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瘋,墨爾本華人企業遭殃!產品都在中國製造,澳洲造不了

太難了
爾本華裔女企業家Beatrice Toh本應在2025年迎來事業高光時刻——
她的兒童文創品牌HeyDoodle成功打入美國市場,還在紐約玩具展上盛大亮相。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美國突如其來的關稅政策,瞬間讓她的心情跌入谷底。
圖為Beatrice Toh
HeyDoodle以環保可重複使用的矽膠繪畫墊為主打產品,創意源於Beatrice身為新手媽媽時的環保初心。
品牌產品雖然在澳洲設計,但製造環節完全依賴中國工廠,成品直接從中國發貨給美國大型零售商。
按理說,作為澳洲品牌,應該享受特朗普政府新政下對澳洲“僅10%”的優惠關稅。
但現實卻是:產品因為是“中國製造”,依然要被徵收超過100%的高額關稅。

Beatrice表示:“這完全是個意外,我們本來還以為能避開高額關稅。”
但在多位貿易法律專家看來,只要原產地是中國,無論產品歸屬哪個國家品牌,都難逃高額關稅。
這一規則也被稱為“原產地原則”,意味著哪怕貨物繞道回澳洲再出口也無濟於事。
對HeyDoodle而言,這意味著原本售價30澳元的繪畫套裝可能漲至50澳元以上。
Beatrice認為,美國消費者不會願意為此買單。
“這不是生活必需品,只是一個讓孩子玩樂的工具。”
“接下來肯定會很難。我們會承擔一部分關稅,我們的批發商也會承擔一些,最終還是得由消費者買單。”
不僅是Beatrice,悉尼泳裝企業Sea Level的老闆Steve Philpott也正經歷相同的困境。
他旗下多個品牌均在中國生產並銷往美國市場,也因此遭遇關稅噩夢。
“這幾周簡直像過山車,”Steve苦笑道。
據他估算,美國市場如今已佔Sea Level近四分之一的銷售額。
關稅提升後,品牌根本無法全額轉嫁成本。
“市場根本吃不消。”
圖為Sea Level的老闆Steve Philpott

類似情況還波及到澳洲高階女裝品牌Zimmermann、大眾品牌Cotton On,以及國民內衣品牌Bonds。
這些品牌的產品也都是在中國生產的。
雖然目前特朗普對澳洲維持10%的暫定稅率,但只要製造地是中國,都會被徵收高額的關稅。
更糟的是,5月初,美國將取消中國直郵至美的“低值免稅”政策(de minimis exemption)。
這對那些從中國工廠直郵美國消費者的澳洲品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眼下,不少企業考慮將生產線從中國轉向柬埔寨、非洲等地,或者進一步向本土迴歸。
但如Beatrice坦言,澳洲本地並沒有她產品所需的特種印刷技術。
“一開始我就想在澳洲製造,但被告知我們這兒沒那種油墨。”
Steve也表示,考慮將工廠搬至柬埔寨或更遠的非洲,但是,“那裡的供應鏈和中國根本不能比。”
“中國在我們這個行業幾乎是世界最強的。我們和那邊的工廠已經合作了13、14年。”
“所以我們並不想搬到其他國家,在美國設廠對我們也不現實。”
眼下,Beatrice與身邊不少中小企業主一樣,正面臨兩難困局:
“庫存快要見底了,要不要繼續發貨到美國,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她希望政府能夠給予更多實質性的支援,“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
來源:ABC News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剛剛!重磅官宣!又一個熱門國家對中國永久免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