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留學生家長的微信群,我真是長見識了…

留學這條路從來不是買張機票說走就走的旅行,從標化考試,到文書寫作,關關難過關關過。與此同時,持續走低的錄取率,名校越來越苛刻的錄取標準,讓申請者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身為家長的我們,更是著急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為此我們特別建了留學生家長群,趕快掃碼進群吧——
掃碼加入答疑群
留學生家長的聚集地
每週六公益答疑群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
備註【答疑】加入
截止至今,拓達燕平說留學家長答疑群已經建立三年,從一開始的寥寥數人,到現在的十幾個群7000+名家長、三本50+萬字的答疑精選合輯,每週六晚的答疑活動也成為了我們的日常。
作為每年的“慣例”,今年,我們也為每一個支援我們的家長和同學準備了燕平說留學家長答疑群精選問題合輯,《留學家長的進階》20週年特別版現在與大家見面了!

*文末掃碼免費領取!
這次的拓達教育20週年特別版合輯仍然精選了過去一年中留學家庭最關心的問題,每一個提問都來自我們答疑群中的真實留學家長,聚焦留學家庭的焦慮、擔憂和不可避免的資訊差,專注解答大家的留學問題,為處在申請季或求職期的留學生和留學家長提供重要的、有價值的參考。
與前兩套合輯的不同與相同
《留學家長的進階》20週年特別版合輯與前兩套合輯內容不重複,更加專注於最新申請季的海外留學申研及求職問題,不論是申研的資訊還是海外求職的情報,都更加符合當前的時間點,能夠為目前在本科階段有計劃申請海外碩博及海外求職的留學家庭。同時,20週年特別版合輯採用了更加舒適的印刷排版方式,閱讀更輕鬆。
與前兩套合輯相同的是,20週年特別版合輯當中的問題來自過去一年中燕平說留學家長答疑群中的真實問題,為大家解答問題的是從2005年起,就一直專注於海外研究生申請,擁有豐富留學申請經驗的拓達教育CEO周燕平老師。
周燕平老師
🔸北京人,1995年赴美留學 
🔸2005年創辦拓達教育 
🔸二十年專注海外研究生申請經驗 
🔸《跨越中西的橋樑》作者
在建立家長答疑群的兩年間,燕平老師的職業素養及專業度已經經受住了7000+名留學家長的考驗,每次答疑和講座,家長們都非常熱情的參與其中,而燕平老師也每週都會認真準備家長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在每週六20:00點準時答疑,甚至大年三十都沒有停止。
相信《留學家長的進階》20週年特別版合輯一定能為眾多還處在迷茫中的留學家庭答疑解惑,帶來很多幫助。
合輯涉及的主要內容
《留學家長的進階》20週年特別版合輯聚焦海外研究生申請與求職兩大方向,梳理海外留學規劃的八大板塊,整合海外留學家庭在留學或升學求職中遇到的真實提問,旨在幫助目前處在本科期間,計劃繼續升學或即將畢業有實習、求職等問題的留學家庭進行長線規劃
合輯基於:
  • 130+場家長答疑活動
  • 2600+個留學家庭關注的留學問題
  • 80萬+字答疑文稿精編
  • 涵蓋八大章節
深入剖析留學資料及趨勢、不同學員不同目標的長線規劃及案例、各類海外留學要求及考情分析、各類考試備考建議,與您一起給孩子規劃路徑、設定目標、分解目標、共赴目標!
掃碼備註【領書】
即可免費領取
《留學家長的進階》
八大板塊展示
*文末掃碼免費領取!
戰略規劃
Q
請老師講一下ESG專業及優勢學校,未來就業前景等?如何準備及申研要求?
