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德·錢伯斯(Ed Chambers)與妻子瑪格麗特(Marguerite)住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大急流城(Grand Rapids Michigan),兩人事業成功,也為四個孩子營造了一個安全、有愛的家庭。
但是在1972年,艾德注意到妻子發生了一些變化,原本聰明機智的她變得健忘糊塗。在看過醫生後,他們得到了一個毀滅性的訊息:年僅42歲的瑪格麗特得了阿爾茨海默氏症(俗稱老年痴呆),一種無法治癒的大腦退化性疾病。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瑪格麗特變得特越來越脆弱,艾德為了照顧妻子只能辦理提前退休。但是到了1980年代初,瑪格麗特已經無法獨自完成日常生活最基本的任務,必須有職業護士全天候照看。艾德不得不接受現實,開始尋找合適的機構。

(瑪格麗特)
當時大急流城的養老院數量很少,但申請入住的人卻眾多,瑪格麗特排在長長的申請名單的最後。經過了兩年的等待,一家叫作高山莊園(Alpine Manor)的養老機構終於有了一個空床位。
高山莊園位於大急流城的市郊,隱匿於一處密林中,總共有208個床位。那裡離錢伯斯家只隔了三個街區,艾德可以隨時去養老院看望瑪格麗特。艾德第一次去養老院的時候,護士長接待了他,帶他參觀了整個機構。那是一座一層建築,劃分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一個護士站。四個區域交接的地方是一個公共區域,人們可以在那裡社交和娛樂。

(高山莊園)
養老院裡還有一間餐廳和一間美容沙龍,並提供手工課和社會調查興趣小組等等。艾德原以為養老院會像醫院一樣冰冷,但他看到地上鋪著地毯,窗戶上掛著暖色系的窗簾,牆上掛著讓人心情愉悅的藝術品後。此外,養老院打掃得非常乾淨,員工也很有禮貌。護士長告訴艾德,高山莊園被密歇根州醫療健康部門評選為傑出的療養院。
經過這番考察,艾德相信,把妻子送到這個地方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儘管他對把妻子送進養老院感到非常愧疚,但是高山莊園舒適的環境和專業的員工讓他感覺心裡好受了一些。
到了80年代中期,住在療養院的瑪格麗特已經無法行走和說話,她要麼整日蜷縮在床上,要麼坐在床上前後搖擺著身體。艾德仍然每天都到療養院去探望她。每次瑪格麗特聽到艾德的聲音,都會停止搖擺,伸出手把艾德拉到床邊坐下。艾德則會抓著瑪格麗特的手跟她說話。瑪格麗特會用眼睛看著丈夫,艾德知道,她仍然能夠認出自己。每天晚上,艾德都會哄瑪格麗特睡覺,把她交給高山莊園的護士後再離開。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一場可怕的噩夢即將在
高山莊園發生……

(瑪格麗特)
(字數:13,454)

凱西與格溫
23歲的凱西·伍德(Cathy Wood)從小就想成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在高中的時候就做過護工志願者。由於她在17歲的時候懷孕了,不得不暫停這條職業道路,而如今她的孩子已經上學,她可以重拾曾經的理想。此時,高山莊園正在招聘,凱西對護士一職的激情打動了管理層,被當場招聘為護工並立即開始工作。
一些病人只需要簡單的幫助,比如穿衣服和洗澡,而另一些則需要高度的看護料理,比如餵飯、喂水、在床上翻身等等。沒過多久,凱西就熟悉了所有病人和他們的特殊需求。她工作非常努力,也很聰明、健談,很快就成為高山莊園最受尊重的員工之一。

(凱西)
凱西是一個夜貓子,更喜歡值夜班。夜班往往比日班要清閒,她有更多的時間和其他員工社交。她的同事說,凱西就像高中裡的酷小孩,其他員工都喜歡跟著她,認真聽她說的每一句話。
凱西並不習慣被大家這麼喜愛,因為她的體重嚴重超重,非常苦惱自己的身材。生了孩子後,她的體重一度重達三百斤。於是,她經常把自己關在家裡,躲避外界的眼光,並透過不斷地吃東西來安撫自己的情緒。但是在高山莊園,她沐浴在他人的讚美聲中。於是,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和同事們待在一起,她開始一天連上兩班(三班制工作,她一天工作16個小時)。
凱西到高山莊園上班一個月後,凱西的丈夫目睹了她的變化:她開始在工作之餘,也喜歡和高山莊園的同事一起出去玩。她以前從來不喝酒,但現在喝得醉醺醺的很晚才回家,有時候還吸大麻。曾經那個足不出戶的母親越來越不關心孩子,還經常和丈夫吵架。
在他們關係融洽的時候,凱西不停地對丈夫講述高山莊園發生的八卦:護士之間的三角戀、同事酒後的性放縱、情敵之間的鬥爭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事情大多發生在女人和女人之間。她的丈夫很快就知道了高山莊園員工的大部分秘密,這讓他不禁好奇,高山莊園到底是個什麼奇葩地方?

