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秋天你可以做多少件事?
以下是DBC職夢學員Sophie在今年秋天達成的成就:
1️⃣在HKU完成最後一學年學習
2️⃣在秋招中接連拿下招商總行管培、浦發銀行、寶潔的Offer
3️⃣參加了亞洲小姐選美,目前已進入了16強

人,怎麼能夠既能,又能,還能?!下面請看女神進化史,‘a little bit agressive’的ENTJ是怎樣成為斜槓女孩的。
01
Finance之路,從一本書開始

書的內容印象不深了,但這個夢想伴隨了我十多年。高考結束後,我發現自己的分數雖然能報到清北復交,但選不到商科專業,毅然轉頭去了HKU。
因為我之前參加過港大多元卓越計劃拿到了降分。高考的好成績也幫我拿到了全額獎學金,我很穩地拿到了自己夢想的商科Offer,趕緊收拾行李直奔香港,開啟留學生涯。

不知道各位對自己的母校有什麼印象,如果要我給HKU貼標籤的話一定是
獨立、自主、求職氛圍濃厚
。
大一大二的時候我還在瑪卡巴卡,其他同學都已經開始參加社團、參加公司的低年級專案了。
直到大三我才如夢初醒開始追進度,靠Networking拿到了南方基金的實習機會,後來又去了華泰投行,差不多整個大三大四都在實習。
也是在這期間我接觸到了DBC。那時候我比對了3、4家求職機構,最後才被
DBC職夢
的專業度打動。
接觸DBC一方面是我因為主要是在大陸這邊實習,想找一些
香港的機會
,但是缺乏經驗和門路;另一方面確實也是券商/投行的headcount很少,競爭太激烈。

我在大陸做實習的時候不太需要這方面的知識,但
香港投行
對Technical考察很嚴格。我幾乎是從0開始,DBC幫我打了個好基礎。
另外就是我的良師益友Sam導師。認識Sam是我報名DBC最大的收穫之一。他一直是親力親為的幫我改簡歷、上課,把他在投行的經驗傾囊相授。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承擔了很多工作量,實習生做的工作和Fulltime也沒什麼區別。我之前從來沒做過M&A,0經驗開始學搭Model,還要直接向MD彙報。壓力巨大…但是成長速度加倍!
btw,前段時間震驚全網的海通和國泰君安合併Case,就是我們組做的。

02
不想當選美冠軍的商科生不是好Banker
然而人生真的是起起落落落落落,忙忙碌碌尋了一兩年寶藏,我居然,一個轉正!都沒有!拿到!
我知道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而是這兩年hc確實太少。但沒拿到華泰投行轉正的時候我真的很down,在華泰實習了一年,滿心以為這次肯定穩了…

當時就想著不能一直這麼頹廢下去,得找點什麼振奮自己。正好在家鄉看到了世界旅遊小姐比賽的分賽區宣傳。我從小就在學鋼琴、跳舞,天選選美人!為什麼不報名體驗一下呢?
沒想到,沒什麼經驗的我居然過關斬將
拿到了亞軍
,立刻解救了我當時頹廢的心情。收拾收拾爬起來,我還能戰!

這次經歷讓我發現,自己在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去找一個壓力更大的事情做,居然能夠有效分擔重負。於是今年秋招,我又報名了亞洲小姐選美比賽。
我的秋招季地獄行程也開始了…最忙的一週我的日程是這樣的:
第一天寶潔初面👉第二天浦發銀行初面👉第三天飛香港參加亞洲小姐海選👉幾天後寶潔終面👉一天後亞洲小姐第一輪比賽👉一天後浦發銀行終面



我現在想起那段時間都覺得好累…但在本entj瘋狂的時間管理下,最終寶潔、浦發的Offer都被我拿下,並且亞洲小姐比賽現在也進入了16強✌️
寫簡歷的時候我很猶豫,要不要把這段經歷展示出來,會不會讓公司覺得我很跳脫?
很意外的是每個公司都對我這段經歷很感興趣,很多面試官都會追問我你怎麼會來做金融?這段經歷你有什麼收穫?
我覺得一段獨特的經歷確實會讓你在面試中脫穎而出,但如何展示它也是一個學問。在答這種行為面的時候,大家可以多多把自己的經歷和公司的文化相結合。

比如我在面寶潔的時候把選美比賽的經歷和他們要求的團隊精神相結合,重點突出這段經歷中,所有選手一起演出的環節是怎樣鍛鍊到團隊協作能力的。
But!to be honest,拋開這些為面試準備的標準答案,我真正在選美比賽中切身感受到的是美貌不是稀缺資源,智慧才是真正的硬通貨。因為你去現場看,大家真的都很美!
所以真正讓我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不是皮囊。我在比賽時的“小心機”就是會去突出自己的學歷、能力。讓你自己更獨特,更不可替代,這點和麵試其實也是相通的。
03
3張Offer,但我的秋招還沒有結束
現在我已經拿到了包括招商總行、寶潔、浦發等好幾家Offer了,但是我覺得這個秋招季和選美之路一樣,都還能走得更遠。


很驕傲地一點是,今年我在大陸面試的透過率是100%,其中最滿意的是招商總行管培生這張offer。招商總行今年在大陸開設了3個面試點,每個點每條線只錄了個位數的同學。
而且我覺得自己能走完他們的面試真的不容易…招商總行的面試太難了!
全程充斥著沒有正確答案的筆試題,要求你解釋“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面試題,以及熬夜做PPT第二天Pre的壓力面。流程走完,我整個人都昇華了…
當然我現在也還在評估一些自己手裡香港和大陸外資的機會。準備全部結束後,再給自己的秋招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和很多在香港讀商科的同學一樣,我也有糾結過
大陸 vs. 香港
這個問題。如果有還在搖擺的學弟學妹,我的建議是:
-
如果你不挑行業,只想做泛商科,選擇大陸,機會多多,能讓你快速上岸。
像我之前因為在投行一直沒有轉正成功,才把眼光投向更廣泛的金融領域,在大陸拿到了銀行、外企fa等很多不同領域的Offer。
-
如果你只想做特定的金融行業,比如ibd、s&t、pb等,選擇香港,老牌金融中心的底蘊更深厚。
但不管你選擇在哪裡求職,一定一定要記住,儘早開始!這也是我自己血的教訓。特別是香港的early program非常多,大一大二的同學可以多關注,為自己的秋招早鋪路。

篇幅有限,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了。2025年將至,祝願大家都能在新的一年拿到自己理想的offer,不留遺憾。
以上為Sophie的分享
除了Sophie外,在2025招聘季還有數百位同學拿到了高盛、AQR、Jefferies、Bain、Kearney等眾多名企Offer。他們背景各不相同,但都在DBC職夢的幫助下成功上岸。


張,2025招聘季已達
張
的初衷


DBC職夢受德勤嚴格審計,所有的資料都真實可查;
「求真務實」是我們整個企業一直踐行的價值觀,我們堅持1張1張的積累,杜絕任何環節的虛假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