在說ESG專業和學校之前,先簡單說一下ESG是什麼。ESG(Envionrment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治理)是一個概念,起源於對企業使命的重新思考。在過去,我們一直強調企業的目標是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利益和回報,即股東利益優先。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的服務物件發生了變化,演變為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這不僅包括股東,還包括與公司相關的各種利益相關者,從內部員工到外部環境以及整個社會。
因此,ESG的概念應運而生。國際組織、政府、公司,甚至學校都在積極追求這一方向,許多學校已經開始開設ESG相關專業。然而,由於ESG對學校而言仍屬新興領域,其名字和概念可能各式各樣,容易令人混淆,很多人把帶有Environment, Energy, Sustainability, Carbon, Green等字眼的專案都歸為ESG專案是不對的。
嚴格來說,ESG屬於商科範疇,專注於研究公司的行為。其中的"環境"部分涉及公司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減少環境破壞等問題,是從商業角度來介入的,而非生物學、地質學、工程學、社會學的視角來研究環境。所以,我們這裡說的ESG專案,主要是商學院/文理學院/環境學校開設的專案,而不是工程院下面的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公共政策學院下面的環境政策相關專業,以及公共衛生學院下的環境健康。
在美國,一些典型的ESG相關專案包括耶魯環境學院的環境管理碩士(Master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西北大學可持續學院下的能源與可持續性碩士(MS in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康奈爾大學商學院的管理碩士(可持續發展方向)、哥倫比亞大學SPS學院的可持續管理碩士(MS in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喬治城文理學院的環境與可持續管理碩士(MS i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以及密歇根大學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學院下面的MS in Sustainability and Development。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目前ESG領域有很好的就業機會。畢業後,你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部門、諮詢公司的ESG諮詢部門、投行/資管裡從事ESG投資和資產管理、評級機構負責綠色債券評級、以及環境、環保、新能源公司、非盈利組織、國際組織等領域從事相關的工作。不過,近來也有人並不看好ESG的長期職業發展,認為這個領域因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而更多是表面功夫。
ESG相關專案對本科階段通常對專業沒有硬性要求,但需要擁有與ESG相關的經歷,例如實習經驗、專案經歷以及課外活動,以實際行動展現你對ESG領域的熱情和投入。
選校選專業
Q
請老師分析伯克利的運籌學碩士是學習哪些課程?偏重什麼行業就業?就業率是多少?申研錄取率是多少?
伯克利的運籌學有兩個專案,一個是Master of Engineering學位,另一個是Master ofScience學位。這兩個專案在課程設定,就業,錄取方面都有一定的區別。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IEOR的課程設定主要分為:Business課程,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開學前的一個月進行,主要是領導力和溝通力的培養。Capstone Project,選修課,和核心課程。核心課程和學生選擇的concentration有關,一共有三個concentration:一個是general的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一個是Fintech金融科技,最後一個是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y智慧財產權和創業策略。這三個concentration需要共同學習的核心課程是INDENG 240 Optimization Analytics 最佳化分析和INDENG 241 Risk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Data Analysis 風險模型,模擬,和資料分析。
Fintech分支需要額外上兩節核心課程:INDENG 290: Applications of Machine Learningto Electronic Markets 機器學習在電子市場的應用,和INDENG 221(金工1), 222(金工2), 223(金工3), 224(Portfolio & Risk Analysis)課程中選擇任意兩門。
IPES分支需要額外修三門課:NDENG 242A: Machine Learning & Data Analytics 機器學習和資料分析,ENGIN 273: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novation: Analysis, Strategy, andManagement 智慧財產權與創新:分析、戰略和管理,ENGIN 274: Commercializ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eakthroughs 科學技術突破商業化。
選修課範圍很廣,包括金融工程,系統設計,供應鏈分析等等多個方向的選修課程都會囊括。
根據學校披露的IEOR專案的畢業去向,MEng專案的就業主要會前往科技行業,大部分的學生成為Data Analyst或Data Scientist,在Google,Meta,Apple等科技大廠工作。大部分的畢業生也會留在加州。學校並未披露具體的錄取率,但是錄取學生的平均GPA在3.78,2024的class size大約在90人。
MS的專案比MEng的專案更偏理論,主要學習工業工程和最佳化領域的測試理論、計算工具和研究方法。課程會涉及到最佳化、建模、模擬、決策分析和服務運營,包括在人工智慧、醫療保健、能源、金融、諮詢、機器人、物流等領域的應用。MS的畢業生大多也都進入科技行業從事資料分析或資料科學的工作。MS招生非常少,目前官網只公佈了10位學生的資訊。
背景提升
Q
請問大二學生怎麼去準備春招實習?
