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點選上方“ZOOMiN特寫”關注本公眾號↑

在「英美高校經驗分享——心理、神經科學」專場直播中,我們的嘉賓子笛分享了近年心理學的申請和錄取情況,專業設定與發展,高中階段該做哪些準備,以及心理學職業發展方向等內容。特寫君給大家梳理出其中部分內容,分享給還未收看直播的朋友們。(🌟特寫君提醒:文末有福利哦!注意領取!)
ZOOMiN
”

子笛學姐
ZOOMiN 2020屆學姐,本科就讀於西北大學心理學專業,碩士就讀於範德堡大學心理諮詢與學校諮詢雙方向。本科時曾在學校和機構做過學生諮詢與輔導,在心理危機專線做過接線員,在健康心理學實驗室做過研究助理,也在保險公司做過人事實習生。期待與大家分享心理學本科的就讀體驗以及心理學就業方向探索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心理學在學什麼?
大家好,我是子笛,很高興今天可以來直播間,也算是老朋友了。心理學是一個很廣的學科,主要研究人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它從微觀層面的神經遞質傳導(生物、神經心理學)到宏觀的社會反應(社會心理學),涵蓋了多個維度和分支。
在這些維度之間還有很多中間層次,比如大腦認知層面的認知心理學、個人層面的個人發展、人格發展,以及心理疾病的研究。我本科時參與了健康心理學lab,研究個人健康狀況。還比如有家庭、親密關係、團隊(如運動心理學)、組織心理學,以及文化心理學,探討不同文化對心理狀態和認知的影響。本科在美國學心理學的話應該和英國很不一樣,英國會做得深一點。美國本科的心理學教育相比英國較為通識,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各類課程,壓力也相對較小。我覺得就本科的學心理學就屬於你想好好學就能學很多,壓力也不是很大,如果你就屬於那種感興趣,想稍微瞭解一下,我覺得也是比較容易畢業的一個專業。
我在選校時對不同學校心理學的課程和教授研究方向進行了研究,不同學校確實有不同的側重。西北大學側重社會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的課程和教授資源。我現在在範德堡(教育學院很有名),而本科時考慮過布朗大學(更偏認知科學和腦科學),但最後沒去,因為我對那方面興趣不大。
教授的研究興趣對課程設定有很大影響,我的課程通常包括講課、小組討論、紀錄片與電影分析、熱點時事討論等。作業形式有閱讀研究論文、反思報告(如幼兒園觀察)、臨床實操等。我們曾討論過奧運會性別爭議的案例,結合性別心理學和生物學視角。作業形式包括閱讀論文、寫反思報告和診療報告,以及傳統的研究論文等。
關於如何瞭解不同學校的心理學方向,最官方的渠道是各學校的官網,官網上列出了課程、畢業要求、教授研究興趣和實驗室等相關資訊。

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分類主要分為三類:社會層面(人格、臨床)、生物腦科學(認知神經科學)、以及教授個人專題課程。在西北,所有學生都必須學習這幾類課程,因為本科心理學是通識性的。學校會安排兩類教授:一類專注教學,另一類專注科研,但也會教課。教學型教授更注重學生互動,而研究型教授通常會有自己的實驗室。教學類教授通常沒有自己的實驗室,但會指導學生做獨立研究,幫助那些不屬於其他實驗室的專案。
如果說本科想去某一所美國大學讀心理學,意味著高中要學生物與化學嗎?
雖然建議高中生學習生物和化學,但心理學本科不一定要求你必須具備生物或化學深厚知識儲備。即使不擅長這兩門學科,你依然可以選擇其他心理學方向。心理學確實是有一些不同的分支,可能和生物化學比較有關的,那就是神經科學這一類,我覺得就是基本上會要求你選一到兩節神經科學,你比如說不是很想學神經科學,那我覺得認知科學方面就不是那麼生物的,所以如果實在是學不來,我就覺得不一定要學。但是學了肯定會對心理學這個學科生物層面會的理解的更加深刻。
在西北大學,要求學生選修至少兩門與數學、統計或計算機相關的基礎課程,這些課程並不難,難度較低。
心理系的學生的畫像是什麼樣的?
心理學學生一般都對人類行為和世界有好奇心,願意關心和照顧他人。在西北,很多學生傾向於臨床方向,有蠻多人做心理諮詢師,或者就是相關社會工作的職業,然後也有一部分人會想要走 PhD research 。
心理學本科的就業/深造情況是什麼樣的?
心理學本科畢業後就業方向有限,本科心理學出來只能做美國人高中畢業可以做的一些工作,類似社工護理的一些工作。國際學生可能會從事一些非營利組織的專案管理、實驗室管理或大學行政工作等崗位。
很多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如果不想從事純心理學相關的工作,通常會選擇輔修經濟、商務或相關的專業。這樣畢業後他們可以從事商業諮詢、市場營銷或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工作。
西北大學和範德堡大學都有一個相關的專業,叫做“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或“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這個專業主要研究如何在企業中組建團隊,如何利用團隊成員不同的性格和特長讓團隊更高效地運作。這些研究與商業諮詢密切相關,通常,這些專業設定在教育學院下。範德堡大學的本科專業也在心理諮詢碩士專案的管理下,所以課程相對輕鬆。我聽說很多人都會選擇這個專業作為輔修。

