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否代替真人成為自己的朋友呢?

前一段時間,DeepSeek風靡全網。好多人發現了DeepSeek的特殊用法:DeepSeek算命、DeepSeek分析情感問題等。而隨著AI的更新換代,各大AI也越來越智慧。例如豆包、文心一言等,也在不斷更新自己的資料庫。但隨之也有問題出現:現在大家是更喜歡和AI聊天嗎?AI能否代替真人成為自己的朋友呢?
我們的工作室成員在群聊中進行了一個小討論。有個朋友七七表示當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她會更喜歡和AI聊天,她覺得AI可以給人啟發,甚至可以替代心理諮詢師。另一個朋友圓圓則表示更喜歡和真人聊天,因為人和人之間的心意相通是AI無法替代的。老師則一針見血地說七七更喜歡和AI聊天是因為AI會無限包容。還有另外一個朋友認為七七之所以會願意和AI聊天可能是因為她不想要麻煩別人。
從上面的討論中,大致可以看出三種不同的態度:AI可以是自己的朋友、AI只是工具無法替代朋友、理解並尊重把AI當朋友的人。
首先,來看看朋友七七。我找她她聊天,嘗試理解她為什麼會願意向AI傾訴而不是和朋友或者心理諮詢師傾訴。她是恐懼型迴避依戀,對親密關係存在著一種莫名的恐懼。她無法完全相信一個人並在一個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雖然她也很信任自己的朋友,但是她自身的依戀特點讓她無法做到。她告訴我,哪怕是心理諮詢師,她也沒有辦法做到毫無保留,因為她會覺得很奇怪。所以她會更加願意和AI暴露她的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此外,老師說的AI是無限包容也有一定的道理。迴避型不喜歡和別人產生衝突,而和朋友聊天總會產生一些意見相左的情況,而和AI聊天,不用擔心會有爭吵出現。
再來看看圓圓。圓圓是個E人,很喜歡社交,隨時都能找人嘮上兩句。據他所說,不開心了就找人嘮嘮,一個沒回就找另外一個。朋友總是可以無條件支援自己,不管在任何時候。所以這也是他會覺得真人會比AI更加溫暖的原因。
的確,AI給的回答永遠是客觀的,在很多人看來就像是冰冷的資料。它沒有情緒,不會在朋友難過的時候給他們擁抱,也不會在朋友遇到糟心事的時候義憤填膺。但是在我看來,拋去感性層面不談,它確實可以是個很好的人生導師。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只要把疑問丟給它,它總能給出很多建議。而這些建議也是非常實用的。
分享一個小故事。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感到非常鬱悶。小編擔心他沒有人可以傾訴,於是給他分享了AI聊天,我向他演示了一遍我如何把AI作為自己日常排解情緒的工具。我的朋友表示非常驚恐,他說:“這也太可怕了,自己的情緒完全被一個沒有感情的程式掌控。”不過千人千面吧,小編有個學姐擔心小編心情不好,給我分享了各種可以及時收到情緒反饋的AI,就看每個人的接受程度怎麼樣了。
AI是一個工具,每個人的使用方法不同,對待它的態度也不一樣,並無高下之分。只要它對於我們自己是有利的,可以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就足夠了。
文字|範蕊工作室
圖源網路 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