  大二學生準備春季招聘實習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明確職業方向:首先,明確你感興趣的行業和職位。瞭解這些職位的要求,以及你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提升專業能力:根據目標職位的要求,加強相關課程學習和實踐。如果是技術崗位,比如軟體開發,需要準備刷Leetcode題庫。如果是金融崗位,則需要準備投行會問到的會計問題等等。如果是諮詢,則需要準備Case Interview。
-準備投遞材料:製作一份專業的簡歷,突出你的學術成績、專案經驗和任何相關的工作經驗。同時,不少公司還會要求提交cover letter,也可以提前準備好。
-面試準備:大部分公司現在都會需要做影片測試/面試,可以提前熟悉相簿,準備答案。針對真人面試,可以透過校內資源,或者學長學姐,或者透過Networking結識業內的人,進行模擬面試的準備。
-利用校園資源:許多大學都有職業服務中心,提供職業諮詢、簡歷稽核和模擬面試等服務。可以利用好學校的Career Service Center。同時,可以關注Career Center釋出的Career Fair,實習招聘等機會,積極參與和投遞。
-積極申請:積極尋找並申請春招實習機會。利用校園招聘網路、線上招聘平臺如Glassdor、社交媒體如LinkedIn等多種渠道尋找機會。
-進行Networking:與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建立聯絡,比如透過LinkedIn,和學長學姐或者業界內的人建立關係,爭取內推的機會。
申請環節
Q
請問美研申請過程中如何準備招生委員會一對一真人面試。學生自己提問環節,應該如何選擇有創見的問題?有關why school和個人職業目標的回答,如何在文書基礎上進一步發揮?
美研面試的準備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如前面第9題討論的博士面試準備內容一樣,同樣適用於你的問題。
至於準備具體的行為面試題,你提到的三個問題,第一道題通常是面試中最後一個問題,招生官會問你是否有問題想問招生官。在這裡,一個宗旨是既不要問太顯而易見的問題,例如專案的某些特點(網上可以找到的),也不要問和過於發散的以及和申請專案無關的問題。當然,也不需要刻意顯示自己做了很多功課,而問一些過於有深度的問題。你可以認真思考你對這個專案有什麼想了解的,通常一些好的問題可以體現你的個性和需求,比如如果你有未來創業的規劃,你可以問問在讀期間是否有和同學一起創業的機會,或者是否有成功的創業校友的案例可以分享。
至於why school這個問題,一個比較好的回答應該突顯專案和你的匹配性。每個專案都會在官網上介紹自己的優勢,但對於個人而言,每個專案的優勢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職業規劃和需求都不同。你的回答應該能夠讓對方感受到專案的某些特點,比如課程、教授、課外活動、當地資源、校友網路等,這些特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實現職業目標。
關於個人職業目標的回答,一個常見的錯誤是過於籠統。好的回答是能夠具體化,具體到特定領域、特定職位,甚至特定公司。比如,你可以說:“我的短期職業目標是加入大型國際投行,如摩根斯坦利或高盛,從事前臺投行業務的公司兼併購組,長期目標是加入買方私募公司,專注於生物醫藥行業的投資。”這樣具體的職業目標體現你對職業發展路徑的瞭解,以及對職業規劃的思考。招生官通常認為,職業目標越具體清晰,實現這些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
就職就業
Q
卡梅人工智慧專業,應該在哪幾個專業範圍應聘?
先說一下人工智慧專業/方向可以從事的崗位。
人工智慧(AI)專業涵蓋了廣泛的學科和應用領域。基礎研究層面主要涉及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理論和演算法研究;技術層面主要包括人工智慧技術的開發和實現,包括系統架構、軟體開發和模型部署及最佳化方面;而應用層面則集中於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實際業務中。
具體來說,基礎研究層面主要包括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核心領域。學生可以應聘研究員(Research Scientist)或機器學習工程師(Machine LearningEngineer)等職位。這些崗位通常在學術機構、研究實驗室或科技大廠的研究部門找到,Google Research、Facebook AI Research(FAIR)、DeepMind、IBM Watson等公司和機構都是很好的選擇。工作主要負責新演算法的研究,開發與最佳化,通常需要博士學位。
