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欺負底層窮人,不怕遭報應嗎?

我時常覺得,雖然大家都是人,都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同一個地方,但腦子裡的觀念的分歧,卻大過人獸的分野。
就像大家看起來都是人,但有的人卻不是人。
就比如,2名環衛工在高溫天氣下翻8噸垃圾為遊客找兒童手錶的事。
這兩天,除了大連工業大學女學生出軌外國人是不是有損國格的事,就屬這件事熱度最高。
而這兩件事,都能完美說明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有多大。
說大連工業大學的人太多,今天我來說說找兒童手錶的事。
事情並不複雜:
7 月 1 日下午,深圳的盧女士一家坐車去大同,孩子的兒童手錶不慎遺落在列車上。
出站後,盧女士求助大同南站派出所,因手錶定位顯示在南站,判斷已被當作垃圾處理。
次日上午,盧女士打12345向市城管局求助,確認手錶在中轉站8噸垃圾中。
新城環境公司將垃圾轉運至富喬焚燒發電場,兩名環衛工人徒手翻找 4 個多小時找到手錶,當晚送還盧女士。
這一事蹟,被《山西晚報》當成了正能量新聞報道,來彰顯大同的熱情、好客與人文精神。
盧女士在報道中說:如果不是來大同,我真不知道自己會這樣的幸運,而這樣的幸運源於眾多善良的人
大同市新城環境衛生工程有限公司也在官方公眾號上轉發了這個報道。
看完整個事件,我感到極大的憤怒與荒謬。
在這個事件裡,我只看到了殘忍、冷血與自私,沒有看到任何一丁點溫暖、好客與人文精神。
這個事件裡的幾乎每一方,都像是吸血鬼一樣,在環衛工瘦弱的身體上,吸一種叫做感動的血。
1、一言難盡的盧女士
首先說一句,把最大的罪責歸於盧女士,對她是不公平的,雖然她並不無辜。
自己的東西丟在火車上,又有定位功能,明明知道在哪裡,想要找回來,這也不是多過分的要求。
甚至,撥打12345求助,也是人家的權利。
但是,面對8噸的垃圾,看著2名環衛工在高溫天氣下,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裡,為自己徒手找了4個小時,就是她的錯了!
有本事自己去翻垃圾啊”,人們對盧女士的不滿與憤怒,雖然不全面,但絕對恰如其分。
雖然盧女士事後一直表示“別感謝環衛工人”,甚至傳送紅包給兩位環衛工人,依然不能抵消給環衛工帶來的傷害,依然不能消除網友對其的憤恨。
因為她是一切的起因。
他們一家因自身疏忽丟了東西,本來應該自己承擔後果,但他們卻試圖透過公共服務轉嫁成本,而且是付出和成果完全不匹配的成本,極大的浪費了公共資源。
一塊普通的兒童手錶,不過幾十塊,大部分在300塊以內。而兩位環衛工的人力成本、8噸垃圾的轉運費,以及兩位環衛工在高溫下找了4個小時的健康風險成本,加起來遠遠超過一塊兒童手錶的價值。
就算有人要付出如此大的成本幫你,你的良心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嗎?
盧女士不應該道謝,她應該道歉!
2、腦子有病的大同市城管局和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
盧女士是有問題,但有大病的卻是大同市城管局和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
腦子有泡的人多了去了,你不能要求所有求助的人都是正常人,我還可以打12345,要政府給我一套房呢,你看會有人理我嗎?
作為官方人員,面對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不是一直都慣於推諉塞責的嗎?怎麼碰到了不合理的要求,就開始認真起來了?
我想,自從接到盧女士的電話,一幕好戲就在某個高人領導的腦海裡開始上演了:利用盧女士的需求,搞出來一齣宣揚本地人文關懷、彰顯本地溫暖熱情的正能量大戲。
為了這出大戲,他們不惜成本,調動了環境公司,轉運了8噸垃圾,派了兩名環衛工找了4個小時,又找了記者拍攝和報道,安排了版面刊發。
一切都是為了最後遊客的幾句感謝和領導那幾句漂亮話,以及幻想中的虛無縹緲的城市名聲。
因此,在這樣一個系統性工程裡,成本不在考慮之內,考慮成本就太市儈了;免費成了必然,收費不就成為買賣了嗎?而環衛工註定要被犧牲和奉獻,他們的辛苦與健康是城市最廉價的資源
那位在背後策劃的高人,想到這一切的時候,肯定不會覺得自己腦子有病,他們只會為自己的運籌帷幄而沾沾自喜。
他只會覺得自己高明極了。
3、敲骨吸髓的媒體
在這個事件裡,環衛工被欺凌了兩次,一次是被要求翻垃圾,一次是在報道里講奉獻。
不虧是玩弄筆桿子的,《山西晚報》(請記住這個讓人不齒的名字)的報道寫得太具迷惑性了。
前一句還在講垃圾轉運,後一句接著就是“兩名環衛工人不懼髒亂,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
在這個主動句裡,彷彿沒有任何人指派他們,沒有任何人要求他們,他們看到垃圾轉運過來,就自告奮勇上前衝鋒,沒有絲毫遲疑。

