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說錯一句話,美國F1簽證被取消…

距離特朗普上任快三個月了,對於留學生來說,可謂是腥風血雨、動盪起伏的三個月。最近,美國多所知名高校的國際學生在毫無任何預警提示的情況下,突遭簽證被取消的變故,入境過程中也頻頻受阻,嚴重的甚至直接被遣返,對國際學生最重要的F-1學生簽證的拒籤率更是創下新高,未來幾年的赴美留學形勢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
From Letsight
微訊號:letsight520
最近美國多所名校國際學生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遭遇簽證被取消、入境受阻、甚至被ICE拘留遣返。
而且在2024年,美國F-1學生簽證的拒籤率更是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國際學生群體正面臨一場大動盪。
上週五,斯坦福大學校報釋出一則訊息,聯邦政府突然撤銷了6名國際學生的F1學生簽證,包括4名在校生和兩名應屆畢業生,其中一名還是中國留學生。
校方事前還沒有收到任何通知,而是透過SEVIS系統被動獲悉這一訊息,到目前為止聯邦政府都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和說明。
圖源:stanforddaily.com
SEVIS系統用於記錄所有國際學生在美的身份資訊,受到國土安全部的直接監管,可以說每一位國際學生的動態都在SEVIS的掌握之中,它直接決定國際學生的去留。
據媒體報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有至少4名留學生的簽證被撤銷;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有5名學生簽證被取消,另有1名學生在入境時被拘留並遣返。
儘管譴責聲一片,但聯邦政府至今沒有公開解釋具體吊銷標準或依據,從目前已知的資訊來看,此次行動很可能與部分學生參加校園抗議活動有關。
此前,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提到,未來將要驅逐參與抗議活動的外國大學生。如今這一行動終於落地了。
上個月,哥倫比亞大學有學生就因“涉嫌參與敏感活動”而被撤銷簽證;康奈爾大學也有學生因“發表爭議性言論”而遭審查並吊銷簽證
但是,也有不少學生並未參與任何親巴勒斯坦抗議或相關政治活動,卻同樣遭遇簽證取消。
比如3月31日,明尼蘇達大學一名國際研究生因涉嫌酒駕被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拘留;3月28日,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曼卡託分校的一名學生在校外住處被ICE帶走,校方至今未收到任何正式理由或事前通告。
圖源:Reddit
目前,受影響的高校範圍持續擴大,據不完全統計,超過50所高校受到波及,包括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紐約大學、羅格斯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密歇根大學等都有至少1名國際學生簽證遭到撤銷。
一些學生已經選擇自行出境,但也有個別學生,比如塔夫茨大學與阿拉巴馬大學的國際生,目前還在移民局拘留中。
據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透露,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0份學生簽證被撤銷。他在宣告中強調,美國政府將動用一切合法手段,驅逐那些被認為對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構成威脅的國際學生。
圖源:Inside Higher Ed
一夜之間,數百名從“合法留學生”變成“非法滯留者”,而且學校和學生在此之前毫無預警,更不清楚撤銷理由。
更離譜的是,簽證被取消的決定極具主觀性與不透明性,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最近美國國務院公佈的資料顯示,2023-2024財年,F-1學生簽證的整體拒籤率升至41%,創下過去十年來的最高紀錄。
這意味著,每五位申請者中就有兩人被拒籤。
這一數字相比10年前,2013-2014財年的15%拒籤率,幾乎翻了三倍。
圖源:The lndian Express
雖然全球範圍內的申請總量略有下降,但拒籤人數依然大幅上升,可以看出簽證發放數量和稽核標準都在明顯收緊。
