乎想象的危險。它的刺毛一旦觸碰到人的皮膚,瞬間就能引發強烈的電擊感和灼燒感,那種致命的劇痛,足以讓每一個不幸接觸它的人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它就是被稱作“世界上最危險的植物”——金皮毒刺樹(Gympie-Gympie)。
這傢伙有多毒?有人不小心拿它當廁紙,結果疼到開槍自殺;還有人騎車摔進去,痛到懷疑人生。準備好聽故事了嗎?咱們這就開聊!
先來說說這刺樹的“毒王”背景。它生長在澳大利亞的熱帶雨林,尤其是北昆士蘭一帶,渾身裹著一層細小的“絨毛”,看著挺無害。
可別被它騙了——這些刺毛一旦扎進皮膚,就會釋放一種毒液,疼起來能讓人崩潰。

它的毒性強到什麼程度呢?當地人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自殺植物”!
二戰期間,一名澳洲士兵在叢林裡進行軍事訓練時,不慎一腳踏進了刺樹的範圍。剎那間,他被劇烈的疼痛吞噬,那種刺骨的折磨讓他幾乎失去理智。

由於當時醫療條件有限,他沒能及時得到有效救治,疼痛最終擊垮了他的精神防線。這名士兵後來被送往精神病院,那段被樹刺痛的記憶,成了戰爭故事裡揮之不去的一頁。

而說到刺樹最出名的故事,還得提那位拿它葉子當衛生紙的倒黴蛋。

那時候,他壓根兒不知道這植物有多危險。在叢林急需解決“內急”的他,隨手從旁邊摘下一片綠葉,心想這不挺方便嘛。

可沒過幾秒鐘,他就後悔了——接觸的地方像是被火燒一樣,鑽心的疼痛迅速蔓延全身。他強撐了幾天,嘗試各種辦法都沒能緩解,最終在絕望中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事兒傳開後,成了金皮樹“毒王”名聲裡最讓人心裡發毛的植物。
再來說個更近的故事,主角是個叫Naomi Lewis的妹子。那天,她在北昆士蘭騎著腳踏車,陽光灑在身上,風吹著頭髮,生活美得像畫。

誰知道,命運偏偏跟她開了個大玩笑——她一個不小心,連人帶車摔了下去。按理說,摔一跤也沒啥,爬起來拍拍土就行。可她這次摔的地方不是普通草叢,而是直直掉進了刺樹的“懷抱”。
當時她還挺樂觀,心想:“還好下面有植物墊著,沒摔太慘。”可沒過幾分鐘,她就後悔了——腿上開始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痛。
她後來形容,那感覺像是“被潑了滾燙的酸液,還被狠狠電擊了一下”,疼得她在地上爬不起來,整整20分鐘,眼淚鼻涕齊飛,嗓子都喊啞了。
Naomi說,那一刻她完全理解了“自殺植物”這名字的由來——那種痛不是一般的疼,而是讓人精神崩潰的折磨。她在地上掙扎時,甚至覺得自己撐不下去。

後來她被路人救起,緊急送到了醫院。醫生一聽是刺樹搞的鬼,臉色都變了……
他們告訴她,這植物的刺毛像小魚鉤一樣嵌在皮膚裡,拔都拔不乾淨。更可怕的是,毒液的威力能持續好久,有人被刺後疼了好幾個月。
Naomi在醫院躺了好幾天,吃止痛藥也沒啥用,腿上的刺還時不時“提醒”她一下。她說,有時候晚上睡著了,稍微動一下,那刺痛就像閃電一樣竄上來,疼得她從夢裡驚醒,只能默默咬牙忍著。
這刺樹的“惡名”還不止於此。Naomi回家後查了資料,發現它的黑歷史簡直能寫本書。
除了那個拿葉子當廁紙的倒黴士兵,還有個倒黴的科學家,研究時不小心被刺到,手痛了好幾年,連碰冷水都覺得像火燒。
而最早的記載在1866年,昆士蘭的一位道路勘測員在記錄當地植物時,親身經歷了這植物的恐怖。他的馱馬不小心被金皮樹的刺毛蜇到,結果不到兩小時,就因為無法忍受的痛苦而倒地身亡。
這成了歷史上首個被證實的金皮樹致死案例。後來,還有傳言說,有些動物被刺後疼得發狂,甚至跳崖自盡,這些故事在當地人口中流傳,成了一個揮之不去的警告。
再說回到Naomi……幸運的是,她後來恢復得還行,雖然腿上偶爾還有點隱痛,但她已經能笑著跟大家講這段經歷了!
她在網上火了一把,網友紛紛留言:“姐們兒,你這是拿命換來的故事啊!”
還有人調侃:“下次騎車帶個護膝,別再跟大自然硬碰硬了。”她自己也說,這次意外讓她對自然多了幾分敬畏,也覺得自己挺幸運,能活著講出來。

