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洪雨欣
編輯丨陳彩嫻
3 月 17日,零一萬物正式對外發布了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並宣佈可提供企業級 DeepSeek 部署定製解決方案,打響了大模型“六小虎”全面擁抱 DeepSeek 基座模型的第一槍。
DeepSeek 專注 AGI,主要資源投放在基礎模型的訓練與能力升級上,只對外提供 API 服務、沒有深入接觸行業客戶,這給了第三方廠商如雲廠商、AI Infra 廠商結合自身計算資源提供一體機等服務的機會。
如今,零一萬物也接入 DeepSeek、與自家模型一起捆綁對外提供企業級模型服務,意味著大模型創業公司的競爭出現了新的形式:擁抱 DeepSeek 或不擁抱 DeepSeek,成為新形勢下的選擇,而放棄預訓練萬億級規模以上大模型、專注輕量化模型訓練部署的零一萬物選擇了前者。
DeepSeek 的出圈有一塊“法外之地”,就是企業級模型的私有定製化部署。此外,DeepSeek 當前只有語言模型,多模態能力還未提升,也給了模型廠商機會。
在將 DeepSeek 落地產業過程中,現有的“DeepSeek Inside”的企業解決方案普遍存在著部署難、應用難、定製難三大核心痛點。
自2024年底宣佈針對 2B 智慧化轉型市場的戰略聚焦一系列動作後,零一萬物針對 DeepSeek 模型私有化專業部署的市場痛點,將全鏈條技術管線複用到 B 端的模型私有化部署場景,推出了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
基於這一平臺,零一萬物首發面向企業客戶提供企業級 DeepSeek 部署定製解決方案,涵蓋了 DeepSeek 模型部署、應用實踐以及模型微調工具。在確保資料安全的前提下,將 DeepSeek 嵌入企業業務體系,快速支援行業模型定製和應用建立,讓原本的開源 AI 模型真正成為完整、合規且安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除 DeepSeek 全系列模型外,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還適配了阿里巴巴通義千問(Qwen)、零一萬物 Yi-Lightning 等國產最新主流模型。

基於目前行業內所面臨的部署難、應用難、定製難等三大難題,零一萬物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為企業規劃了DeepSeek 落地“三步走”步驟,並提供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
安全部署:開箱即用的企業AI底座
-
對於算力儲備薄弱的企業,零一萬物將聯合頭部硬體廠商推出軟硬整合式一體機方案,預裝高效能 GPU,內建 DeepSeek 全系列模型,部署週期縮短至小時級,助力企業快速上手 671B 引數的滿血增強版的 DeepSeek-R1 模型。

-
應用實踐:一鍵生成企業專家Agent
-
DeepSeek + 聯網搜尋:即時資料,賦能決策和業務流。
-
DeepSeek + 知識庫 RAG:構建企業專屬知識大腦。
-
DeepSeek + 智慧體 Agent:智慧體驅動業務自動化。
-
DeepSeek + DeepResearch:生產深度專業級報告
-
行業定製:專業微調讓DeepSeek進化更懂行
-
零一萬物給出基於 DeepSeek-R1 的成熟微調方案,企業能夠在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上,基於自身企業資料庫對 DeepSeek-R1 進行模型微調,使之符合垂直領域的業務需求。