大多數心理學同學畢業後都進入了諮詢公司,特別是選擇了與商務相關的方向。只有少數人,比如我,繼續攻讀心理諮詢或臨床心理學碩士,還有一些同學選擇了攻讀博士學位。我的本科室友則完全沒有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
如何獲得實習/科研機會?
我先講科研。因為我大二時開始參與健康心理學的科研,進入了學校的實驗室,並持續做科研工作。健康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問題,比如壓力如何影響心理狀態。現在大家都知道,情緒不好或壓力過大會影響身體健康。我們實驗室研究的就是這類問題。
找科研機會的途徑有幾種。一個方法是直接找教授,比如你上過他的課後可以去他的辦公室問他是否需要研究助理。教授們通常需要人手幫助處理資料或開展實驗。我們實驗室大概有七八個本科生同時在參與研究。
除了聯絡學校的教授,每個學校都有專門為本科生安排研究機會的研究辦公室(research office)。這些辦公室通常還提供一些獎助金,比如說,你剛入學時可以申請“研究助理獎助金”(research assistant grant)。教授們會在網上釋出他們需要研究助理的職位,而這些機會通常由研究辦公室統一管理。你可以透過研究辦公室申請這些機會,辦公室可能會幫你安排一個教授,並且你還能獲得一些酬勞。
分享一些不同實習/科研經歷的體驗吧
我一共參與了三個實驗室的研究,最後留在了健康心理學實驗室。在其他兩個實驗室,我覺得研究內容和氛圍不太合適,所以沒有繼續。在從事科研的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更想轉向心理諮詢方向,但這類實習機會相對較少,需要自己去找。當時,我透過Google和小紅書等平臺,找到了美國的“Crisis Text Line”,這是一個線上危機干預平臺,使用者透過發簡訊的方式與諮詢師溝通。我就在家完成了這項工作,但這種熱線工作的培訓通常比較簡短,支援也有限,所以我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規模較小、督導能提供更細緻支援的專案。