(凱西和丈夫肯)
1986年9月,凱西在高山莊園工作不到半年時,她告訴結婚七年的丈夫,自己愛上了別人,一名18歲的女同事唐(Dawn)。凱西提出了離婚,但丈夫覺得凱西只是在經歷七年之癢,或者只是對女同性戀感到好奇,最終還是會回到自己身邊的。他帶著孩子住進了一家旅館,而凱西一個人留在他們的房子裡。
沒有了丈夫的支援,凱西無法獨自支付所有的賬單,這時一名同事介紹了高山莊園的另一名員工與她同住,那就是22歲的格溫·格列厄姆(Gwen Graham)。格溫之前也沒有護工經驗,但是因為高山莊園長期人手不足,所以她像凱西一樣被當場錄用了。
格溫剛剛和女朋友分手,正在尋找住處,她交的房租可以幫助凱西交付賬單。凱西和格溫一見如故,格溫搬到凱西家不到一週,凱西就和之前的出軌物件唐分手,開始和格溫交往。

(格溫)
這樣的八卦當然瞞不住高山莊園的員工,這對新晉情侶在一起的樣子讓她們覺得好笑。凱西身高一米八、大骨架、體重超標,有藍色的眼睛和漂金的頭髮,格溫只有1.56米高,但有60公斤體重、身材健壯,臉上長滿了雀斑。凱西頭腦機靈,而格溫四肢發達,同事們都開玩笑說她們彼此互補。
兩個人的原生家庭都很不幸,這加深了她們之間的紐帶。格溫於1963年8月6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妮卡市(Santa Monica)。她在一個農場里長大,直到五年級才搬離,之後的格溫一家經常搬家,最終定居在得克薩斯州。她的父親十分強硬,認為女兒必須明白生死的過程,在她年幼時就逼她觀看殺雞和宰豬。
在格溫的青少年時期,一次,她養的狗對著一個騎馬的人狂叫,導致那個人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回家後,格溫的父親給了她哥哥一把槍,要他當著格溫的面殺死那隻狗,然後埋了它。之後,格溫從土裡把狗的屍體挖了出來,一直儲存著它的頭骨。
格溫不僅有一個不近人情的父親,還有一個沒有盡到養育義務的母親。格溫的父親認為孩子不應該經常被擁抱或者和父母有身體接觸,這樣會讓他們變得軟弱。格溫的母親屈服在丈夫的威嚴之下,即便在女兒最需要呵護的時候,也極少擁抱女兒。
還有報道說,格溫的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性虐待她。格溫稍大一點後,開始自虐,她用刀片割自己,或者用菸頭燙自己,因為那樣能讓她從自己的痛苦中得到釋放。等到她長大離家的時候,她的兩條胳膊上有31處傷疤。

(格溫)
格溫在20歲的時候,遇到了一個28歲的女人弗蘭(Fran),兩人同居了。不久,這個女人想要回自己的老家開始新生活,她要格溫與她同去。格溫正想遠離自己的家人,於是同意了,來到了密歇根州的大急流城。在弗蘭的幫助下,格溫找到了高山莊園的工作。
凱西於1962年3月7日在華盛頓州的一個空軍基地出生,後來在她的妹妹芭芭拉(Barbara)出生後,一家人搬到了馬薩諸塞州。她的父親很快被派往了越南戰場。除了妹妹,凱西很難與別人建立關係。她很少社交,喜歡一個人待在臥室裡讀書,芭芭拉說,姐姐這麼做是為了逃避她的同學,她們都對她非常不友好。
凱西的父親從越南戰場回來以後,開始嚴重酗酒並家暴。當父親對孩子們施暴的時候,母親則在一旁冷眼旁觀,凱西和妹妹只能儘可能地躲著父親。在凱西青春期的時候,父親經常嘲笑她的外表,稱她太胖了沒有男孩會願意娶她。
儘管凱西的自尊非常低,她還是交到了一個名叫大衛(David)的男朋友。直到一年半之後的一天,凱西的母親去大衛家找女兒,但大衛的母親卻說她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黛比(Debbie),她向凱西的母親展示了自己女兒留著長髮、穿著裙子的照片。凱西的母親仔細一看,這不就是大衛女裝的樣子嗎?
母親回家後,對凱西發了一頓火,禁止她以後再見大衛,甚至威脅凱西要把她送進精神病院。凱西百般解釋,說自己也一直矇在鼓裡,不知道大衛其實生理上是一名女性。但是凱西的家人,包括她的妹妹都認為,凱西心知肚明自己處於一段女同性戀的關係裡,只是故意撒謊,以避免父母找她的麻煩。
十六歲時,凱西找了一個真正的男友,肯,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和格溫一樣,凱西高中就輟學了;也和格溫一樣,凱西對自己的父母懷恨在心。

