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醫美機構的熱門專案,皮秒雷射在祛斑、美白治療中表現優異。
皮秒雷射輸出脈寬在皮秒(ps)級別,可瞬間實現極高的峰值功率,對靶色基產生光聲作用(光機械作用),以震碎極小的色素顆粒,在保證有效治療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小對周圍組織的損傷。由於在色素治療方面表現突出,且過去以昂貴的進口裝置為主,皮秒雷射也被稱為雷射醫美中的“愛馬仕”。
2024年,國產皮秒雷射裝置井噴,5款產品先後獲批。至此,該領域共計已有6款國產產品,而在此之前,市場上僅有三款皮秒雷射裝置,均為進口。這些國產新品進一步豐富了國產雷射醫美裝置的品類和數量。
整體上看,國產雷射醫美裝置經歷了從有到無的階段,在參照進口產品的技術路線、效能引數、市場反饋等的情況下,走了一段捷徑。未來,要想避免盲目卷低價,就必須放棄“抄作業”式的發展模式。
01
皮秒雷射,一年內國產新品如潮
自十年前首款皮秒雷射裝置進入中國以來,國內皮秒雷射裝置均以進口為主。賽諾龍的PicoWay超皮秒、賽諾秀的PicoSure蜂巢皮秒是最早進入國內,也是至今為止最具市場影響力的兩款產品;2020年,韓國元泰科技的極光皮秒Picocare獲批後,也成為國內皮秒雷射治療市場的主要產品之一。
2024年,美敦宜、偉思醫療、半島醫療、芙邁蕾、安德光電幾家公司的國產皮秒雷射治療儀相繼獲批。此外,科英雷射於2023年獲批的皮秒雷射也在2024年進行了升級。

國產皮秒雷射治療儀,資料來源:國家藥監局、企業公開資訊
目前,包括進口產品在內,已獲批的皮秒雷射治療儀主要集中在兩大方向:去除文身,治療表皮良性色素增加性皮膚病。
皮秒雷射之所以能夠快速、高效地粉碎色素顆粒,是因為隨著脈寬的壓縮、光聲作用不斷提升,雷射可將色素顆粒粉碎得更加細小。同時,對於越小的顆粒,就需要越強的光聲作用才能進行有效粉碎。
為了起到足夠的光聲作用,皮秒雷射治療儀的脈寬、峰值功率等引數尤為重要,部分新產品公佈了其在這些關鍵效能方面的突破。
例如,美敦宜的Nd:YAG皮秒雷射治療儀(品牌:星超皮秒)擁有295ps超短脈衝、1.4GW峰值功率,能量輸出強大,顯著增強了光聲作用。半島醫療的皮秒Nd:YAG雷射治療儀(品牌:半島白極光)可達250ps超短脈寬、1.6GW超高功率,精準打碎皮膚中的色素團、治療時間縮短。科英雷射的Nd:YAG皮秒雷射治療機(品牌:KPICO+)採用微腔技術,最窄脈寬達350ps,峰值功率達1.43GW,瞬間將色素擊碎成更小顆粒。
脈寬發生器的高度穩定、光學元件設計、熱管理和熱穩定等,都是皮秒雷射需突破的核心技術難點。
例如,芙邁蕾的皮秒Nd:YAG雷射治療儀(品牌:星界皮秒)採用了消色差手具設計,可實現不同波長光線在治療面上相同的光斑大小;還擁有雷射恆溫熱管理、LEM控制系統等技術,支撐裝置的高效穩定輸出。安德光電的皮秒Nd:YAG倍頻雷射治療儀(品牌:童顏超皮秒)則運用單燈雙棒與單燈單棒組合模式及特殊種子源雷射器組合,更具耐熱與抗磨,阻耗效能衰退。
很顯然,隨著多款國產皮秒雷射上市,雷射醫美裝置市場的格局也會發生相應變化。
一方面,與其他領域的國產替代程序相似,國產皮秒雷射將以更低的價格搶佔市場,同時提升皮秒雷射的整體滲透率。
據瞭解,目前一臺國產皮秒雷射裝置進入民營醫療機構的價格約為40-50萬元左右,是進口產品價格的一半,這顯著降低了醫療機構購置皮秒雷射的門檻。
“國產皮秒上市前,皮秒雷射在民營市場大約只釋放了10-15%的需求,還有大量需求未被釋放。”美敦宜總經理劉帥認為,國產產品市場空間大。
另一方面,皮秒雷射有望替代調Q雷射。脈寬為納秒級的調Q雷射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但仍存在一些侷限,如對於某些難治性色素疾病療效不明顯。從作用原理上看,皮秒雷射的光聲作用與調Q雷射的光熱效應機理不同,皮秒雷射對色素疾病作用效果更好,對患者的皮膚損傷更小。