記者用了嫻熟的文字技巧,把對環衛工的剝奪和欺凌,置換成了他們自願的付出。

記者也不是不提環境的惡劣,但環境的惡劣恰恰成就了這件事的偉大:
“髒亂”襯托了捨身忘我,“徒手”彰顯了英勇無畏,“不懈努力”體現了堅韌不拔。
在記者的敘述中,環衛工不但要不計勞苦、無怨無悔,還必須在事後慷慨大方、無需回報,所以就算盧女士給他們紅包,他們也只能“婉拒”,才能成全讓盧女士感動的“這份來自異鄉的善意”。
這還沒完,以崇高之名盤剝完環衛工後,記者的生花妙筆落在了盧女士一家在大同的旅程充滿了溫情與感動上,絲毫不提是否支付環衛工加班費或高溫補貼。
為了一個正能量的故事,可以獻祭你、犧牲你,也可以歌頌你、讚美你,但就是絲毫不在乎你的辛苦、你的汗水、你的報酬。
吸血鬼也只吸血,都不像你們這樣敲骨吸髓!
4、失語的環衛工人
盧女士有一句話說得對,這麼熱的天,誰願意為陌生人去翻垃圾?
何況,替遊客翻垃圾找東西,本來就不是環衛工的本職工作。
別看報道里寫得好像是環衛工主動請纓,但要不是有領導要求,鬼才會願意在這麼熱的天氣,在這麼臭氣熏天的垃圾堆裡,免費替陌生人找東西。
環衛工只是窮,又不是傻。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原因只有一個,有人要求他們這麼做。
從新聞圖片裡能夠看出,兩名環衛工都是老年男性,如果失去了現在這份工作,估計也不太好找別的了。
所以,都不用他們的領導“逼迫”他們,只要一句話,他們就都會乖乖配合。
領導要搞一齣好戲,他們沒有資格、沒有底氣拒絕表演。
所以,他們只能“不懼髒亂”,只能“不懈努力”4小時,只能給錢不要而“婉拒”。
總之,他們只能成為“只講奉獻不講回報”的符號,來成全這一齣建立在他們的辛苦與汗水之上的好戲。
他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利益說出哪怕一句話,整個大戲,他們是主角,是關鍵人物,但他們不被允許說話,也沒有人想替他們說話。
他們只能失語著,奉獻著。
5、滿嘴大話的領導
事情發酵後,網友一邊倒地認為環衛工找兒童手錶不值。
而記者採訪到大同市城管局,他們回應:

此前也有過幫市民尋找失物的先例,此次並非特殊個例。只要百姓有需求就肯定去做,“不能說值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試圖以無法印證的“先例”,來為這次的“特殊”開脫,還大言不慚地表示“只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死鴨子嘴硬,此刻具象化了。
如果這位城管局的領導親自在高溫天氣下在8噸垃圾裡翻找4個小時,那算是他言出必行。可惜,翻垃圾的不是他,而是兩位環衛工人。
所以,“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怎麼好意思說出口的?當“你們”坐在辦公室吹空調,而讓兩名環衛工捂得嚴嚴實實,在垃圾堆裡翻找的時候,你們是怎麼好意思說出“我們”的?
如果非要說“我們”,麻煩吹空調的老爺們下次自己去翻!
我從來沒見過把“慷他人之慨”說得如此理直氣壯,如此不要臉。
講付出時,讓別人去流汗,還不許要回報。講功勞時,就攬到自己身上,“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不能說值不值,因為“我們”並沒有付出,犧牲的只是不重要的不會說話的人罷了。
但這就是我們正能量,滿嘴仁義道德,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索取,主張奉獻,把正能量的大旗,插在窮苦人的血肉之上!
手錶是盧女士的,汗水是環衛工的,功勞是領導們的。
這些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正能量,啥時候能夠滅絕?
最後我要問一句,山西大同城管局,別再唱高調,兩位環衛工人的加班工資和高溫補貼,啥時候能發給他們?
The End—
加個好友吧
別失聯了


相關文章