怪事頻發
死亡在高山莊園是一件尋常事,沒有人來到高山莊園還打算活著從這裡出去。每個月都有五到六位病人逝世,到了流感季甚至更多。格溫到來後不久,就目睹了第一起死亡:一名叫海倫(Helen)的病人因肺炎逝世。格溫一開始看上去對此很悲痛,但是當海倫的屍體一運走,格溫就停止了哭泣,還對同事說,她受不了那個除了抱怨,什麼也不做的女病人。
在格溫到高山莊園大約一個月後,當另一名新來的護工值夜班時,收到一名病人按下的呼叫鈴,便急忙趕去那個病房。由於那個房間裡還有另一個病人正在睡覺,所以這名護工沒有開燈,悄悄地走進了黑暗的房間。但她走到床邊,卻發現呼叫的這名病人正在熟睡中,不可能按鈴。當她湊近檢視怎麼回事時,突然感到腳踝被人緊緊地握住。她尖叫著掙脫開,逃出了病房,吵醒了很多病人。
不一會兒,格溫從床底下爬了出來,歇斯底里地笑著,看著其他同事安撫那名受到驚嚇的護士。格溫幾乎每晚都會搞惡作劇,而不在意是否打擾到病人的休息。譬如,她會把床掉個頭,或者把床移到另外的房間裡,讓其他護士找不到病人。她還會躲在院子裡,趁護士查房的時候,敲打窗戶嚇唬她們。

(格溫)
有一天晚上,格溫喝得酩酊大醉來上班,經理蒂什(Tish)把她送回家,並向上級報告,期待他們開除格溫,然而格溫第二天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照常來上班了。
1986年12月的一天,凌晨4點半,南希(Nancy)被一陣電話鈴聲吵醒,對方說自己是高山莊園的護士,她的媽媽貝萊(Belle)的健康情況正在極速惡化,可能活不過今天了。南希離高山莊園開車要3小時,當她趕到那裡的時候,貝萊的床位已經空了。南希問護士站的人,自己的媽媽去哪裡了,卻沒有人知道。當南希說起自己接到的那通電話時,護士們都表現得很困惑。
之後,大家發現貝萊正像往常一樣坐在餐廳裡。南希找到護士長查了當天的電話記錄,發現沒有人記錄自己打了這個電話,也沒有關於貝萊的健康狀況不佳的記錄。於是,護士長查了當晚的值班記錄,一個名字跳了出來:凱西。
經理蒂什(Tish)知道凱西和格溫製造了很多麻煩,譬如用廣播系統聊員工的八卦,或者強迫有語言障礙的病人宣讀廣播,就為了嘲笑他們。蒂什對此忍無可忍,試圖在排班的時候分開凱西和格溫,但是她們會和同事在私底下換班,依舊粘在一起。
蒂什向養老院的主管舉報這兩個人,說每次她們待在一起準沒好事,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但是領導們卻置之不理。
1986年年末,一個匿名者向密歇根州醫療健康部門舉報,高山莊園的看護狀況堪憂,一名病人躺在便溺的床上達數小時之久,他們一週才會洗一次澡。舉報者指出,護士人手不足是主要原因。高山莊園年初僱傭了112名護士,到了10月份,僅剩71名。
政府部門派人前去調查,一名員工說高山莊園在最近一年內氛圍發生了奇怪的變化,護士用對孩子的語氣和病人說話,女病人的頭髮被編成了馬尾辮,手工課教室裡現在只有兒童繪本,坐輪椅的病人則被惡作劇般地推到了一起,讓他們大眼瞪小眼。
然而調查人員隨後提交的報告卻稱,高山莊園的一系列操作符合規定,不需要進一步調查。
儘管造成了一系列麻煩,凱西和格溫卻持續地受到管理層的表揚,因為她們都一天連上兩班,彌補了人手不足的問題。在一次政府進行的護理能力測試中,格溫得到了97分,考官在每一頁都寫了優秀,還在旁邊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在考察表上,格溫寫到自己把毛巾放到病人攥緊的手裡,以防止他們的指甲傷到自己。同事們也記得格溫總是在褲子口袋裡放一條毛巾。
凱西和格溫在高山莊園有一個自己的社交圈,但是也有幾名員工看清了她們的把戲,認為這兩個人是霸凌者和說謊精,她們透過恐嚇來維持自己的社交地位。凱西有一次向管理層舉報一名自己不喜歡的同事,說她沒有在病人小便後給他換洗。護士長跟隨凱西來到房間,發現一名病人躺在一灘液體裡,但隨後被證實是凱西讓格溫在這名病人的腿間倒了幾杯水。
真實犯罪作者、編劇兼製片人洛厄爾(Lowell)在書《比永遠多五天》(Forever and five days)裡寫道,格溫後來告訴別人,她很害怕凱西,因為凱西會陷害別人,但是她也有一種自豪感,因為凱西是她的女人。只要凱西是她的女人,那麼就沒人敢來惹她。

(凱西與格溫)
一天早上,一名護工和凱西一起給一個特別難搞的病人穿衣服,她發現這名病人平日裡總是大喊大叫,但是隻要一見到凱西,就變得很配合。護工問凱西,她是怎麼讓這名病人變得安靜的。凱西說,看好了,然後在病人的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病人臉上立刻露出害怕的表情,一言不發。護工問凱西說了什麼。凱西笑著回答:“我說你再叫一聲我就殺了你,而你阻止不了我。”
這名護工想要舉報凱西,但是她很害怕被凱西和格溫報復,最終沒敢這麼做。
幾天後,一個名叫唐娜(Donna)的護工在值夜班的時候接到了87歲的克拉拉(Clara)的呼叫。克拉拉已經在這裡待了6年,雖然患有阿爾茨海默症,但是她仍然可以和員工們交談。唐娜一走進克拉拉的房間,克拉拉就大叫道:“她們要殺了我,她們對我說悄悄話,說她們要殺了我。”
護士們發現克拉拉最近深夜總是在走廊上閒逛,便在她睡覺的時候,將她的手腕被綁在了床上。唐娜解開了克拉拉的手腕,陪她去了衛生間,然後送她回到床上。就在她給克拉拉重新綁上手腕的時候,克拉拉哀求她不要這麼做。她喊道:“你不明白,她們要殺了我!”唐娜向克拉拉保證沒人會殺她,然後關上燈離開了,留克拉拉一個人被拴在床上。

