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查理·芒格在世,會如何看待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以下是一段查理·芒格接受採訪的談話片段:

記者:我對你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看法很感興趣,你對唐納德·特朗普怎麼看?特朗普一直在媒體上高調宣傳自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比現在管理國家的人更懂得如何治理這個國家他跟我說現在美國很多領導人都不太聰明那麼特朗普會是一個強有力的總統嗎
查理·芒格他或許會相當果斷但是……我認為他是一個理想的決策者和管理者嗎我的答案是”。實際上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他成為美國總統
記者真的嗎
查理·芒格:真
記者為什麼
查理·芒格我認為他有一些特質讓他不適合擔任這個職位
記者哪些特質
查理·芒格虛榮……誇誇其談而且相當嚴重我可以一直說下去
記者請講
查理·芒格不說了
查理·芒格是混沌特別推崇的管理學大師,2023年他以99歲的高齡離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給世界帶來了一個大麻煩,如果現在查理·芒格先生在世,會如何看待特朗普的這一舉措呢?
以下是混沌君以查理·芒格為第一視角,用DeepSeek生成的一篇文章(略有改動),分享給混沌同學:

動機的謬誤:政治表演與經濟的割裂

我活了近百年,見證過無數次政客將經濟問題當作政治籌碼的鬧劇。但特朗普先生最近的關稅政策仍令我驚愕。它的邏輯如此背離常識,彷彿一場精心策劃而又目光短淺的狂歡。
貿易逆差本質上是一國儲蓄率與投資需求的映象,這本是經濟學101的課程內容。然而,當特朗普將逆差歸咎於中國“偷走美國的就業”時,他顯然在利用民眾的憤怒而非理性。真正的矛盾在於:美國長期依賴消費驅動,儲蓄率不足,而中國透過高儲蓄支撐了製造業出口。若真想解決逆差,答案在華盛頓的財政政策中,而非北京的談判桌上。用關稅掩蓋結構性問題,無異於‌用報紙去粘漏風的窗戶。
更荒誕的是,政客們宣稱“製造業將回歸美國”。但資本永遠追逐效率,而非情懷。當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是東南亞的十倍,能源價格因頁岩氣革命僅短暫佔優時,強行扭曲市場規律只會讓企業陷入成本泥潭。這讓我想起亞當·斯密的警告:“試圖指導私人企業如何運用資本的政治家,不僅是在自尋煩惱,更是僭越了一種連個人都無法放心委託的權力。”

代價的錯位:誰在為關稅買單?

總有人幻想“外國人為關稅買單”,這種謬論連街頭小販都會嗤笑。沃爾瑪貨架上的中國商品每漲價10%,佛羅里達的退休工人就不得不在醫療賬單和日用品之間多猶豫一次。資料顯示,2018年對華關稅導致美國家庭年均多支出約1270美元——這些錢本可以用於教育投資或償還債務,如今卻白白蒸發了。
更諷刺的是,美國企業的應對策略暴露了政策的脆弱性。蘋果公司將部分生產線遷至越南,卻發現當地供應鏈效率不足,最終被迫加價採購中國零部件;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的產能拯救了其全球交付量,而美國本土工廠仍在為工會成本掙扎。這印證了我的一個原則:與規律對抗者,終將被規律碾壓。

中國的反制:戰略忍耐與精準打擊

特朗普似乎認為中國會像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一樣屈服,但他忽略了兩個關鍵差異:
1. 市場規模:中國消費群體已超過美國人口的四倍,其內需引擎足以緩衝外部衝擊;
2. 戰略儲備:從稀土管制到《不可靠實體清單》,中國的反擊工具直指美國科技霸權命脈。
當中國宣佈“雙迴圈”戰略時,我看到的不是退縮,而是一種更高維度的博弈——他們正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部改革的催化劑(例如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統一國內市場)。這讓我想起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的結論:生存下來的並非最強壯或最聰明的物種,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全球秩序的崩塌:孤立主義的代價

真正的災難在於,這場關稅戰摧毀了二戰以來美國親手建立的貿易體系。當歐盟和加拿大這些曾與美國共享價值觀的盟友不得不對美徵收報復性關稅時,我們失去的不僅是短期經濟利益,更是全球治理的話語權。
更危險的是,各國開始構建“去美國化”的供應鏈:中歐投資協定加速推進,RCEP重塑亞洲貿易版圖,甚至沙特都在用人民幣結算石油。歷史早已證明,當霸權國家濫用權力時,替代性體系的誕生將比預期快得多。

給美國的一劑苦藥

如果非要我給建議,我會引用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話:“投資知識,收益最佳。”
第一、停止經濟民粹主義:與其指責中國,不如改革臃腫的福利體系、提升勞動力技能、重建基礎設施;
第二、迴歸多邊主義:在WTO框架內解決補貼和智慧財產權爭議,而非單邊勒索;
第三、尊重企業自主權:政府不該命令企業“在哪裡生產”,而應透過稅收和監管創造公平環境。

結語:常識的勝利從不遲到

我曾親歷大蕭條、石油危機和網際網路泡沫,但從未像今天這樣擔憂美國的未來。關稅戰暴露的不僅是經濟無知,更是一種危險的思維病毒:將複雜問題簡化為敵我敘事,用民族主義替代理性分析。
最後,請允許我引用德國詩人里爾克的詩句:“現實與勝利,永遠站在耐心的一方。”當特朗普的推特沉寂後,那些遵循市場規律、專注內生增長的國家,仍將屹立不倒。而美國若繼續這場自欺欺人的表演,終會發現:敵人從來不在大洋彼岸,而在我們拒絕直面真相的懦弱中。

ps:
今天,我們站在舊時代和新時代的晨昏線上,
移動網際網路的大船已開到了世界盡頭。
今天,所有不用AI的企業都成了傳統企業,
所有不用AI的人都成了傳統從業者。
今天,混沌大課呼應AI時代蛻變重生,
我們要陪伴萬分之一的先鋒者,
一起提前半步,走入AI的黎明。
我講大課已經10年,如果說過去我是在迭代,那麼今年我可能會重構,因為時代變了,AI的黎明呼嘯而來。
“第一批iPhone的使用者,最早在移動網際網路創業成功”。沒有人願意錯過AI,混沌已經All in。
今年大課,我想站在AI世界的基座上去講述,這三年,我們親身探索關於AI的一切,AI和創新將開啟一個什麼樣的文明。
我想邀請地球上最硬核、最新銳、最有夢想的創造者們,一起來走入混沌,走出混沌。在時代混沌的轉折期,你的一個想法,可能就是未來文明的火種。
——李善友 混沌創辦人
4月25日-4月26日,在杭州大會展中心,善友教授會用2天時間,為混沌同學做閉門分享。如果你正好有時間,千萬不要錯過善友教授的年度分享,它會幫助你在AI時代找尋新的機會和方向。
現場沒有直播,是與善友教授面對面地流淌。
現在,我們誠摯地邀請你來參加,這場面向未來的AI盛會。
點選下方購票連結,可以瞭解到更多票務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