“市場也普遍認為皮秒雷射優於調Q雷射。以往,皮秒激光價格高於調Q雷射,國產皮秒大量上市後,價格已比部分進口調Q雷射更低;從長遠看,無論是存量市場還是增量市場,皮秒都有佔領調Q雷射市場的可能性。”芙邁蕾創始人夏雨青談到,除此之外,未來若皮秒點陣雷射可以獲批在細紋、頸紋、嫩膚方面的適應症,還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02
國產雷射醫美裝置在“捷徑”上狂奔
雷射器的效能決定著雷射裝置輸出光束的質量和功率,是雷射裝置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國產皮秒扎堆獲批,有市場需求驅動的因素,也與國內供應鏈逐步成熟、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相關。
“皮秒雷射種子源的技術路徑、供應鏈相對比較成熟,甚至已供應韓國的雷射裝置;尤其是532nm&1064nm雙波長的種子源供應鏈,為下游整機廠商的研發奠定了基礎。”夏雨青表示,監管部門目前也已有一套標準的審評體系,因此,2025年還可能有更多皮秒雷射裝置獲批。
據公開資料顯示,鐳寶光電、卓鐳雷射、杏林睿光等工業雷射企業均推出了用於醫美的皮秒雷射器。作為當前雷射醫美領域最貴的裝置,皮秒雷射的國產產品集中獲批、進入市場後,正式開啟了國產化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隨著國產氣體雷射器、Nd:YAG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等技術趨於成熟,一系列波長的雷射治療裝置均已實現了國產化。
“許多工業雷射器企業看到了醫美賽道對雷射器的需求,推出相應的雷射器產品,使得下游裝置廠商門檻變低。”劉帥談到,在皮秒雷射之前,已有多種其他雷射醫美裝置實現了較高的國產率,包括雷射脫毛儀、二氧化碳雷射、調Q雷射等。

國產率較高的部分雷射醫美裝置,資料來源:訪談、企業公開資訊
整體來看,包括皮秒雷射在內,雷射醫美裝置的國產化之路具有兩大特徵。
一是高度對標進口產品,功效與之比肩。
夏雨青以皮秒雷射舉例稱,國產產品從立項之初就以主流進口產品為參照,沿著532nm&1064nm雙波長的技術路線研發,在各方面嚴格對標的情況下,最終的效能引數不會比進口產品差。
功效比肩進口產品,也是諸多產品的宣傳點之一。例如,2024年11月,偉思醫療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其Nd:YAG倍頻皮秒雷射治療儀的臨床試驗資料表明,色素清除率跟進口對標產品沒有差異。
二是那些具有較大市場空間且市場反響好的產品,已實現了“能替盡替”,尤其是在中低端裝置市場。
醫美與純粹的治療專案不同,臨床需求是市場開拓的基礎,但不是全部,營銷也是某個專案或產品能否成功推廣的重要影響因素。
“一些在海外暢銷的產品,在國內並沒有推起來,或者只經歷了曇花一現的局面,例如非剝脫點陣雷射、染料雷射、長脈衝雷射等,這些產品國產替代的動力不足。”夏雨青認為。
劉帥表示,總的來說,市場需求高、替代價值大的雷射醫美裝置,都已實現了國產替代。
簡而言之,國產雷射醫美裝置在以進口產品的技術路線、效能引數、市場反饋等為參照的前提下,獲得了快速發展,這也的確是一條捷徑。
03
未來進階,跳出“對標”思維
雷射醫療裝置行業是多學科交叉整合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除安全性的考量外,產品的有效性、準確性和長期可靠性也必須得到保證。在雷射器、強光發生器等器件的開發、光電能量精確檢測及輸出控制、人機互動軟體系統設計、綜合系統整合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技術要求。
