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Qwen深度研究上線!免費AI助理幫你自動“吃瓜”、寫報告,實測效果如何?

免費平替OpenAI!國產Deep Research對決,誰更勝一籌?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5月15日報道,5月13日晚間,阿里Qwen團隊上線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智慧助理系統,所有人免費可用。
訊息一齣,引起無數“打工人”、“科研狗”的狂喜。深度研究能讓AI自動上網找資料、寫研究報告,本來幾小時的工作,現在十幾分鍾就能完成。相比於深度思考和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是大模型的更高階應用,幾十次深度思考或搜尋的組合,帶來的效率提升更明顯,對應的模型綜合能力要求也更高。
在國外,谷歌、OpenAI、Grok都推出了同類產品,但OpenAI的Deep Research需要付費200美元/月才能使用。在國內,同類產品還很少,智譜AI於3月底推出了免費可用的AutoGLM沉思,DeepSeek等其他產品還未推出Deep Research功能。
Qwen深度研究呼叫的模型,目前是阿里4月底最新推出的旗艦模型Qwen3-235B-A22B。據智東西此前報道,該模型在程式設計、數學、通用能力等基準評估中的表現優於DeepSeek-R1、OpenAI o1、OpenAI o3-mini、Grok-3和Gemini-2.5-Pro等業界知名模型。
那麼Qwen深度研究如何使用?實際應用效果如何?智東西第一時間帶大家看看體驗效果。
體驗地址:https://chat.qwen.ai/
進入網站後,使用者點選聊天框下的“深入研究”按鈕,就可以體驗深度研究服務了。注意需要保持“深度思考”和“搜尋”兩個按鈕是關閉的,否則看不到“深入研究”按鈕。

Qwen深度研究的主要執行包括“規劃-執行-總結”三個步驟。以一個文娛話題為例,近期熱播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6》話題點較多,於是我讓Qwen深度研究幫我係統地梳理下《浪姐6》的熱點。
輸入:
“幫我吃一下近期《浪姐6》的完整的瓜,重點關注陳德容、房琪等爭議姐姐,以及吳宣儀、宋妍霏、侯佩岑、葉童等人氣高的姐姐。”
Qwen深度研究在規劃之前,第一時間問了我三個問題,以確定報告範圍。這與我們在深度思考、深度搜索中與機器人對話差別較大,深度研究要研究清楚使用者的問題,會首先反問使用者幾個問題,從而對問題有更清楚的瞭解。在這個示例中,為了“吃瓜”全面,我要求Qwen深度研究的報告囊括提到的所有資訊。
在此之後,Qwen深度研究思考了8分鐘47秒,而後給我扔出一篇長達7頁的pdf報告,果然高階的瓜都是以pdf的格式呈現。
這份報告的最大亮點,在我看來是在報告的結尾生成了一個可下載的表格,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姐姐們的“關鍵事件與表現”、“觀眾評價與輿論焦點”、“排名變化或成績示例”。
這份表格乾貨覆蓋全,並且把值得關注的事件都濃縮在一句話裡,可以說是一份全面的“吃瓜地圖”。比如吳宣儀“失誤如提前慶祝比賽結果”、房琪“因聊天記錄與實際情況不符引發信任危機”等,點選後面的角標都可以去檢視信源原文。不過表格只列舉了問題中提到的6位姐姐,沒有適當延伸到其他姐姐,但這個問題也可以透過提示詞最佳化。
從整份pdf報告的內容質量來看,我認為還是非常全面和精彩的。如果讓我自己去搜索8分鐘,一定達不到這個完成度。
上下滑動檢視
Qwen深度研究是如何寫這份報告的?展開摺疊的深度研究過程可以看到。
一是研究規劃,圍繞“《浪姐6》熱點事件與爭議分析”、“人氣姐姐的表現與成長分析”、“節目整體熱點與綜合分析”三大方面,規劃了多達18個搜尋、查詢或者整理的相關任務。
二是執行規劃,圍繞“陳德容和房琪《浪姐6》爭議事件及輿論分析”、“吳宣儀與宋妍霏《浪姐6》合作舞臺表現評價”、“《浪姐6》全網熱點事件總結”、“陳德容和房琪在《浪姐6》中的互動及觀眾反應分析”、“房琪在《浪姐6》被淘汰前後輿論變化趨勢”、“《浪姐6》中傳統文化舞臺表現與觀眾接受度分析”六個主題,執行了搜尋、查詢和整理等動作。
三是總結,輸出一整份《浪姐6》吃瓜報告,包括文字版和pdf版。
為了有所比較,智東西也用智譜清言AutoGLM沉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搜尋。
可以看到,AutoGLM沉思的執行過程也包括研究計劃和搜尋動作。
研究計劃包括四個方面:
1、確認《浪姐6》是什麼節目,它的播出時間表和當前狀態。
2、搜尋陳德容、房琪、吳宣儀、宋妍霏、侯佩岑、葉童在浪姐6中的相關情況。
3、重點關注她們的爭議點和熱點話題。
4、在不同的網站上交叉驗證資訊,以獲取更全面的觀點。
AutoGLM沉思執行了14次搜尋動作。從輸出的結果來看,AutoGLM沉思的優點是在文尾放上了63條引用信源,數量多且可追溯。可能的問題是,智譜清言可能更需要最佳化下介面設計,其研究過程沒有像Qwen一樣用小框摺疊,而是直接呈現在最終答案之前,一直拉到底拉有點費事。
兩份輸出的報告大家可以對比看一下。我認為兩份報告都在很短時間內滿足了我強烈的“吃瓜”慾望,比較全面豐富,勝過我自己去用搜索引擎搜很多遍。同時,兩個工具都有沒有覆蓋的熱點,但一起用基本上覆蓋了所有的重要資訊。此外有一個共同問題是,搜尋的信源比較泛,如果拿來研究更加專業的問題,可能需要使用者自己對生成的報告多加甄別。
上下滑動檢視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開啟通義千問網頁版,智東西發現其“分析研究”功能實際上已經具備“深度研究”能力,而且採用了左右分屏、回看任務等介面最佳化。
結語:深度研究工具開啟認知新正規化
阿里Qwen深度研究智慧助理的推出,讓更多人能用到AI自動檢索資料、生成報告功能。實測顯示,它能快速自動梳理複雜資訊並輸出結構化內容,大幅提升效率,儘管細節覆蓋仍有最佳化空間。
從行業看,免費開放的Qwen深度研究降低了深度研究類工具的使用門檻,與智譜AI等國內玩家共同推動AI輔助分析產品的發展程序。未來,這類工具或將成為職場和學術研究的新標配,開啟認知新正規化。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