據統計,2023-2024財年,美國共收到約67.9萬份F-1學生簽證申請,其中約27.9萬人被拒籤。
而上一財年,即2022-2023財年則是69.9萬份申請中有25.3萬人被拒,拒籤率為36%。
總簽證發放量也從上一年的44.5萬張減少至40.1萬張,發放簽證數量明顯下降。
至於拒籤率為何節節攀升這一問題,美國國務院對此並未給出具體解釋,只是說依據的是《移民與國籍法》及相關法規,對所有簽證申請進行“逐案審理”
綜合多方分析,除了個人材料沒有準備充足之外,拒籤率上升可能與以下幾方面因素有關:
1.地緣政治與中美關係緊張
雖然F-1簽證面向全球學生,但中國和印度是美國兩大生源國。
近年來尤其是中國申請人受中美關係影響較大,審查中國STEM專業學生更嚴格,尤其是人工智慧、航空航天、半導體等敏感領域,很多被列入“技術審查清單”
而且受美國國家安全政策影響,審查程式變慢、透過率下降。
2.申請人數多、競爭激烈
儘管整體發放簽證減少,申請量依然保持高位,2023-2024財年接近68萬份。
這造成配額壓力上升,美國各地使領館簽證官數量有限,在申請量激增背景下,可能採用更為保守的審查策略。
圖源:The lndian Express
3.“美國優先”理念,影響移民和教育政策
雖然F-1簽證是非移民類簽證,但美國政府對國際學生“畢業後是否留在美國工作”越來越關注。
簽證官會嚴查申請人的職業規劃,若判斷其存在“移民傾向”或“留美工作傾向”過強,往往會傾向於拒籤。
這邊F-1簽證無預警取消,另一方面,F1拒籤率飆升,國際學生在艱難中生存。
雖然美國國務院並沒有公佈各國拒籤率的詳細資料,但作為國際學生申請人數最多的群體之一,中國學生的整體透過率只會越來越低。
當前,美國針對國際學生的打壓力度正在不斷升級,這場風暴遠不止撤銷學生簽證、拒籤率飆升那麼簡單。
前段時間有外媒曝出,美國國務院已正式啟動“Catch and Revoke追查與撤銷”行動,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對國際學生的社交媒體進行全面審查。
一旦有問題,簽證可能直接被吊銷,甚至面臨被遣返的風險。
圖源:Federal Register
據報道,此次行動由美國國務院牽頭,聯合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共同推動,組成了“全政府級別”的協作機制。
行動第一階段的目標人群包括自2023年10月起,登記在SEVIS中的10萬名國際學生。
AI將掃描包括X、Instagram等社交平臺賬號,重點監控關鍵詞如“支援哈馬斯”、“呼籲Intifada”等敏感內容。
除了網路言論,政府還將綜合參考:各高校的校園抗議記錄、校方對學生的紀律處分以及來自猶太組織及維權團體提交的“問題名單”。
現任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早在2023年就曾公開表示:如果你在美國大學為哈馬斯歡呼,那你就不該待在這裡。
如今,他親自主導此次“清算行動”,很明顯是在和特朗普打配合,試圖透過行政手段規避國家安全風險。
圖源:theguardian.com
此次行動的打擊範圍已不僅限於F-1簽證持有者,即使拿到綠卡也不安全。
最近,哥倫比亞大學一位親巴勒斯坦抗議的組織者、敘利亞裔綠卡持有者 Mahmoud Khalil就被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當場逮捕。
他沒有任何犯罪指控,也未遭法院判決,只是因為曾經在校園抗議中言辭激烈,就被認定“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面臨被驅逐出境。
圖源:CNN
這次“Catch and Revoke”行動標誌著,美國對國際學生的審查已從傳統的簽證申請稽核,升級為數字空間與言論自由的全面監控。
在AI技術參與下,這場“清算行動”或許才剛剛開始。
最近關注一系列美國高校、留學生的訊息,特朗普政府圍繞留學生的一連串操作,真的讓人感受到寒意。
從簽證被拒到無預警被取消,再到社交媒體發過的內容也可能被AI“翻舊賬”,現在的留學生在美國過得越來越小心翼翼。
過去大家都覺得,只要好好讀書、遵守規定,留學生活就能順利進行,但現在連學校都可能不知道你簽證被取消的原因。
很多人一夜之間就會失去合法身份,甚至有的人只是發了一句言論,就可能被遣返。
這不僅僅是“管得嚴”,而是整個環境在變,美國對國際學生的態度,已經從過去的“歡迎”變成了“審視”。
未來計劃美國留學的孩子,可能要面對的不只是考試和語言,更是一個越來越複雜、敏感的環境。
最後還想提醒大家,已經在美國留學或者未來幾年赴美留學的孩子,一定要儘快把社交媒體上的敏感言論處理好,以免埋下禍根。
本文系授權釋出,From Letsight,微訊號:letsight520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