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疑似取消計算機學碩,研究生制度正在美國化?

文/Panopath過來人留學
微訊號:Panopath_liuxue
小編今天刷小紅薯時,看到一則“爆炸性訊息”。

清華大三的計算機系學生爆料:清華計算機系計劃取消學碩(學術型碩士),轉而只保留專碩(專業型碩士)

目前清華官方未出通告,但如果訊息實屬,那可真是學術圈的一次“地震”了。
01
清華的“應用導向”大轉型:學碩OUT,專碩IN。這意味著:
本科生將不再走“碩博連讀”的路:以前,大部分學生在碩士階段做學術準備,然後進入博士階段。現在,清華可能直接讓有志做科研的學生從本科開始走直博,不再有學碩這一中轉站,減少時間成本。
大學將更重視實際技術的應用:單純的理論研究內容將被削減,選擇碩士的計算機學生將有更多機會直接上手參與實際專案,提高實踐能力。
並且經過查證,小編髮現國內研究生取消學碩,並不是今年才刮起來的風向。早在2021年,北大數學科學學院就悄悄把學碩名額減到16個,而且博士招生人數直接飆升至81人,大量學碩的資源和名額被轉向了博士生
(21世紀經濟報道)
從這些政策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出未來“想搞科研”的只能直接讀博或走本博直通車:
因此,清華計算機未來搞科研的人將更早被選拔(本科階段),透過“直博、本博連讀”等方式定向培養。
對考研黨的重大影響——時間成本和規劃的壓力上升,選擇更少,要早早規劃做出決定!
想做科研?——你得儘早準備“直博”或“夏令營”路線,甚至爭取本科期間保研直博,因為學碩不再是跳板。
想讀研後再考博?——這條路變窄了,讀專碩後再讀博會更難,需要額外科研積累。
想畢業後直接就業?–專碩是不錯的選擇,專案經驗會豐富,但大環境就業難度確實也是未知數。
由此可見,國內高校或將迎來“專碩主導”時代。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頂明在採訪中表示:未來學碩在研究生招生總量中佔比會控制在20%左右,另外80%都將是專碩。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郭鑫則表示:這兩年,在教育部分配名額時,學碩的增加幅度確實不大,但專碩的增加卻很明顯,這與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目標密切相關。
(中國教育網)
清華計算機系是風向標,在未來可能浙大、上交、國科大等計算機強校跟進;其他工科/工學門類(如人工智慧、自動化、電子資訊)也逐步向“專碩主導”轉型。
這不僅是國內教育結構的重大變化,也引發對中外研究生培養路徑的對比和趨勢預測。
02
在美國,本來就沒有嚴格“學碩 / 專碩”之分。
絕大多數 Master of Science in CS(M.S. in CS)屬於應用型碩士(即“專碩”)不設定“科研導向的碩士”,真正想搞科研的人直接讀 PhD。
因此,美國CS領域其實早就預設:
  • 碩士是就業跳板
  • 科研要靠讀博來完成
這和清華正在走的“去學碩化”高度一致。
無獨有偶,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的CS研究生也基本分為:
Course-based(課程型)碩士——對應專碩,重實踐,2年內畢業,適合就業;
Research-based(研究型)碩士——對應學碩,常作為讀博跳板,但人數越來越少,有些學校甚至取消或嚴格限制申請人群。
比如:多倫多大學 CS:Research Master 不對國際生開放。
(https://web.cs.toronto.edu/graduate/msc)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MComp 專業型碩士是主流,Research型招生極少。
(https://masters.nus.edu.sg/programmes)
國外名校也正逐步壓縮學碩路徑,強化“碩士=就業導向”這一定位。
由此可見,中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正在全面對標國際主流,尤其是美國體系,但同時又帶有中國特色:
——國內的專碩,仍帶有統一考試篩選色彩,競爭比美國碩士更激烈。但培養目標、路徑設計、課程設定,已經在深度靠攏國際標準。
03
對普通人的影響是什麼?
小編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理科留子,沒有聰明到可以學習CS的腦袋,也沒有殷實到可以啃老的家境。
在查閱資料時,壓力莫名就襲來,好像對於我們這代人而言,我們不得不很明確地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無論做什麼都要提前規劃。
做了規劃固然是好的,可讓一個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去規劃未來四五十年的道路,總讓人莫名覺得殘酷。
(圖源自網路,侵刪)
本科畢業如果要直接就業,大學期間就要有實習經歷。
如果要繼續做科研,寒暑假就要找課題組泡在實驗室裡。
如果要留學,那就要提前準備託福雅思GRE和其他活動。
我們不停得給自己的人生做規劃,每一步都必須踩在計劃之內。如今,連迷茫的時刻都被縮短,本科畢業想做科研,就必須直接讀博,沒有學碩作為過渡。
發展政策的需求,落在每個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座加速的時鐘。我們不知道指標會指向何方,未來又會是什麼導向。
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現在的每分每秒,每天都在努力,做了多少實驗,投了幾份面試,刷了多少題目。至少這樣可以讓你懷著充實和疲憊的在夜晚安然入睡,而不是滿懷焦慮迷茫地枯坐到天亮。
如果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將選擇哪條道路,至少先奔跑起來吧!或許某天回頭,你會恍然發現,自己早已在命運的軌道上遙遙領先。

倡導理性閱讀,離夢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