連續死亡事件
1986年的聖誕節,艾德和女兒珍(Jen)一起去高山莊園探望妻子瑪格麗特。珍帶了幾件保暖的衣物給母親,因為她的房間總是很冷,而且她因為生病身體不受控制地在床上搖晃的時候總是把被子掀開。他們見到瑪格麗特的時候,發現她的嘴邊有食物殘渣,珍找來一條毛巾,打算給母親擦嘴,但瑪格麗特跳了起來,極力躲避毛巾。
由於瑪格麗特的病情,珍無法和母親對話,但是她從母親的眼神里,看到了深深的恐懼。而在那之前的一週,負責照料瑪格麗特的正是凱西和格溫。
聖誕節後,瑪格麗特的情況大不如前,她不知為何總是發著燒。不到一個月後的1987年1月18日,艾德又和平日裡一樣來到高山莊園,瑪格麗特依舊在床上前後晃動,艾德握著她的手,對她說了一個小時的話。晚上8點,艾德離開。30分鐘之後,一名護士發現瑪格麗特躺在床上沒有了反應。護士們對她展開急救,但是60歲的瑪格麗特還是離開了人世。

(瑪格麗特)
護士長聯絡了機構的待命醫生,但那名醫生不想在週日的大雪天裡開車去檢查屍體,他要求把屍體送去停屍房。第二天,他在沒有見到屍體的情況下就簽署了瑪格麗特的死亡證明,死因一欄寫的是:心臟病發作。
三週後的2月3日星期二,一名護工發現95歲的莫特爾(Myrtle)在流鼻血,便為他止血並記錄了這起事件。莫特爾有過幾次中風和大腦器質性病變,她不能說話或走路,大多數時間蜷縮在床上。她最清醒的時候就是兒子去探望她的時候,她會微笑著撫摸他的臉。
凱西曾經公開向同事抱怨,她討厭莫特爾,因為她的需求太多,太難伺候了。
一個禮拜以後,莫特爾被發現死在了床上。她的鼻腔裡充滿了粘液,鼻子周圍有淤青,身旁有一條毛巾。和瑪格麗特死亡那次一樣,醫生還是沒有檢查莫特爾的屍體,就把它運到了停屍房,死因一欄也寫著:心臟病發作。

(莫特爾)
莫特爾的親人對她的突然死亡感到震驚,因為她幾天前還接受了全面體檢,根據醫生的描述,她的心臟極為健康。在把莫特爾安葬後,她的親人給高山莊園寫了一封感謝信,被釘在了員工公告板上。
幾天後,凱西和格溫邀請凱西的前女友唐去家裡做客。她們坐在客廳裡喝酒的時候,格溫不經意間提起是自己殺了莫特爾。格溫問唐想不想看看證據,接著帶她來到臥室。
“這是莫特爾的,”格溫指著衣架上的一隻襪子說道。唐對格溫和凱西的惡作劇非常熟悉,她認為這只是一個邪惡的玩笑罷了。凱西經常偷病人的東西,有一次她偷了一個病人的項鍊掛在自己卡車的後視鏡上,這隻襪子可能也是她偷來的。
1987年2月16日,一個星期一的早上,高山莊園一名叫做肖恩(Sean)的護工看到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79歲的梅(Mae)在床上坐立不安,看上去非常焦慮。肖恩拿一條毛巾給梅擦臉,但是梅痛苦地扯著毛巾,不想讓它碰到自己的臉。肖恩給梅翻了個身,把被子蓋好,便去檢查另一個病人了。她走的時候,梅非常清醒。
兩個小時後,肖恩再去檢視梅時,卻發現梅的膚色蒼白,手指是藍色的,脈搏難以察覺。不久之後,梅被宣佈死亡,她的死因被列為:心臟驟停。

(梅)
第二天,74歲的貝萊(Belle)臉上出現淤青,尤其是右側臉頰和鼻子周圍。大家推測,貝萊在晚上癲癇發作,可能倒在床邊的欄杆上磕傷了。
那天負責照看貝萊的是凱西。她經常向同事抱怨貝萊的需求過多,自己不喜歡她。而貝萊也不喜歡凱西,每次凱西給她翻身的時候,她都緊緊抓住床邊的欄杆,表示拒絕。
2月26日星期四凌晨3點,凱西在其他員工休息的時候,自願提出替她們在護士站值班。幾個小時後,一名護士發現貝萊已經死亡,而且她的胳膊以一種奇怪的姿勢放在她的身體下面。清洗屍體時,這名護士發現貝萊的那條胳膊上有嚴重的淤青。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也沒有人追究這件事,貝萊的屍體被運往停屍館。她的死因仍然是:心臟病發作。