在熱線工作中,我會碰到很多處於危機中的人。他們主要是美國本地人,通常會打電話尋求幫助,表達出他們的痛苦與掙扎,有時甚至有自殺的念頭。他們撥打電話的這一舉動說明他們有求生的慾望。我們通常會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冷靜下來,比如詢問他們是否能保證在接下來的交流中將傷害自己的工具放在一個接觸不到的地方。我會帶他們進行呼吸練習,傾聽他們的故事,瞭解他們的經歷,給予共情,告訴他們我會在這裡支援他們,鼓勵他們撐過這個夜晚。我們還會提供心理資源,確保在確認他們相對安全的情況下,將他們對接到相關機構。我也遇到過真的是非常危機的情況,這種就需要聯絡督導直接去打911,然後需要他們那邊去看一下情況。
最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到真正在現實生活中實踐,你感覺現實跟想象之間落差大嗎?
我認為心理學是一個非常實踐性的學科。雖然在課堂上學習了一些理論,但每個人的情況都是獨特的,你要怎麼樣在就是那個情況發生的當下,用最好的方式去處理它。這個是真的不光需要理論基礎,還需要很多生活經驗,人生閱歷和實習經驗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個真的是一個越老會越睿智的一個課。作為一個20歲的人,我可能無法理解一些經歷,比如離婚帶來的情感痛苦,而那些有過相似經歷的人在諮詢時能給出更深刻的理解和支援。我遇到過有關家庭暴力的案例,這在美國是相對普遍的。
學心理學會不會有高薪的可能?留美工作可以選擇什麼樣的方向?
我總體的觀點就是其實很難預測你現在高中選的專業,本科畢業之後好不好就業。五年前沒人預見到疫情會導致心理諮詢需求的急劇增加。現在申請心理諮詢專案的人數急劇上升,例如西北大學的心理諮詢的碩士專案,據說申請者去年比前年翻了3 倍。時代變得很快,很難說哪個專業五年之後能更好就業。
文科和社會科學的就業確實可能比其他一些專業更具挑戰性。我認為用愛發電雖然會帶來一定的代價,但也能帶來精神上的富足。然而,如果你在每個專業和方向上做到極致,總會有人需要你的才能。關鍵在於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不確定性和各種挑戰。
在心理學中,有一些高薪的職業選擇,比如精神科醫生。這需要讀醫學院,能給患者開藥,這是一條相對高收入的道路。在美國,中國學生理論上能留下來當精神科醫生,但是很難很少。
還有在企業裡做組織行為心理學家,主要負責提升企業效率和人才招聘市場調研,它更像是那種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 。法醫心理學也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它研究罪犯心理,評估罪犯的精神狀態及其是否適合上庭。我覺得這些領域都能提供相對可觀的收入。
怎麼樣才能在美國留下來,成為一名職業的心理諮詢師?
在美國,確實有很多中國學生希望成為心理諮詢師。要在美國成為職業心理諮詢師,首先需要讀相關的碩士專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心理諮詢( counseling ,有些叫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婚姻與家庭治療(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以及社會工作。這些專業畢業後都可以做心理諮詢師。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實習,以積累小時數,通常在畢業前就能積累一些經驗。
畢業後,學生會在心理診所工作,掛靠在資深諮詢師的指導下繼續積累小時數。這些小時數是考取心理諮詢證書的必要條件。通常積累到特定的小時數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整個過程可能需要兩到三年。雖然碩士學位一般是兩年,但考慮到實習和積累的小時數,整個過程可能需要五年左右才能考證。這個是心理諮詢,但是就是學校諮詢的話,就是畢業之後就可以進學校。
在碩士階段,雖然學生需要交學費,但畢業後的實習期間是有工資的。拿到證書後,意味著可以獨立執業,但仍需要監督和指導。關於心理諮詢師的收入,碩士畢業生的起薪大概在每小時160到200美元,看所在機構多少提成給你,及其保險政策。
去範德堡讀研是出於什麼考慮?做了哪些準備?心理諮詢和學校諮詢這個方向是學什麼的?
我在西北大學讀本科後,選擇去範德堡大學讀研,因為範德堡提供一個獨特的專案,可以在三年內同時獲得心理諮詢和學校諮詢的兩個方向的專業資格。這兩個方向的課程大體相似,可能心理諮詢多出來一些特定的創傷方面的治療,但學校諮詢更側重於瞭解美國學校體制。
基本上是進小學,初中、高中。那如果要進大學,去做那種生涯規劃,也可以讀專業。在美國,學校心理諮詢師的角色通常是為學生提供心理支援和職業規劃。隨著對心理諮詢師需求的增加,這一職業在中小學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斷上升。
看地區、看學校的,就像上海我就有了解到有的學校它是心理諮詢師和升學指導是一個人的。那這個就和美國一些地方是比較像的,就美國學學校諮詢,畢業後就是又做學業職業規劃,又做心理諮詢的。但是中國和美國有一些地方也是分開的,比如說升學指導和心理老師是兩個人。然後美國這邊現在也是越來越有這個趨勢,學校諮詢是會更多做學業職業規劃、升學這方面。可能他們會外聘一個心理諮詢師專門做心理諮詢,但這個是看學校。我覺得人們對心理諮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美國,許多學校都要求配備專業的學校諮詢師,而在中國,這種趨勢也在逐漸顯現。我認為國內的學校非常缺乏這樣的專業人才,很多諮詢師身兼多職,而學校對心理諮詢的需求實際上非常大。我的計劃是優先在美國獲得心理諮詢的資格,然後再考慮其他方向。
高中時期你是怎麼探索自己的專業方向的?回過頭看自己的經歷,你覺得有哪些事情是幫助你發現對心理學的passion?
回顧自己的經歷,我意識到對心理學的熱情是逐漸明確的。小時候我就對人際關係和幫助他人感興趣,尤其是在醫療和心理教育領域。我發現自己更傾向於實操而非理論研究。高中時期,我有一個機會在華山醫院的神經內科實習,發現自己對醫學的一些硬核知識興趣不大,但我非常喜歡與病人交流,瞭解他們的故事和感受。那個時候其實已經發現可能會對心理學性諮詢有一點興趣。
在那之後,我嘗試了生物相關的競賽,但逐漸意識到我並不想走生物方向。於是,我開始對醫學、心理學和教育相關的專業進行深入瞭解。我發現自己對心理學的多個分支都很感興趣,甚至想起了初中時閱讀的心理學書籍,覺得那本書非常吸引人。
我覺得心理學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而是讓人感到有趣的學科。對心理諮詢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能夠接受他人的現狀,並用積極的眼光引導他們。因此,我認為不適合做心理諮詢的人是那些缺乏耐心或對他人有評判傾向的人。過於依賴硬技能或框架思維的人,工作需要條條框框的人也不適合這個行業,因為心理諮詢是一個需要融會貫通在當下反應的一個專業。
🌟更多完整相關內容可在影片號上進行回看。

相關閱讀可點選:
專業申請乾貨系列:
文末福利:關於心理學書單和學習資源推薦,可以私信小助手領取。
我們還建有「理工科方向申請專用群」,不定期掉落專屬福利和群內分享,可以私聊小助手入群。

TEL 021-60779989
上海辦公室 黃浦區斜土東路176號306室
深圳辦公室 南山區深圳灣科技生態園10A棟1010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