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第一刀砍向哪些中國人?

作 者:theodore熙少
來 源:旅界(ID:tourismzonenews)
文章已獲授權
     赴美產子,天快塌了。
01
數小時前,我在紐約肯尼迪機場T1航站樓排隊入關。
身前一對同胞夫妻神情有些焦慮,我無意中聽到了他們的些許對話。
女人揉搓著手指,有些緊張地盯著男人,“咱們是照實說嗎?2月20日才生效。”
男人猶豫了下,“我們還是說去旅遊吧。”
女人指著手機微信,聲音透出一絲不安,“月子中心什麼的都刪乾淨了嗎?一會可能真的會查……”
男人低聲說,“沒問題的。”
言談間,我注意到女人小腹略微隆起,不用猜也大概知道他們此次來美國的目的了。
肯尼迪T1機場的“ALL VISTORS”佇列入關歷來是一場煎熬,輪到這對夫妻時,他們和入境官員談了很久,最終還是被請去了“小黑屋”。
離開的時候,倆人明顯情緒有些激動,似乎在互相指責入關問答時的一些細節。
 紐約肯尼迪機場T1航站樓
這是我入關紐約前的一個小插曲,今天也是特朗普走馬上任美國總統第三天,在這之前,他剛剛頒佈了一系列入境及簽證發放的行政命令。
其中一條在全美引起軒然大波的行政命令正是要廢除非法移民和合法居留者在美子女的“出生公民權”,這表明特朗普想徹底為赴美產子“生育旅遊”這件事畫上句號。
值得一提的是,“出生公民權”是指任何在美國出生的人都會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這一條款自1868年以來一直有效,也是美國國家憲法所賦予的權利。

據彭博社報道,來自18個州、舊金山和華盛頓特區的官員本週二已經在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制止特朗普在就職首日簽署、定在2月19日生效的上述行政命令。
他們認為,特朗普的行動違反了美國憲法,以及聯邦移民政策。
顯然,“出生公民權”終結這件事在美國想成定論還要歷經長時間的訴訟,但對中國“生育旅遊”遊客的影響是近期想靠“誠實籤”(如實跟美國大使館簽證官說是去美國生孩子)申請美國簽證將變得不再可能。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終止美國的“出生公民權”之外,特朗普本週還簽署了收緊美國入境和簽證發放的行政命令。
白宮行政令嚴查入境及簽證發放
恰逢春節出行旺季,這又會直接影響到近期美國入境人群,尤其那些靠“誠實籤”或者假借旅遊目的去美國生娃的中國家庭都會受到更嚴格的入境審查。
02
美國入境審查突然收緊,“出生公民權”有可能取消,愁壞了一大批即將赴美抑或已經在美國準備生娃的中國家庭。
旅界在小紅書一個名為2025赴美生娃的討論群裡看到特朗普行政命令剛一發布,就有近500人湧入,紛紛詢問相關政策對“生個美國娃”的影響。
有已經在美國待產的媽媽做好了最壞打算,稱“是不是出生紙無論如何還是能拿到的,護照和旅行證等他(特朗普)下臺之後再辦?”
此前,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指示美國聯邦機構從30天后開始不再向這類兒童發放公民身份檔案,讓近期赴美產子家庭的身份認證產生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前途迷霧重重,也有還沒有入境美國的赴美產子家庭考慮換賽道,去加拿大生娃。
另有人指出特朗普上臺之後被海關拒絕入境的風險會非常高,“儘量不要肚子太大進來。”
特朗普新政宛若晴天霹靂,社交媒體上準備赴美產子中國家庭的焦慮則呈現人間百態。
事實上,早在特朗普新行政命令釋出前,赴美產子一直受到一部分中國中產、高淨值家庭的偏愛。
據公開可查的資料,疫情前不到10年間,赴美生子的中國人數翻了百倍。
彼時,《環球》雜誌報道,2007年,中國大陸赴美生子人數在600人左右;2010年這個數字達到5000人;而到2012年,超過了1萬。
而來自民間行業組織“母嬰管理學會”的資料顯示:2013年赴美產子人群達2萬人,2014年達到3萬人,而2015年達到5萬-6萬人。
不少中國明星家庭也是赴美生子的一員
曾經赴美生子的熱門地區洛杉磯羅蘭崗流行著一句玩笑話:“傍晚在街上散步的中國女性,如果不是孕婦,那才是意外。”
疫情前,中國家庭赴美生子的這股風甚至刮到了美國唯一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籤的海島塞班。
根據塞班聯邦醫療保險公司健康與生命統計辦公室資料,2009年,剛開始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籤時,在塞班出生、父母為中國人的嬰兒只有8名,到了2012年,迅速攀升至282名,而在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間,則多達692名。
還有一些中國人則是利用免籤政策進入塞班,再透過蛇頭或者自己購買小皮艇,從海上前往250多公里外美國的另一個海外領地關島,在那裡再申請政治庇護,從而拿到合法的美國移民身份。
只是現在這條路,也被特朗普堵死了。
就職後數小時內,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關閉了一款允許移民預約進入美國後申請合法庇護的App,自2023年1月以來,已有近100萬人透過該App進入美國。
特朗普上任第一刀如此周密,這讓不少中國計劃赴美“生育旅遊”的人群始料未及。
03
“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特朗普用這九個字的誓言描述他計劃如何讓自己的第二任期與第一任期有所不同。
他誓言要“奪回我們的國家”,稱:“美國四年衰落的帷幕將落下,將迎來美國強大與繁榮、尊嚴與自豪的嶄新一天。”
邊境與移民政策是特朗普競選時的口號,也是他當選後的“第一刀”,而其背後則是美國深受移民日漸增長之苦且積重難返。