(貝萊)
和莫特爾的家人一樣,貝萊的家人也無法相信這個事實。一週前醫生還說貝萊的心臟狀況良好。

有毒關係
就在驟然死亡事件在高山莊園頻發之時,凱西、格溫那一夥人卻過上了越來越瘋狂的生活。凱西和格溫會在不上班的時候在家裡舉辦狂野的派對,有同事不穿上衣在街上狂奔。這夥人也會在酒吧和俱樂部裡相互大打出手,護士唐娜就在一次爭鬥中被打掉了兩顆牙齒。
在《比永遠多五天》裡,唐娜對作者說:“我們都瘋狂了,我們不在乎彼此的感受,我們自己也喪失了任何感受。”
1987年四月的一天,一名叫做凱瑟琳(Catherine )的護士偷偷溜進高山莊園主管的辦公室,她的一個眼睛淤青,手上纏著繃帶,一根肋骨骨折。她不想被同事看到,只想私下裡給主管請假。她說自己的傷是因為出車禍了。
很快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凱西假借想要和凱瑟琳勾搭之名,把她引誘到大急流城郊區的偏僻之地。結果格溫出來把凱瑟琳打倒在地,對她的胸口和肚子拳打腳踢,而一些護士和護工就在旁邊圍觀。
主管把格溫叫到辦公室,問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格溫笑著說:“我不會做那樣的事。”這件事沒有對格溫造成任何後果。
這件事情之後,高山莊園的員工們都很懼怕凱西和格溫,很多人拒絕和她們一起值班。對凱西和格溫的舉報持續出現在主管的辦公桌上,但是都被扔進了垃圾桶裡。主管是凱西的好朋友,決定把凱西的值班和這些舉報她的人分開。不僅如此,凱西還獲得升職,成了護士長。

(凱西)
凱西的那幫同事朋友都感到很高興,只有一個人不這麼想,那就是格溫。她認為自己比凱西工作更出色,自己才是那個應該被升職的人。這讓她和凱西的關係緊張了起來,經常在家吵架,甚至打架。她們家的牆上到處都是打出來的洞。
當凱西知道格溫和另一個護士有了一夜情後,她變得怒不可遏。
格溫試圖離開凱西的家,凱西拽著她的頭髮把她拖回去,反覆打她的耳光。格溫工作的時候經常被人看見身上佈滿了劃痕和淤青。
1987年年中,格溫受夠了凱西,她搬出了凱西的家,搬進了一個拖車,陪伴她的是高山莊園另一名護士,21歲的海瑟(Heather)。格溫是海瑟的初戀,海瑟告訴格溫,自己瘋狂地愛著她。她們兩人有了一個計劃,那就是離開大急流城,回到格溫在得克薩斯州的老家重新開始。
凱西找到了格溫,要求她和自己回家。在吵了一架後,格溫終於同意了。據《比永遠多五天》裡描述,凱西帶著格溫來到臥室,她們做了愛,然後凱西用從高山莊園帶回來的綁帶把格溫綁在了床上。凱西來到床邊,拿著屬於格溫的裝滿子彈的槍,把槍管插進格溫體內,並威脅道:“我要殺了你。”

(《比永遠多五天》封面)
三個小時後,凱西才回到格溫身邊,把槍拔了出來,然後給她解綁。兩人經過一番討論,凱西終於同意這段感情已經結束了,格溫回到了女朋友海瑟身邊。海瑟問格溫為什麼對凱西言聽計從,格溫回答:“我有把柄在她手上。”
1987年8月,格溫和海瑟收拾好行李,搬進格溫的車,然後逃往得克薩斯州。

坦白
凱西現在又孤身一人了,她覺得非常寂寞。有天她找到自己的前夫肯,說她和格溫做了一些令她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想要告訴肯,但要求肯保證不會說出去。肯答應了。一陣沉默過後,凱西問肯:“你能想到的對一個人所做的最壞的事情是什麼?”肯說:“謀殺。”凱西問:“如果是殺了六個人呢?”