技術層面主要涉及人工智慧系統的實際構建和實現,包括大資料處理,分散式計算,模型訓練與最佳化,AI系統架構設計等。技術層面工作需要結合程式設計技能和演算法知識,將理論轉化為實際可執行的系統。學生可以考慮大資料工程師(Big DataEngineer)、AI系統架構師(AI System Architect)或平臺工程師(Platform Engineer)等職位。這些崗位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公司和提供AI技術服務的公司,比如Amazon Web Services(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Hadoop公司(如Cloudera、Hortonworks)等。工作主要負責大資料處理、模型訓練和部署、分散式系統設計等工作,確保AI模型能夠高效執行,通常需要博士學位。
應用層面則專注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業的具體應用,包括但不限於醫療健康,金融,諮詢,自動駕駛,智慧製造,智慧客服,教育科技等。學生可以應聘應用科學家(Applied Scientist),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AI產品經理(AIProduct Manager)或AI工程師(AI Engineer)等職位。這些崗位廣泛存在於各個行業。例如,銀行和金融機構(如JP Morgan,Goldman Sachs)需要Data Scientist來進行風險評估和量化分析等工作;醫療公司(如Pfizer,Roche)需要Applied Scientist開發藥物,提供治療方案;汽車製造/自動駕駛企業(如Tesla,Waymo)需要AI Engineer開發和最佳化自動駕駛系統。AI Product Manager需要在技術和各行業市場之間架起橋樑,定義產品路線圖,確保AI相關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應用層面的崗位對學位的要求會低一些,本科或者碩士就可以。
卡梅的人工智慧與創新專業是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案,就業主要聚焦於應用層面。然而,許多應用層崗位通常看重應聘者的相關工作經驗,因此,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主要會以應聘軟體工程師和資料科學崗位為主。此外,該專案的前身是生物技術,也仍提供相關選修課程,如果對這個方向感興趣,畢業生也可以申請生物技術公司中的偏應用層面的崗位。
博士專區
Q
請問目前申請博士,如果得到面試,會問什麼問題?怎麼作面試準備?
如果你得到博士面試機會,以下是一些建議:
首先了解面試官是誰以及他們的背景。有的面試官是某一位教授,有的是幾位教授同時面試,有的還有博士生參與。無論是誰,瞭解對方的背景和偏好可以幫助你“投其所好”,更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
其次瞭解面試的模式,是線上(如Zoom),線下,還是兩者兼有。不同的面試模式需要不同的準備。比如線下面試對著裝和身體語言有更高要求。
接下來是準備面試的具體內容。博士面試通常是行為面試,涵蓋一系列傳統的行為面試題目。我建議你可以在網上或者平臺進行搜尋(比如小紅書),最好能夠找到針對專案的面經。一些常見問題包括自我介紹、研究興趣、為什麼申請博士、未來職業規劃等。每道題都需要精心準備,避免常見的錯誤。
同時,要對自己的過往經歷和簡歷、文書的內容做到了如指掌,禁得起細挖。如果面試官發現你對某些細節不瞭解或者資訊不一致,可能會影響到對你的印象。除了行為面試準備,最好還要準備一個有關自己研究的PPT。
最後是準備感謝信。如何準備一封真誠、看似不是模板的感謝信非常重要,這樣能夠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
博士面試準備涉及到很多細節,也會有很多具體的建議,這裡不能一一概述。最後,我有幾個建議:
一是心態調整,不要把面試當成考試,而更多視為是一次交流機會,調整好心態有助於更好的發揮。
二是要大量練習,面試是一種技能,就像學習騎車、游泳一樣,需要大量練習。最好能夠找朋友或者在讀博士生來模擬面試,以提高自信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是可以提前聯絡目標學校在讀博士生,瞭解專案更多細節,比如專案組氛圍等,這些內容加入到面試中也會給對方留下很好的印象。
非美專區
Q
請老師介紹一下國內或港校的MBA專案,入學條件及門檻,學費情況,是不是一定要有工作年限和收入要求?