“能攢出一款產品與能夠做出一款好產品,這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夏雨青表示,造出一臺皮秒,本身並沒有特別大的難度;但如果要在核心的能量控制、光學設計等方面做出顯著的差異化優勢,則需要更大的投入。
劉帥坦言,醫美市場的需求是無止境的,變美是一個很綜合、很立體的概念;但目前雷射產品的種類並不多,可解決的問題也有限。“要想更好地填補臨床治療空白,‘抄來抄去’肯定是不行的,應該針對某個細分治療領域,創新研發出有效的治療裝置,例如,針對黃褐斑的有效治療,需要一款新的、全球範圍內尚未出現過的裝置。”
夏雨青認為,醫美市場正處於震盪狀態,對裝置的需求正在分化。過去,醫美機構大量推廣低價引流,近兩年逐漸意識到這種模式不可持續。患者需要的是有效的綜合交付,其中包括了醫生的專業判斷、對治療引數的建議等,裝置只是保障交付效果的很小一部分。“合規的產品增加,對於醫生和機構來說,是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但並不意味著效果交付能力會出現跨越式的提升。所有的臨床效果交付,都要依賴於醫護人員的專業操作,而不是單純的概念炒作。”
因此,在他看來,國產雷射醫美裝置需要跳出現有的、對標主流產品的思維,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患者和醫生的個性化需求,研發與之高度匹配的產品;具體來說,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結合實際場景推出更“輕量化”和更具價效比的產品。
前文已經談到,國產皮秒激光價格在40-50萬元左右。據分析,這一數字還有繼續下探的可能。短期看,低價是快速搶佔市場的有效手段,但從長遠看,“卷”低價並非可持續的出路,低價也並不完全等同於價效比。
要想實現高性價比,可以嘗試放棄一些只能體現技術含量、但市場需求小的峰值引數,找到成本更低的技術實現路徑。產品成本降低,同時能聚焦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降低操作門檻,這或許是更加高效的突圍之道。“舉個例子,皮秒雷射在美國大量用於洗文身,而中國市場對此需求很小,大部分是用來做美白和祛斑專案;那麼,相應的功能引數是否可以捨棄?”
其二,打造綜合能量平臺,更好地滿足中小醫美機構、醫生診所以及“光電超市”的需求。即透過一臺整合化的多功能治療平臺,治療多種皮膚問題。目前,國產在綜合能量平臺方面還存在空白,這是未來的一大市場潛力。
其三,加速醫美的數字化程序。醫美機構藉助數字技術進行標準化管理、提升營銷效率的意義重大,對中小醫美機構來說更是如此,而現實是醫美領域的數字化程度極低。裝置廠商的優勢在於,可以藉助大量治療資料搭建數字化體系,為機構提供產品+系統的綜合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裝置供應商。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領域,爭做細分領域第一款產品、爭做全球創新,都是率先建立產品與品牌認知、獲得先發優勢,進而提升競爭力的思路。以超聲醫美專案為例,半島醫療推出了首個“超聲炮”產品,並進行了大量、持續的市場推廣,此後更多國產產品相繼跟進。儘管超聲炮在審批和監管層面還存在瓶頸,但可以肯定的是,半島超聲炮的確在市場上佔據了突出優勢。
對雷射醫美來說,國產已經透過對標、跟隨實現了技術與產品的積累,接下來,是時候考慮更具競爭力的創新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