(凱西)
凱西告訴肯,她們殺了97歲的伊迪絲(Edith)。伊迪絲是高山莊園最受歡迎的病人之一,在那裡待了6年,她曾經告訴社群工作者,高山莊園的一切都非常美好。她每天到處串門,和其他病人聊天,但是在她死前的幾個月,她的健康急劇惡化,腿上生了很多壞疽(因為血流量不足或嚴重細菌感染而導致的身體組織壞死)。
1987年4月7日凌晨兩點半,伊迪絲被發現死在了床上。當晚負責她的值班護士是凱西,同時值夜班的還有格溫。
肯試圖理解凱西,他問凱西,她們殺人是否是為了結束他們的痛苦。凱西回答:“不不,我們殺人是為了找樂子。”
凱西繼續對肯描述殺人的細節:有一天她和格溫坐在餐桌旁玩字謎遊戲,逐漸感覺無聊,於是聊起了如果殺人會是怎樣的感受。於是她們選擇了60歲的瑪格麗特作為第一位受害者。
1987年1月18日,瑪格麗特的丈夫離開後,格溫和凱西來到她的房間,凱西在門口望風,格溫把一條毛巾墊在瑪格麗特的下巴下,用另一條毛巾捂住她的口鼻,然後狠狠地擠壓。瑪格麗特拼命地掙扎,但是無濟於事。
完事後,凱西和格溫都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去照顧其他的病人。30分鐘後,瑪格麗特被其他人發現死亡。這不是凱西和格溫第一次試圖殺死瑪格麗特,她們在一個月前就嘗試過,但是那一次,瑪格麗特只是暈過去了。有了那次的經驗,格溫意識到,在受害者停止掙扎後,還要繼續讓她保持窒息的狀態幾分鐘,才能殺死人。
凱西的描述解釋了為什麼瑪格麗特那麼害怕用毛巾擦臉。
凱西向肯解釋了為什麼她們會先選擇瑪格麗特。在高山莊園,有一個記錄本,每次有病人死亡,他們的名字會記在本子上,瑪格麗特的名字首字母是M,如果凱西和格溫能找到另外五個受害者,名字的首字母分別是U、R、D、E、R,那麼記錄本上就會出現一個豎排的單詞:謀殺(murder)。
但是她們的計劃很難實施,因為受害者必須是嚴重的老年痴呆,不能說話,這樣即使她們沒有謀殺成功,受害者也不會把事情的真相說出去。她們還有個測試受害者的小實驗,她們堵住受害者的口鼻,看他們的反應,如果他們的反抗過於激烈,她們就會放棄這個人,尋找下一位受害者。這解釋了為什麼有的病人鼻子上有莫名其妙的淤青,或者無緣無故地流鼻血。
凱西說,每次她們殺了人後,都會待在家裡喝酒、吸大麻。凱西和格溫一直喜歡在做愛時加入一些BDSM元素,格溫說她想重溫殺人的快感,於是在做愛的時候用毛巾堵住凱西的口鼻,直到她昏過去。
據一些媒體稱,她們的行為遠比凱西自己描述的更加病態,她們會在每次殺人之後,在高山莊園的空房間裡做愛。
凱西說自己每次替格溫殺人望風以後會感到很輕鬆,而她和格溫的關係也因為這個共同的秘密而更加緊密。她們相信,她們將永遠無法離開彼此,否則另一方會把這個秘密說出去。

調查
聽了這些話,肯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想要相信這只是一個精心編造的故事,畢竟凱西習慣性撒謊,也許是凱西對格溫的報復心理,讓她編造了這些謊言,但是肯也無法忽視此事的嚴重性。一年過去了,肯一直沒有告訴別人,他為這個秘密焦慮不已,凱西告訴他的那些細節讓他夜不能寐。
1988年10月6日,肯開車經過警察局,他終於做出了決定,要去舉報凱西。

(肯)
和肯一樣,警方一開始也表示懷疑,他們認為肯對自己的前妻懷恨在心,於是編造了這些謊言來構陷她。但是他們查看了高山莊園死亡記錄本,發現在1987年年初的短短幾個月時間裡,連續死了五個病人。在這些死亡事件當天的值班表裡,剛好每次都是凱西和格溫在同時值班。
第二天,當凱西在上班的時候,一位警探去高山莊園找到了她,要求她去警局裡配合詢問。凱西沒有表現出任何驚訝,也沒有問為什麼,她只是抓起了外衣,就默默跟著警察走了。
警察告訴凱西,她的前夫肯舉報她和格溫殺死了病人,凱西大笑起來。她告訴警察,有五名受害人,而不是她此前告訴肯的六名,她們分別是瑪格麗特、梅、貝萊、伊迪絲和莫特爾。她說,也許格溫還殺了另外三個(其中一個是謀殺未遂),但是她不記得了,要麼就是這些人死的時候她不在崗。

(凱西)
凱西回憶起格溫殺死79歲的梅的那天夜晚,格溫走到凱西身邊說,今天要做了梅。凱西警告她說,今天不合適,旁邊還有另外兩名護工,而且凱西要去另一個區域工作。但是她們最終還是想出了一個辦法,凱西用談論八卦分散那兩名護工的注意力,然後格溫偷偷溜進梅的房間。
凱西還說,她們殺貝萊的那天凌晨,差點被人發現。當時,凱西在其他員工休息的時候自願照看護士站,幫忙放風。而格溫從自己工作的區域出來,褲子後邊的兜裡塞了兩條毛巾,鑽進貝萊的房間。
凱西從護士站的內部通話系統裡,聽到貝萊的房間裡發出床單的沙沙聲,然後是人的呻吟聲,幾分鐘後,格溫從貝萊的房間裡走出來。
幾個小時後,一名護士發現貝萊死在了床上,胳膊以奇怪的姿勢擺在身體下面,上面滿是淤青。原來貝萊激烈反抗,格溫為了壓制她,把她的胳膊擰到身後,跪在她的身上。