國內MBA專案分為兩類,一類是體制內的MBA專案,包括清華經管、北大光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中科大經濟和管理學院、上海交大安泰、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等,一類是體制外的,包括中歐商學院、長江商學院。不同體制的學校在招生要求上有一點區別,學費也有所不同,不過MBA專案都是要求有工作經驗的,但是對於收入沒有要求。
體制內的專案申請要求一般是:

1)學歷:大學本科畢業3年工作經驗,專科畢業5年工作經驗,研究生以上畢業2年工作經驗。  2)考試形式:全國管理類聯考:9月預報名,10月正式報名,12月底考試。  3)面試:提前批-各自組織;正常批-筆試透過國家線後複試。  4)考試內容:包括綜合能力和英語,其中綜合能力200分(數學75,邏輯60,寫作65),英語100分,共計500分。  5)考試難度:英語-四級460分左右;數學-初高中數學內容;邏輯-不需要系統學習概念和理論,大部分題目來源於稽核場景,有一些題目可以練習;寫作-有模板可以參考。

體制外的專案,比如中歐商學院,和英美MBA申請流程幾乎一樣,不需要筆試,需要的申請材料有文書、成績單、GRE/GMAT考試成績,以及面試,面試是英文面試。
學費具體還是要看學校;比如比較好的學校一般是20-50W人民幣。例如:清華經管-全日制19.8萬,非全日制36.8萬,北大光華-全日制18.8萬,非全日制39.8萬;交大安泰:全日制36.8萬,非全日制51.8萬。其他的學校也有7萬到10幾萬的。比如北京化工是7萬8;北京郵電是13.8萬。體制外的學費最高,中歐是47.8萬,長江是58.8萬,長江可以申請獎學金。
港校MBA可以透過投遞院校申請的方式遞交,和英美的申請方式是一樣的。學制有1年到2年。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要求本科學歷,有至少2年以上全職工作。需要提交託福或者雅思,以及GMAT或者GRE成績;不同學校分數的要求不同,一般常見是雅思6.5+,託福80+,GMAT 600+,GRE 320+。一般學費是50-60萬港幣。申請遞交時間一般是每年的9-11月份。
留學身份
Q
介紹一下2023年美國H1-B抽籤的情況(STEM專業分佈、公司分佈、行業及區域分佈)?另從您瞭解到的美國大廠運營和諮詢行業情況,簡要分析一下近年春招和秋招形勢?
H1-B抽籤情況需要以USCIS(美國移民局)公佈的資料為準,您問到的STEM專業分佈、公司分佈、行業及區域分佈,美國移民局並沒有相關資料披露。根據我們能夠獲得的資料,24財年有78萬人申請H1B,但是隻有8萬5千個名額可供分配。抽籤過程分為兩輪,第一輪中籤率是14.6%, 第二輪中籤率是12%, 兩輪合計中籤率是24.8%。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H-1B抽籤過程目前完全是隨機的,與申請人專業、行業、或公司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如果想要提高中籤機率,最明顯方法是獲得更高的學位,比如碩士學位,這會比學士學位增加幾個百分點的機會。此外,今年移民局會調整中籤規則,避免一人多抽的情況,這樣整體中籤率會高一些。

如果想了解H1B的申請情況,根據Myvisajobs.com網站提供的資訊,23財年辦理H1B簽證最多的僱主是亞馬孫,第二名是一家印度外包公司,第三名是安永。前20家僱主中有9家是高科技公司,4家諮詢公司,5家印度外包公司,1家金融公司(JP Morgan Chase),和一家零售公司(沃爾瑪)。在行業方面,高科技行業明顯處於領先地位。
按州排名,排在第一的是加州,接下來是德州、紐約、華盛頓、新澤西。在城市排名中,排在第一是紐約,接下來是西雅圖、舊金山、奧斯汀。有意思的是,在前12個城市中,有5個在德州,可以看出德州的發展趨勢。報告沒有提供按專業的詳細資訊,但可以想象,計算機科學和資料分析等專業應該是主要的申請領域。此外,報告還提供了根據崗位的分佈情況,其中軟體工程師是最主要的職位,排在第六的是建築師,甚至高於資料工程師。
至於大廠運營和諮詢行業的情況,我不好說,當前美國的經濟形勢還是不太好,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公司受到的影響程度也不同,有些行業有些公司可能受更大的衝擊,有的可能不受影響,有的還可能逆勢生長。有時我覺得,是否要去關注大環境,不管什麼樣的經濟形勢,總是有同學能夠順利找到工作的,而過於關注大環境和大趨勢可能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焦慮和干擾。
因此,與其關注大環境、大趨勢,不如關注自己,提升自己,無論外部環境怎麼樣,只要你具備強大的專業能力和積極的態度,就有更大的機會找到理想的工作。
免費領取
大家可以看出,這次的20週年特別版合輯我們從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升級和最佳化,只希望能為更多留學家庭答疑解惑。
在質量更好的基礎上,我們的《留學家長的進階》20週年特別版合輯仍然以免費領取的方式與家長們見面!
*文末掃碼免費領取!
現在掃碼即可免費領取《留學家長的進階》20週年特別版合輯!
掃碼免費領取
掃碼備註【領書】
即可免費領取
《留學家長的進階》
*市場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