有趣的是,這刺樹的毒性還被科學家研究過。
他們發現,它的刺毛裡藏著一種叫“Moroidin”的神經毒素,能直接刺激人的痛覺神經,而且特別頑強,嵌在皮膚裡幾個月都不消退。
難怪有人疼到精神崩潰,甚至選擇極端的方式解脫。Naomi的20分鐘煎熬,跟Cyril直接瘋掉比起來,還算“輕量級”了。可不管輕重,這植物的威力都讓人歎為觀止。
更趣的是,這“毒王”植物如今竟然還被收藏到了英國北安伯蘭郡的Alnwick花園。
這地方有個響亮的名號——“毒物花園”。這地方聽名字就很英國,專門收集那些能把人嚇得腿軟的奇葩植物。
金皮樹在這兒可是個“大寶貝”,被小心翼翼地關在玻璃罩裡,只有專業園藝師敢靠近。工作人員還得穿得像防化部隊一樣,生怕一不小心被扎一下。
儘管防護措施做得這麼到位,花園還是收到過附近居民和園藝愛好者的提醒,大家都說:“這玩意兒可不是鬧著玩的,別大意啊!”
明明是個澳洲來的毒王,英國人非要拿回家當展覽品,還美其名曰“研究”。這股子“閒得沒事找刺激”的勁頭,還真挺符合英國人那股奇葩的幽默感。
瞧把大家樂得!嗯哈,不得不說,這個行為很“英國”。
朋友們,看完這故事,你們是不是也跟主頁君一樣,既好奇又感覺有點怕怕?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
Ref:
https://www.yahoo.com/news/lifestyle/got-grubs-rid-pesky-garden-150500663.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Mqd4RJUpzpKxH1aQdd9vO4wBANhRBoPrPwDae4TPTfJwvtBxe9dtnIViQgs5xAvv6Iiy2DSuliS-_jkixWK_Jg3Mg_ZhiJK1dFenMSLzifU2LESOiWt_k7vhADoC0ACF5HPVnSWAGbpJM3Un-7DENm1rIdtf4rALzBcXDv_uhw9
https://metro.co.uk/2023/03/25/womans-pain-after-falling-into-worlds-most-dangerous-plant-18502153/
https://forestwoodfolkart.wordpress.com/2024/03/06/he-could-have-died-dangerous-gardening-in-australia/
https://www.alnwickgarden.com/2023/07/04/gympie-gympie-the-stinging-new-addition-to-the-poison-garden/
好文推薦

圖片及資訊來源非註明原創均來自網路,文章/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絡留言,會立即刪除。
宣告:本公眾號釋出的文章和圖片等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完全真實性,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其他媒體、網路或個人非獲授權不可使用本公眾號的內容,違者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本公眾號不對文中出現的所有第三方廣告,以及釋出的所有廣告負有任何責任。
Sources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ll non-watermarked or specified are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The articles and pictures published on this official account are for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ng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do not mean agreeing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ing the complet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 and do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bout their scientificity and seriousness. Other media, networks or individual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official account without authorisation, and those who violate it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opyright. This official accou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party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all advertisements publish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