在萬智企業大模型釋出之際,零一萬物的CEO李開復博士、零一萬物COO黃蕙雯等人也針對各類相關問題進行了回覆。
AI 科技評論篩選了部分有行業啟示性的問題釋出如下:
Q:目前大模型賽道ToB商業化團隊不少被調整,原因是什麼?零一萬物重注商業化ToB的商業化天花板有多高?最看好什麼賽道?
李開復:過去整個大模型行業 ToB 碰到挑戰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還沒有經歷所謂的ChatGPT時刻,模型賦能後企業能得到的價值也不夠大。另一方面,過去是模型廠商大幅砍價去爭招標,最後廠商都賺不到很多錢。
今天很多企業客戶都覺醒了,有了DeepSeek Moment之後,很多企業對大模型賦能自身業務抱著很大的希望,也願意在自己的公司去嘗試接入,並且用在更核心的業務場景,所以我認為,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下決心擁抱大模型。
零一萬物的管理層有些來自於創新工場,有些是成熟的創業者,也有大廠商業化團隊的高管。我們能夠看到,在不同行業,大模型將帶來不同的價值,我們會最認可下面幾種業務:一類是能快速利用大模型帶來收入;一類是願意下決心用大模型改造自身核心業務的。
Q:基座模型用的都是DeepSeek開源模型,內部應用介面是用的Dify開源方案,是不是有點依賴於開源方案?
黃蕙雯:對於企業來說,重要的是能夠把模型快速用上,開源且相對好用、標準化的工具可以加速效率。關於DeepResearch、聯網搜尋等功能都來自於零一萬物過去 ToC 的產品的積澱,我們在某些垂類技術的技術元件上積累了大量相關的開發經驗。
Q:零一現在還做預訓練和 Infra嗎?現有的技術團隊怎麼樣賦能包含萬智在內的產品線?
黃蕙雯:關於預訓練和Infra,我們的模型還是每天在運維。在策略上,我們不再投入做萬億引數以上超大規模的模型,主要是做中規模尺寸、價效比高的模型。
目前 MoE 的路線上還在做 V2 ,下一個階段會關注多模態跟其他能力的整合,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大模型需求。
我們現階段的預訓練跟Infra,基本上每一個組都聚焦企業服務和落地的解決方案,整體做更高性價比的選擇,所以在團隊搭配上相對比以前組織更精煉,也更敏捷。
Q:零一要開始做定製化開發了嗎?這種模式會不會很重?
零一萬物企業解決方案技術負責人王猛:定製化開發在過去確實是一個長週期重交付的事情,但現在AI coding的能力越來越強,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很多交付,這也是對行業根本性的顛覆。除此之外,我們整個產品的中臺有強大的擴充套件性,比如Dify是workflow的引擎,它是可插拔的,所以面對各類定製化的需求我們都比較能夠從容應對。
問:零一萬物的萬智這麼迅速推出,在哪個行業和應用場景得到驗證?
零一萬物全球解決方案與交付總經理寧寧:萬智集成了 RAG(檢索增強生成)、聯網搜尋、多模態文件解析、高精度 OCR,以及 AI PPT 生成等功能,覆蓋了從資料處理到內容生產的多個環節。這些元件不僅在我們的 ToC 產品中得到了驗證,也在零售、金融、製造、能源等 ToB 行業成功應用。比如,零一萬物與某上市遊戲公司合作遊戲大模型,與中細軟合作智慧財產權大模型,與倍漾量化合作金融大模型,還與中國移動、物美等企業在不同垂直行業場景持續探索。
問:零一萬物國內做ToB、海外做ToC的戰略是否會一直持續下去呢?
黃蕙雯:在海外,ToC某些品類的使用者體量不大,但使用者付費意識和意願非常高。我們在海外一直有收入,有穩健增長ToC的產品。國內目前ToB需求非常旺盛,但是ToB真正落地還做不到即插即用。AI 需要市場,市場也需要 AI ,這中間還是需要多方非常緊密合作。現在國內經濟需要各種增長引擎,AI 肯定是企業主非常重視的一塊。
問:跟地方政府的合作接下來還有什麼新的規劃可以分享嗎?
黃蕙雯:零一萬物在蘇州落地了產業大模型基地,會針對蘇州重點發展的產業,如製造、金融、政務等進行深度探索,同時我們也會開放跟其他地方政府與地方垂直行業的龍頭企業合作。
問:在DeepSeek帶來衝擊之後,零一萬物自己做了哪些調整?
黃蕙雯:最大的調整是,我們不再執著於只推 Yi 模型,會聆聽市場的變化和需求,採取“開放模型”的策略。過往我們的研發只專注於自研 Yi 模型,現在我們研發工作必須要相容適配國內優秀的 Top3 國產模型。未來有更好的模型和側重不同能力的模型,都會納入到零一萬物技術解決方案裡,把通用模型能力轉化為ToB的落地解決方案。
問:零一還會繼續投入做底模的迭代嗎?
黃蕙雯:我們明確不會再做萬億以上超大引數的巨模型,現階段的重點是能把AI推到市場上,讓市場不只歌頌AI,而是真正能用上AI。
問:零一萬物的Infra、數字人業務還是否提供服務?
黃蕙雯:都會提供,數字人在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上也是一個應用選項。我們會把過往嘗試和積累的不同產品線凝練成為功能模組,一同納入到新的一站式平臺上提供給客戶做產品。



更多內容,點選下方關注: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