2019年,美國移民政策研究所估計,當年美國有550萬名18歲以下兒童與至少一名父母非法同居,佔美國兒童人口的7%,這些兒童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公民。
特朗普上臺意味著美國重回“孤立主義”,嚴格的美國邊境審查將是未來常態,難免會傷及無辜。
早在特朗普下達收緊美國簽證行政命令前,隨著2014年首批獲得最長10年美國簽證的中國申請人簽證陸續到期,去年年底開始,美國在華免面談代傳遞服務正在變得無比漫長。
有美國簽證服務中心內部人士向旅界披露,“使領館也懵了,護照堆成山,以前一週出籤現在時間一個半月起,有續簽計劃最好早準備。”
本次來美國前,我給孩子申請免面談簽證也深有同感。
從去年12月初護照送到北京中信銀行再到傳遞到美國瀋陽領館,最終出籤後EMS護照到家,前後歷時46天,這中間我們被迫改簽機票、酒店,美籤速度慢得令人發展,煎熬過程只有近期申請過的朋友才懂。
美籤Approved/旅界供圖
特朗普上任前,正常的簽證申請都變得如此複雜,註定了未來中國計劃赴美產子家庭的命運多舛。
曾經,赴美生子前,這些中國家庭希望用人力改變“天意”,讓擁有美國護照的孩子在起跑線上佔盡先機。
中介則會為赴美產子家庭規劃兩條未來的教育路徑:一是持旅行證回國後申請中國戶籍,之後就讀公立學校,再透過華僑聯考避開高考獨木橋;另一條路則直接就讀國際學校,直到出國。
但從2021年開始,教育部發布相關規定,外籍學生被認定為國際生需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父母中至少一方有他國永居身份,二是孩子本人持有四年以上外國身份並且有兩年以上的外國實際居住記錄。
不僅“捷徑”實施起來並不容易,現在看能否順利入境以及入境後如何為孩子獲取合法美國身份都成了問題,相信特朗普新政近期會勸退一大批中國赴美“生育旅遊”人群。
世人都道特朗普“川建國”,當他上任第一刀精準命中中美旅遊灰色鏈條,一場“中國美寶”地震或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