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人才加碼!香港特區政府11月1日官宣三項最佳化措施,包括高才通增加13家合資格大學名單、A類申請首個簽證年期由兩年延長至三年、以及優才計劃“綜合計分制”新評分準測。

11月1日起,香港特區政府最佳化優才計劃下“綜合計分制”,以評核問卷取代原有逐項計分方式,申請人需確認是否符合問卷內12項涵蓋六大範疇的準則,包括年齡、學歷、語文水平、工作經驗、收入及有否擁有業務,並提交證明檔案。
如申請人符合最少6項準則,便有資格申請香港優才了,再交由政府內部甄選委員會決定是否批出居留權,審批時間將由9個月減至6個月。最佳化後的“綜合計分制”不設年度配額。在最佳化措施實施前已按原有“綜合計分制”提交的申請,入境處會沿用原有準則及程式處理,儘快完成審批工作。

根據入境處官網顯示,可以看到香港優才的申請條件已經進行了調整。
-
考察申請人是否在50歲或以下。
-
申請人是否持有合資格大學頒授的碩士或博士學位。
-
或申請人所持有由合資格大學頒授的碩士或博士學位是否與「STEM」學科有關。
*「STEM」學科即「科學」、「科技」、「工程」或「數學」
10月16日《施政報告》宣佈新增9所合資格大學,目前符合合資格名單的內地大學共有22所。
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
*從合資格大學設立的持續和專業教育學院、分校、延伸學院或附屬學院等所獲取的學歷,將不予接受。
-
申請人是否具備兩種語言的良好書寫及口語能力。
-
或申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英文書寫及口語能力。
-
申請人是否擁有不少於五年相當於學位程度或專家水平的工作經驗。
-
申請人是否擁有不少於三年相當於學位程度或專家水平在跨國公司或知名企業的工作經驗,例如上市公司或位列《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財富》世界500強和胡潤中國500強的企業。
-
申請人是否擁有不少於三年相當於學位程度或專家水平在特定領域/行業的工作經驗,包括「創新及科技」、「金融」及「國際貿易」(當中包括跨境海運及空運,以及供應鏈管理)。
-
申請人是否擁有不少於兩年相當於學位程度或專家水平的國際工作經驗。
-
申請人在緊接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是否達港幣100萬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幣)。
-
申請人現時是否擁有一家業務實體,而該業務實體在緊接申請前一年,全年盈利達港幣500萬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幣)。
-
申請人現時是否擁有一家上市公司。

高才通申請要求也有更新,10月16日《施政報告》中宣佈高才通計劃將擴大大學名單,今天高才系統已落實新增院校:
高才通合資格大學名單加入13所海內外頂尖大學至198所。
新增9所內地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

新增4所海外藝術設計學院分別是:
英國
Royal
College of Art
College of Art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美國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the New School
School of Design, the New School
Rhode lsland School of Design
關於此前《施政報告》提出的把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符合條件的申請者該從何時算起呢?
港府已給出明確界定:《施政報告》公佈當天(即10月16日)起獲批的該類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年期已由兩年延長至三年,便利他們儘早規劃帶同家人移居香港。
新措施亦適用於今年《施政報告》公佈前已獲批的約2.1萬名A類人才。他們可於今日起在其逗留期限屆滿前三個月內,向入境處提出延長逗留期限申請,將獲准無條件延長逗留期限一年。如他們在提交申請時在香港已獲聘用,或已開辦或參與業務,在提交相關證明後可獲准延長逗留期限最多三年。
*高才通計劃A類人才是指在緊接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250萬港幣或以上的人士。
香港勞福局長孫玉菡表示:自2022年年底推出新的輸入人才機制以來,至今共收到逾38萬宗申請,近24萬宗獲批,已有約16萬名人才攜同家人抵港。
本次推出的最佳化措施將有助進一步廣納香港發展所需的人才,豐富本地的人才庫,提升香港競逐人才方面的競爭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的地位。
如果你也對香港身份感興趣,可以聯絡小幫進行評估打分,或許它就是你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