(貝萊)
警方問凱西,格溫的犯罪動機是什麼。凱西回答:“格溫喜歡痛苦的東西,她的人生過得就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她想讓其他人也感受到一樣的痛苦。”
凱西稱她後來也感到厭倦了,不想再為格溫望風,但是她沒有阻止格溫繼續這麼做,因為她想讓格溫快樂。凱西說自己絕對不會殺那些病人,他們像她的家人一樣,她下不了手。
凱西還說,格溫從每個受害者身上拿走一個紀念品——從莫特爾那裡拿了一隻襪子,從貝萊那裡拿了一條項鍊,從伊迪絲那裡拿了一隻耳環,從梅那裡拿了一隻戒指,從瑪格麗特那裡拿了她過生日的時候,子女們送給她的一隻氣球。格溫把它們放在浴室的一個鞋盒裡,她搬出去的時候,把鞋盒扔了。
警方突擊搜查了高山莊園與死者有關的所有檔案,但是這仍然沒有引起管理層的重視,他們剛剛獲得了政府頒發的一個獎項。
不久,警方在凱西家裡發現了凱西寫給格溫的一封情書,裡面這樣寫道:“我愛你,格溫。我認為你很棒。今天下午,我迫不及待和你一起醒來,那時我將吻你,那時我將擁抱你。哦,格溫,我想你,我的小兔子,跳過來我的懷裡,讓我舔舔你的耳朵。哦,請說你將屬於我,比永遠多五天。”
警方問這封情書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她說這是她對莎士比亞的名句,比永遠多一天(forever and a day)的改編。每次她們多殺一個人,她就會在這句話的最後多加一天。
肯報警的六天後,警方出現在得克薩斯州格溫的拖車前。由於沒有切實的殺人證據,警方以三年前格溫犯下的寫空頭支票罪逮捕了格溫。警方期待從她的嘴裡套出殺人的證據,但是格溫堅持自己的無辜,甚至為了證明自己,願意接受測謊。負責測謊的人告訴警察,他認為格溫是一個冷血殺手,但是測謊結果是無法下定論。格溫被釋放了,她回到得克薩斯的一家醫院,繼續做護士工作。
與此同時,凱西也接受了測謊。在一個基準問題中,測試者問凱西,她身上發生過的最美好的事情是什麼。凱西說,是她的女兒,然後她又很快改變了主意,說是格溫。測試者又問,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凱西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格溫離開了她。
在正式的測謊過程中,測試者問凱西,她是否為了構陷格溫,撒了謊。凱西說,沒有。兩個小時後,測試結束了。測試者說,他毫不懷疑凱西試圖操控測試結果,在玩大腦遊戲。測試者認為格溫沒有殺人,是凱西編造了這一切,只為了報復格溫的離開。

(格溫和凱西)
對高山莊園謀殺案的調查進行到了第六週,一輛挖掘機開到了瑪格麗特和伊迪絲的墓地。其他的受害者已經被火化,無法再進行屍檢。瑪格麗特的丈夫艾德告訴媒體,他已經經歷了一次妻子的死亡,不想再經歷第二次,自從她被謀殺的新聞出來以後,他每晚都做噩夢,夢見自己在睡夢中窒息死亡。
雨水滲進了瑪格麗特的棺材,導致她的屍體的腐敗程度比設想的更嚴重。驗屍官重點檢查了她和伊迪絲的嘴部,看看有沒有殘留的毛巾纖維,以支撐凱西的說法。
驗屍官還檢查了她們的面部,看是否有人為窒息的證據,但是他既沒有發現纖維,也沒有發現窒息的跡象。凱西說格溫殺死伊迪絲的時候,她的假牙還在嘴裡面,如果這是真的,屍檢應當會發現伊迪絲的嘴裡有擦傷,但是也沒有相關發現。
但是屍檢可以確定的是,瑪格麗特和伊迪絲的心臟狀況都良好,不可能死於心臟病。於是,她們的死因被改寫為:謀殺。

(瑪格麗特的屍檢報告)

正義執行
1988年12月4日,星期天,警察手裡拿著逮捕令,包圍了格溫在得克薩斯的拖車,但拖車裡空無一人。拖車公園的管理者說,格溫和她的女友在幾周前跑了,不知道去了哪裡。警察回到警車上,然而當他們停在一個十字路口時,一輛野馬牌汽車駛過,駕駛座裡的人正是格溫。她立刻被逮捕,保釋金定為一百萬美元。幾個小時後,凱西也被捕了。
1988年1月,密歇根州政府健康醫療部門進行了自己的調查,他們認為高山莊園的管理層符合行為規範,同時在一系列謀殺案發生期間也沒有跡象表明有其它的虐待事件發生。
檢察官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只有瑪格麗特和伊迪絲進行了屍檢,只能證明他們兩個人是被格溫殺害的,而不能證明還有其他受害者。他們的案子主要靠的是凱西的供詞,因此她的配合非常重要。他們與凱西達成了一個認罪協議,只要凱西在法庭上指證格溫,並且就一起二級謀殺和一起謀殺意圖罪(conspiracy to commit murder)認罪,她就會得到寬大處理。凱西同意了。
格溫被控犯有一起意圖謀殺罪和五起一級謀殺罪。她的辯護團隊非常自信,因為沒有在死者身上發現毛巾纖維,凱西所說的格溫拿回家的紀念品也沒有被發現。唯一的證據就是凱西的證詞,但是她完全有可能是出於報復心理而撒謊。格溫堅稱,如果高山莊園真的發生了謀殺案,那也是凱西一手造成的。

