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住宅,正成為中高淨值家庭的“資產黑洞”

作者|雅寧
超高層住宅,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中高淨值家庭的“資產黑洞”。
此前中國城市規劃專家李曉江曾說過:高層住宅會是中國社會最沉重的負擔之一。未來中國的高層住宅將面臨逐漸老化,維護費用逐漸上升,安全隱患不可輕視的問題。
從一個商品房小區建成開始,它的最佳保質期不會超過20年。20年過後,小區就開始走下坡路。
像高層住宅的電梯、供水、電路等裝置壽命,普遍為15-20年。
我們的房地產在過去30年高速發展,大量高層建於2000年後,如果按照20年來計算,2030年就會迎來”集體衰老潮”。
高層住宅是指超過10層的住宅樓。截至2023年底,中國高層住宅數量達到了35萬棟,高居全球之首
而且,別忘了我們在2008年投入4萬億資金建設了大量的新城,這些最晚也會在2040年,就進入大維修時代。
如果大量的小區維修問題集中爆發,到那個時候,小區的維修基金還剩多少?
政府的改造資金能不能應付得過來?
可能那時我們就會看到,電梯動不動就壞、停車場完全報廢、底商整個癱瘓。
大家應該能有所感受,小區樓房剛建好時,新住戶較多,業主素質都比較高且願意按時交物業費的話,物業尚可運轉。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批又一批的優質業主離開,物業服務的成本無法有足夠的人來承擔,物業工作開展就會慢慢成為問題。
物業工作開展不利,就會如滾雪球般加速高層小區的凋敝速度,進一步加大物業工作的難度。
漸漸地,高層住宅的消防安全和日常管理就會逐漸變得混亂。
就算自己有心出資金對樓道、電梯進行維修,但是想協調周遭鄰居,甚至整棟樓的業主達成共識,是很難的。
有網友簡單算過一筆賬:
一棟5層的老樓想要達成電梯維修協議,只需協調10戶業主。
如果是33層高樓則需要說服264戶,無窮無盡的推諉扯皮後,到最後只能是住戶自己承擔代價。
去年年初的南京大火,12月的深圳高樓大火,頻繁發生在高層建築的火災事件,都在考驗著高層建築的社群管理與日常維護。
今年來,我們遇到不少客戶,毅然賣掉了手裡的超高層商品房。
以下是其中一位客戶的原話,客戶告訴我們:
買房的時候想著光線好、景色好、小區便利,買了高樓層商品房。
考慮到將來一定會面臨房子老化的問題,還有現在社會對超高層建築的擔憂不如趁現在房子還新,樓市又有一波小陽春,能出手就早點賣。
等以後小城市高層房子老了,可能維修基金消耗沒了,換電梯都沒錢換了,物業費收不到了,鄰居質量也大幅下降,出手就難了。
我們也建議,手裡有兩套房以上的,尤其是二三線城市裡屬於超高層建築的商品房,可以考慮資產置換,把房子置換成一部分金融資產。
如果想要規劃穩定的現金流,當個收租婆(公),可以考慮配置一套“金融房子”
以下是我們為客戶做的方案:
100萬美元總價的“房子”,分2年付清“購房款”,年交50萬美元。
這套“金融房子”可以實現:
1、租金穩定,穩穩的現金流。
第5年開始,每年預期領5萬美元作為“租金”,折算成人民幣約36萬/年。
而且“房子”沒有空租期、沒有物業費、能源費,不會老化等等。
2、7年後房價只漲不跌。
第7年開始,“房價”(退保金)穩漲不跌。
第24年時,累計“收租”100萬美元,若此時“賣掉房子”,預期“房價”為181.5萬美元。
對產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碼諮詢~

3、“房子”隨時能出手,交易週期短。
如果哪裡急需用錢,“房子”隨時可賣,2-3周資金到賬。
一套房子不能只賣客廳,或者單個房間,但是“金融房子”可以,只需要在操作上選擇賣出部分就行。
4、不用擔心房地產稅、遺產稅。
去年,徵收房地產稅事情就在吹風了。此前檔案明確“到2029年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也就是距離房地產稅正式出臺還有4年時間。
房地產稅具體要如何徵收還不清楚,有說按照家庭總面積,也有按照家庭人均面積的。
但唯一可以明確的是,這幾年樓市急劇下行,地方政F的錢袋子早就不豐厚了,房地產稅很可能是將來地方政府補充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除了房地產稅,如果把房子留給下一代,可能還需要交遺產稅。但是“金融房子”可以無限制傳承,申請一下【變更】手續就相當於過戶,“房子”還可以一拆二或者三,給自己和孩子都留點。
總的來說,“金融房子”不僅能做到收租穩定,房價只漲不跌,還能避免了未來可能遇到的房地產稅、遺產稅等問題。
這套“金融房子”,其實是一份香港保單。
很多朋友一聽到香港保險,會誤以為是在香港進行資產配置。
實際香港保險的底層邏輯是全球投資。
因為香港沒有外匯管控,資金在香港出入自由,這裡的資金就能夠輕鬆去到全世界進行投資。
長期持有的前提下,香港分紅險的預期利益可以達到6%-7%(複利)
我們以宏*保險公司為例,他家的總投資資產達 4425 億加元(截至2024年末),投資專案遍佈美國、加拿大、亞洲、歐洲等地
投資品種包括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債券資產,還有農地、林地等另類資產。

對於香港保單,保險公司會有專門派資管團隊來打理,輕鬆實現跨資產類別、跨國家、跨幣種的多元配置,我們只需要“躺著”等保單穩穩升值就可以了。
對“金融房子”的方案,客戶也表示:雖然手裡少了1套房,但是擁有了可以代代相傳的香港保單,既解決了手裡一個麻煩,又實現了資產的多元分散配置,心裡很踏實
想具體瞭解香港保險的朋友,可以掃碼新增好友溝通。另外,我們製作了一份【香港保險實用手冊】歡迎免費領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