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總計有150多處山火,大多集中在東北部和中部內陸地區,37%的山火是失控狀態,全省總計出動了730名消防員,可因為天氣長期炎熱乾燥,消防員能做的事很有限。
據澳洲網報道,目前已有78名澳消防員在BC省協助滅火。但由於山火形勢嚴峻,澳政府決定再派出100名消防員,前往加拿大進行支援。
目前,已有40名消防員9日從悉尼出發,剩下的60名消防員定於10日上午出發,奔赴加拿大協助滅火。
新州應急服務廳長Troy Grant表示,加拿大方面表示需要更多有在偏遠地區救火經驗的消防員,澳方給予了最大支援。

他說:“我們派出的消防員都是行業內的專家能手,他們訓練有素,體格強健,有在艱苦與孤立條件下對抗山火的經驗。”據悉,這是澳大利亞近幾個月來第三次向加拿大派出消防員,協助對抗山火。
來自加拿大其他省份的消防隊也會在本週陸續抵達。
正當西部人民接受著“火熱”的考驗時,東部大多倫多地區面臨的卻是“水深”帶來的兵荒馬亂。
此前,加拿大環境部於週二針對多倫多及其周邊地區發出了降雨警告,警告稱該地區將遭遇強風、大冰雹和傾盆大雨。多個地區都被水淹了,有司機車陷入洪水中,立刻棄車保命。


加拿大環境部表示,強降雨可能會持續到下午,預計降雨量約為125毫米。
這是什麼概念?在“雨城”溫哥華,超過30毫米的降雨已經屬於大雨範疇。
皮爾遜機場記錄到今天在三個半小時內降雨量達到97.41毫米。

該機構警告稱,陣風可能高達90公里/小時,並會出現鎳幣大小的冰雹。
由於多倫多的街道和主要高速公路出現嚴重洪水,司機們不得不從被困的車輛中求救。

據報道,有12人在Gerrard Street附近的Don Valley Parkway被困。另外2人在Bayview Avenue附近的Don Valley Parkway被困住。其中一人被困在車內,另一人逃到了車頂。這14人後來均已獲救。


與此同時,大規模的停電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使用者,多倫多水電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緊急處理積壓的報修電話。
據CityNews報道,多倫多電力公司Hydro One發言人表示,“我們目前正在應對由於Hydro One輸電站疑似發生洪水而引發的停電。此次洪水已導致系統大面積斷電。”
目前,約16.7萬用戶斷電。電力公司網站上的停電地圖顯示,多倫多、Parkdale、東約克和Liberty Village等多個地區停電。

預計部分停電地區要持續到週三才能完全恢復供電。
停電之後,多倫多的辦公室和商家紛紛提前關門。上班族的午餐高峰很快變成了金融區的下班高峰。據blogTO報道,停電將持續到下班後,週二下午有大批行人走上街頭,提前下班回家。

華人網友@ken 黃toyota發帖稱,士嘉堡Steeles和Victoria Park華人區一段路直接癱瘓了!

現場影片和照片顯示,馬路上的汽車全都泡在水裡,只露出半截車身"乘風破浪"……

多倫多市中心也是一片慘狀!



中午12時26分左右,水慢慢滲入聯合車站的底層,阻斷了GO車站的站臺。一名保安勸阻著試圖前往的乘客:“回去吧,對不起,回去吧。”一名沮喪的男子試圖向前走,與保安推搡了幾下,最後還是放棄了,憤怒地回到雨中。
聯合車站水漫金山,下水道返水,滿站的臭味飄到隔壁街都能聞到。

通往Bay Street GO大廳裡的走廊已經變成小池塘,臺階處甚至變成了“小瀑布”。


Lake Shore Blvd W雙向完全關閉!

DVP部分車道因積水緊急關閉!

TTC服務也因積水中斷!

根據最新訊息,Yorkdale購物中心的入口因積水關閉,TTC站也因此關閉。

環境部警告說,“河流和溪流迅速上漲可能會沖走橋樑、涵洞、建築物和人員。如果水位迅速上升,請放棄拋錨的汽車。兒童和寵物應遠離溪流和河岸。考慮將貴重物品移至較高層。”

皮爾區警方在X上釋出訊息稱,由於“降雨量大”,該地區的井蓋已被衝開。

如無必要,這兩天不建議多倫多司機開車出行,避免陷入危險。住在河流湖泊旁的居民,也需要嚴陣以待,一旦有洪水狀況要及時通報。

好訊息是:多倫多的降雨從今天晚些時候就結束,洪水不會愈演愈烈,但壞訊息是:高溫警報又會到來,安省多地的最高氣溫會超過30℃,最熱的地區會接近40℃。
好傢伙,潮溼外加30多攝氏度,多倫多小夥伴準備好蒸桑拿吧。
來源:
https://www.cp24.com/news/severe-thunderstorm-warning-in-effect-for-toronto-surrounding-areas-1.6965389
https://www.thestar.com/news/gta/some-ttc-stations-highways-flooding-as-toronto-hit-by-massive-rainfall-city-under-rainfall-warning/article_b9701594-4366-11ef-b5d7-8ffe556ab9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