(格溫在獄中)
然而格溫和凱西至少向三個護士同事以及凱西的妹妹坦白過自己的謀殺行為。
1989年9月,對格溫和凱西的審判開始了。凱西整整出庭作證了兩天,她一直留著眼淚,說話聲音很輕。她詳細描述了自己在望風的時候,格溫如何殺死了受害者,而她自己也是個受害者。她說格溫把她綁在床上,把槍插入她的體內。而在格溫的嘴裡,受到這樣虐待的人是她。

(凱西)
檢察官還找來了一位證人,就是格溫的女友海瑟。海瑟說,警察第一次搜查完走後,她問格溫是否真的殺了高山莊園的病人,格溫回答:“是的。”海瑟不願意相信,她說:“不,你沒有。”格溫抓住海瑟的肩膀,搖著她說:“我知道你不想相信,但是我確實做了。”海瑟走下證人席時,格溫對她喊道:“我依然愛你。”
陪審團討論了6個小時,最終認定格溫犯有五起一級謀殺罪和一起謀殺意圖罪。她被判處五個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受害者的親屬們大多對這個判決結果滿意,但是瑪格麗特的丈夫艾德對記者說:“我希望密歇根州仍然有死刑。”
有一位親屬缺席了審判,她就是受害者莫特爾的女兒黑澤爾(Hazel),莫特爾在世的時候,她幾乎天天去高山莊園看望母親,確保她受到了很好的照顧。但是和她的母親一樣,黑澤爾也不幸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在庭審的時候,她已經住進了高山莊園。
1989年10月,凱西被審判。她的律師代表她,宣讀了一份公開宣告。宣告中說:“對不起遠遠不夠表達我的歉意。我的餘生都將生活在後悔和內疚中。”凱西被判20至40年監禁。如果她在獄中表現良好的話,2005年,她就可以申請假釋。

(凱西)
很多人認為凱西在兇殺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望風這麼簡單,她的護士同事認為她是一個善於操控人心的習慣性撒謊者。有人認為凱西成功地欺騙了所有人,包括警探、陪審團和法官。
在《比永遠多五天》裡,記載了一名理髮師的回憶,她說自己曾經在1987年年底給高山莊園的一名病人理髮,那名病人告訴她:“昨天晚上,她試圖悶死我,但是我拼命地反抗,我連踢帶抓,最終嚇退了她。”在得知高山莊園真的發生了謀殺案後,她意識到那位病人說的是真話,但是病人所說的時間是在格溫已經離開高山莊園的五週後。
還有一位凱西的前獄友也說道,凱西在監獄裡炫耀自己犯下的謀殺案,她把這些案子的新聞剪下來貼在一起。凱西還對她說過:“我犯了這些案子,我讓格溫嚐到了跟我分手的後果。”
從2005年開始,凱西申請了一系列假釋,但是都遭到了駁回。她申請假釋的事也引起了受害者家屬的憤怒,她們認為凱西沒有任何悔過的表示,她對這些兇殺案的“貢獻”遠遠比她承認的要多。
2020年,服刑30年後,政府認為58歲的凱西不再對社會具有危害,允許她被假釋。凱西搬到了南卡羅萊納和她的妹妹生活在一起。
一位參與這起案子的退休警官告訴媒體:“凱西不應該得到釋放,她是整起事件背後的策劃人,她操縱著格溫。出於安全考慮,我不會讓凱西接近我的孫子和任何老人,她是一個連環殺手,她有可能再次犯罪,就像大多數連環殺手會做的那樣。”
隨著凱西的假釋,一些保密的檔案被公開了。這些檔案裡顯示,凱西和格溫一共因12起死亡事件被調查,但是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因為缺乏證據而沒能提上法庭。

後續
審判一年後,高山莊園被一家醫療公司購買,他們重新裝修並宣傳了新的療養院。

(高山莊園)
密歇根州也修改了法規,要求有可疑的虐待老人事件必須上報並接受調查。
如今美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各地的療養院依然為人手短缺困擾,護工也面臨過度勞累、報酬過低。密歇根州要求白天一名護工最多照看8名病人,晚上一名護工最多照看15名病人。
凱西和格溫的作案動機可能永遠不會明朗了。一位律師代理過另一個殺害很多老年病人的護士,他對記者說,犯這些罪的人通常是被社會遺棄,或者感覺自己被社會遺棄的人,而那些孱弱無力、需要他們照看的老人成了他們唯一的發洩物件。
凱西到底是不是背後的主謀,或者至少共同謀劃了謀殺,而不是望風這麼簡單?真相永遠只有凱西和格溫知道了。媒體給這兩人冠上了一個名號,叫“致命情人”(lethal lovers),從某種意義上說,那五位無辜老人的死,僅僅是她們這段有毒關係的副產品。
看看你讀過這些嗎?⬇️
版權宣告
本文作者:Lotti,編輯:襪皮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
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文字版權歸沒藥花園和創作者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聯絡我們

精選案件專輯
關注後回覆專輯名稱
連續閱讀專輯文章
國內大案 | 國外迷案 | 親密關係中的謀殺 | 連環殺人案 | 國內外冤案合集 | 漂流瓶人格 | 寄居蟹人格 | 和兒童有關的案件 | 那些我悟出的道理 | 真實講述 | 法律科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